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特大镇设市是已经在现实中酝酿了几十年的政策,到目前迟迟未能推进,涉及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关系到地方行政区划的利益结构调整、政府机构和编制的设定、未来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等。就我个人看来,虽然推进特大镇设市在当前已经处于有利时机,但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改革要有较大的突破。新设市决不能体制复归,按照现有设市城市的标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二是率先进行特大镇设市的城市,应该在机构和人员编制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在未来的特大镇设市审批过程中,可以考虑按照户籍人口规模确定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规模,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各特大镇加快落实户改的积极性。三是在特大镇率先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常住人口来确定特大镇的人口规模,这也是设市的先决性条件。四是在特大镇可以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中央12号文件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五是特大镇设市后的城区规划要重塑街区经济。在特大镇设市过程中,要鼓励将发展街区经济纳入规划,严格限制甚至杜绝房地产大院的建设。六是对于特大镇设市不用提出过高的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和生态要求。特大镇在设市和人口扩张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覆盖的范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财政能力,在与新市民收入水平相吻合的基础上,低成本完成城镇化过渡。
杨伟民(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既要按产业或领域实行自上而下的纵向治理,也要有不同空间单元的空间治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空间治理。空间治理不同于现有的对地方事务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是在国家基本制度和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空间的主体功能定位,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以及各项工作精准落地的治理模式。要实现空间发展,就要在一定的空间内,实现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三个发展的均衡。目前我国存在着空间发展的“四大结构失衡”:一是经济与人口失衡;二是财力与人口失衡;三是土地与人口失衡;四是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失衡。空间治理的目的,是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同时经济发展、环境优良、民生改善、社会公平。空间治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治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空间治理写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不仅仅指生态保护问题,更多讲的是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现代化治理的各个环节。
周向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PA中心主任、智慧城市与电子治理研究所所长):近年来,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带动下,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热点,其核心是以电子信息技术改进原有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产品品质和市民满意率。由此,智慧城市能否看得见、信得过、靠得住、立得牢,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将在空间和场景等方面都进行转换和创新。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智慧社区作为能贯穿B端、C端、G端重要平台,也是智慧城市协同治理、部门融合、学科交融的“最后一公里”,尤其值得大家关注。其二,基于区块链交互信任机制正嵌入其中,大数据可能是金矿,但掺杂错误信息的数据就宛如掺杂杂质的药物,有可能是毒药。因此在充斥了信息垃圾及噪音的互联网环境中,解决信任和安全问题的区块链技术逐渐获得大家的信任。其三,“古有两肋插刀、今有点赞之交”。随着新媒体以及移动终端普及,新生代在充分享受后现代社会物质丰裕的同时,也承受前所未有的孤独和选择困难;因此他们更强调“千金难买我喜欢”的感受,也促使智慧旅游景点未来更重视体验感和小众的差异。此外,强调信任交易场景、赋能运营也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重要风口、窗口、切入口。总之,在拥抱ABCD&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过程中,虚拟城市与物理城市虚实融合孪生,数据驱动创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更新阶段呼唤城市规划和建设者共同促进场景创新。未来的城市将会涌出新的跑道、新的示范城市、新的产业、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