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华,辛鹏程*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天水 741020)
猪圆环病毒(PCV),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根据抗原性分为2种血清型,PCV-1和PCV-2。主要感染断奶仔猪,引起猪的免疫抑制性病变,易引起感染猪发生继发感染而出现相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猪的体质下降,消瘦,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并伴有呼吸困难,腹泻等。
猪圆环病毒感染及其所致疾病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具有严重威胁的免疫抑制性疫病之一。有国外学者对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因学、病理学以及其他病原体在发生中的作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能单独引发,但只产生不典型的、轻微的或中等程度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损伤,必需有其他协同因子,如猪流感病毒及猪肺炎支原体的共同感染。国内研究学者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学、基因组学、诊断技术、流行病学以及疫苗研制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猪圆环病毒有2种不同的血清型,一种为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另一种为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试验研究证明,一般认为PCV1血清型无致病性,而PCV2血清型有致病性。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起的传染病。PCV-2能引发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病(CT)和母猪流产及死亡综合征。
猪圆环病毒主要感染6~8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1周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可达10%。血清学调查研究表明,PC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德国猪场,猪群PCV抗体阳性率高达90%以上。
猪圆环病毒感染不仅会严重降低猪群免疫力,并会增强一些疾病的易感性,易诱发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综合征,并导致发病猪症状更加严重。
育肥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主要感染断奶仔猪,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猪体质消瘦,全身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淋巴结肿大显著,呼吸困难,皮肤发生不规则隆起,还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流产,仔猪腹泻,断奶前死亡率高,先天性颤抖。
病猪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通过胎盘、消化道等方式垂直感染猪体。可感染怀孕母猪,引起不同怀孕母猪的流产或者死胎或弱仔及繁殖障碍。相关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及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死率可达10%。
根据猪只生长情况,出现食欲减退、消瘦,生长停止,被毛杂乱,伴有呼吸困难及咳嗽,少数猪只拉稀等,根据上述症状可初步判断为疑似病例,需配合实验室诊断方法确诊。
猪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全身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异常,血管扩张,伴有黄疸等。肺部有肿块,明显支气管炎,肺泡出血,脾脏肿大,大、小肠出血,肾盂周围组织水肿。
2.3.1 血清学方法
2.3.1.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以抗体抗原反应为原理的一种抗体或抗原的免疫酶技术,技术简单、灵敏、快速,在临床诊断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用PCV2 全病毒和杆状病毒表达建立了2种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这2种检测方法均能检测血清中相应的PCV2抗体,均有良好的重复性、灵敏性和特异性。
根据ELISA的基本原理,主要分为竞争ELISA、间接ELISA、抗原捕获ELISA等。竞争ELISA主要用于大规模猪群的PCV 快速诊断。
2.3.1.2 间接免疫荧光(IFA) 利用已知血清的抗体,用于病毒分离效果的鉴定及病变组织或猪源细胞感染情况的检测。IFA作为经典抗体检测方法,国内外多位研究者研制了多种PCV抗体检测试剂盒。本方法成本低、快速、灵敏,但实际操作较复杂,因此不适合临床上的快速诊断。
2.3.1.3 免疫组化化学检测 在抗原抗体特异性防疫的前提下,利用酶细胞化学的手段,检测抗原或抗体。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且颜色稳定,样本容易保存。
2.3.2 分子生物学方法
2.3.2.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的诊断方法,可疑直接检测病毒核酸,在兽医临床检测病原中广泛应用,主要包括常规PCR、多重PCR、套式PCR、荧光定量PCR等方法。
2.3.2.2 原位杂交(ISH) 是利用核酸分子单链间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形成稳定的杂交双链,可以精确定位病毒DNA在细胞中的部位。
2.3.2.3 DNA芯片检测技术 主要根据猪圆环病毒序列制成相应的探针,构建出DNA芯片,从而检测出PCV发病率,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做好猪只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疫苗免疫接种是有效的防控手段,主要包括灭活疫苗、重组疫苗、DNA疫苗及嵌合病毒疫苗,我国商品化疫苗主要包括PCV-2灭活疫苗、PCV-2弱毒疫苗及PCV-2基因工程疫苗。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和大北农集团分别研制的灭活疫苗LG 株、SH 株和DBN-SX07 株上市,在国内各大养殖场使用。
3.2.1 建立健全疫病监控体系 做好免疫预防,提高猪群整体免疫水平,制定相应免疫程序,适时监测PCV2 感染的发生和流行,实行淘汰阳性抗体猪,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
3.2.2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改善猪舍环境卫生,保持干燥,做好猪场的降温保暖工作,夏天要通风降温,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浓度。降低饲养密度,减少环境应激。加强消毒灭源和早期疑似感染猪的诊断、隔离、淘汰等。
3.2.3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 严格实行自繁自养制度,实行全进全出,减少混群饲养,避免病原交叉感染。引种前做好抗体水平检测和隔离观察等工作,防止输入病例的传入;同时加强灭鼠、消毒制度的落实。
3.2.4 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 随时观察猪群状况,一旦发现情况,及时诊断,将病猪进行隔离,单独治疗,合理用药,病死猪的及时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妊娠母猪和断奶仔猪继发性感染物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