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场辞职往事

2019-03-19 12:01木杉
领导文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张翰辞职信皇帝

木杉

现代社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辞职未必容易,可能被文件“喊话”,在古代更是如此,这毕竟不是单方面宣布就能完成的事,有时候手里的铁饭碗不但没打破,顺带还可能让领导闹心不已。

员工辞职 领导闹心

从古到今,因为工作不顺心辞职的大有人在,先说刘知幾和吴兢,他们是唐代官方修史机构中的杰出公务员,曾合作修撰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实录。本来,两个热爱史学的青年未来可期,但彼时的史馆风气不怎么样,高层的政治斗争蔓延其中,领导又是个外行,要求修成的史书为当权者隐恶扬善。乌烟瘴气之中,二人愤然交上辞职信。

这么不可多得的人才辞职,朝廷当然不会批准。反而刘知幾因在辞职信中的吐槽伤害了同事和领导的利益,日子愈加不好过。他索性选择创业私撰《史通》,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的煌煌巨著。

而吴兢连着写了四次辞职信,终获允许。他也私撰本朝国史以实现自己作为治史者的追求。其著作为后人了解客观真实的唐代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口。

上述二位辞了职,反而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海瑞的辞职中饱含憋屈。这也再次证明,太过优秀,虽深受百姓爱戴,但会有同事来强行找麻烦。他在应天巡抚任上大力惩治贪官污吏,打击豪绅富户,损害了众多权贵的利益,大家都恨他恨得牙痒痒,有的人就跑去告状。

海瑞虽然上了奏折为自己辩护,但他得罪的人太多,不少人趁机落井下石,朝廷抵不住压力,只好下令改任他为南京粮储。明明是正直为民却遭贬黜,海瑞索性递了封辞职信,说官场太乱,痛斥“你们都是娘炮(举朝之士皆妇人也)”,把朝官群臣一个不漏地骂了一通。

15年后,张居正被清算,73岁的海瑞满怀希望复出,不过当权者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装点门面的政治花瓶。他终于想通了,先后七次提出辞职,无一例外被打回。两年后,“海青天”在寂寞中悒悒而逝,真正离开了带给他无限成败荣枯、悲愤怅然的官场仕途。

辞职信被打回七次还不算什么,最夸张的要数明代万历年间的名臣李廷机。他在南京任职期间,严厉打击各种乱收费现象,同时鼓励经商,把当地经济搞得红红火火。负责浙江会试期间,他严肃考风,坚决杜绝考场作弊,为国家选拔了一批高素質人才。调入中央主管礼部时,考场旧了拨款,公署破了拨款,就连庙破了他也拨款,而到退休时自己家却一贫如洗。

百官党争于下,是万历朝的宦海局势。权要部队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相互排斥。为了达到目标,这帮人整天写奏折、泼口水。李廷机脸皮不够厚,挨了几个月骂就扛不住了,拍拍屁股递上辞呈预备走人。

他原本估计交个三五份才能批下来。所以为了早点办完手续,他要让皇帝看到自己辞职的决心,为此,他把房子捐给穷人,让全家老小卷铺盖先回福建,自己则一个人跑到庙里凑合住了下来。

就这样,李廷机在破庙里住了整整5年,写了123封辞呈,其结果是皇帝的批条没得到,反倒得到一个“庙祝阁老”的绰号。这种奇葩的留人方式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万历天子是古代出了名的懒皇帝,内阁少了大学士,他都不知道。

古人辞职套路多

除了工作本身的因素,古人辞职的套路毫不逊色于今天,反正也不会影响登月计划,一不小心还能为历史留下一笔。西晋的张翰本来是吴郡人(今江苏苏州),写得一手好文章,头脑一热和朋友跑到洛阳跟了个老板——齐王司马冏。

张翰在北方封了官,但是并不开心。某日秋风吹来,他忽然想起家乡的菰菜羹、鲈鱼脍,口水咽下去,眼泪流下来,便给老板留了个话,跑回江南老家去了。

为了这么一碗汤,官都不做了,这听起来确实有点标题党。事实上,张翰只是找个借口,欲避开是非之地罢了。他走后没多久,西晋大乱,同僚死伤无数,后来,张翰辞官这事被收入《世说新语》的“识鉴”篇,大家才懂,这人太有先见之明了。

相比之下,有些事古人是真看不明白,比如天象,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连皇帝都是“受命于天”的天子,要想“既寿永昌”,就得接受上天的示警,当出现异常天象的时候,就得有人背锅了。

西汉有个丞相叫薛宣,在民间跟朝中都很有威信,可是干着干着皇帝突然跟他说,要不你离职吧。这里边的原因之一,就是日食。天有异象,表示在问责皇帝,处罚皇帝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拿普通级别的官员糊弄上天也不行。所以,基本是丞相辞职。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政治斗争,比如皇帝早就看薛宣不爽了,只是借这个机会免了薛宣的官。

薛宣下去后,又推荐了一个叫翟方进的人。这个人出身寒门,很聪明也很努力,逐渐成长为丞相。但他上任后,有点小心眼,经常公报私仇,得罪了很多人。几年后,汉朝接连发生了山崩水灾日食现象,大家纷纷上表,说应该请翟相出来走两步。

最后,皇帝给他送了封信,表示你干了这么多年,结果天下灾害并进,民饥盗多,现在天有异常,你看着办吧。于是,翟方进先辞职,后自杀了。

其实那些辞职引出来的事,不都是一出出悲剧,也有正能量的故事。明代中晚期的郭东,祖上是唐代大名鼎鼎的郭子仪,这一家族后来少有建树,一直到郭东这一代,才又名震四海了一把。40多岁时,郭东到留都南京任刑部主事,可年迈的父母在山西老家。郭东是个孝子,他考虑把父母接到身边来,无奈父亲死活不肯离开故土,只有母亲在他的再三劝说下,来南京住了三个月。但是三个月之后,他的母亲也不干了:“我非回家乡不可,俺不想死在他乡。”

虽然他也留恋官职,但跟父母比起来,官职什么的都是浮云。于是郭东主意一定,立马向朝廷打报告,请求停职,回家给父母养老送终。

后来郭父离世,郭母还是不愿意跟随郭东去他乡。就这样,郭东在家乡一住就是十八年,直到母亲安然过世。回到官场,郭东已是66岁高龄,大孝子的声名不胫而走,获得了满满的荣誉。一时之间,郭东成了名副其实的“感动大明”人物。

(摘自《廉政瞭望》)

猜你喜欢
张翰辞职信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皇帝怎么吃
幽默辞职信
桌布的辞职信
不玩了
最具情怀辞职信
牛人真多
Learn and 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