郭晓鸣
乡村振兴是全新战略理念下的创新型发展,既面临原有矛盾的累加,又存在新的挑战的增长,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对四川而言,当务之急是必须立足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和区域差异,准确判识一系列需要高度重视的短板制约,有针对性地突破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同构化矛盾比较突出、产出效率较为低下等严峻挑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一是挖掘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应当依托全省丰富的农业资源,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为重点,走“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寻优推进及错位发展战略,重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坚持农业种质、种源优先發展,创制一批优良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为特色优势产业注入科技力量,提升质量水平。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围绕川粮、川猪、川茶、川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创新品牌宣传营销,培育打造优势特色新品牌,把“川字号”品牌铸造成享誉和畅销国内外市场的金字招牌。
重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基于我省农业资源种类丰富,但布局分散、差异明显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现实,在乡村振兴中应高度重视适度规模引领,不过度追求高成本的连片集中,更加重视和更加关注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一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围绕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更加关注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本土性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形成更加稳定、更加理性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二是探索创新规模经营模式。针对分散、细碎的耕地分布格局和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推行入股、托管、联耕联营等多种方式,着力推广中小型农机具。三是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进一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以“小群体”“小集中”加“强服务”的方式带动小农,实现适度规模,创新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创建多元化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我省推进乡村振兴仍然突出地面临财政投入不足、农村金融抑制严重和社会资本参与有限的困境。因此,需要建立财政资金、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多渠道投入的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一是探索灵活高效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鼓励财政与社会资本共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专项奖励基金、投资风险基金,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破解金融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关键难题。拓展农村可抵押物范围,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并推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和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制度,探索以集体土地收益权、新居规划宅基地及房屋产权、预期土地结余指标收益权为抵押的融资方式。三是激励工商资本合理参与乡村建设。构建社会资本支持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对长期投入的企业和组织给予更精准的财政奖补、贷款贴息和配套项目投入支持。四是全面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土地改革和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为切入点,通过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实现城乡土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以农村土地要素的全面激活带动整个乡村振兴。
重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通过合作和集体行动将小农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起来,是四川农业转型发展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但四川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村为基本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或薄弱村,为此,应当着力从三个方面重塑农村集体经济。一是鼓励和引导集体发展产业。鼓励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集体机动地、“四荒地”和流转农民承包地,以自主经营或合作经营方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二是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供给能力。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为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加工包装、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等全链条、全环节的生产性服务,为外来的投资主体提供关系协调、物业管理等配套性服务。三是创新集体经济跨区发展模式。鼓励受生态保护限制、规划限制、村内资源匮乏或发展空间较小的村通过异地置业、异地联建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跨区的异地发展。
构建生态发展新的引擎
乡村振兴必须把生态振兴置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重点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强力实施政府导向、自主参与和社会合作三位一体地强化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构建两大机制:一是构建发展型保护机制。要探索创新生态产业化机制,除了以生态化提升和优化种养业之外,还必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新的业态,实现生态型产业融合。与此同时,应着力打造生态优质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塑造和营销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应进一步探索创新和拓展生态补偿的领域及范围,重点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大力推进碳汇交易、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形成生态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
强化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
四川乡村振兴普遍面临经营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的困扰。因此,应当更加精准地构建以本土人才培育和外部人才引入双轮驱动的乡村人力资本累积政策。一是挖掘留守人才。制定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初、中、高三级新型职业农民认证管理制度,通过职业认证、特聘专家、购买服务等形式激励本土技术攻关能人、农技推广能人、经营管理能人等人才积极参与本地乡村发展,实现精准培育。二是吸引返乡人才。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多元激励机制,改善乡村创业环境,并通过财政奖补方式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技术、税收等支持,实现精准扶持。三是稳定下乡人才。瞄准城市人下乡创业面临的资本、技术和市场等瓶颈,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尤其是要针对城市人下乡创业面临的居住、公共服务等问题,通过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农房流转制度等为各类新乡贤提供急需的配套支撑,实现精准服务。四是大力开展柔性引才。探索建立志愿者制度、社工义工制度,形成多元化、轮换式的乡村振兴短期人才服务格局。同时引导更多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为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柔性平台。(责编/冯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