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坝上地区小果白刺调查

2019-03-19 15:55:02卢粉兰王润军
甘肃林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沽源县张北县白刺

卢粉兰,王润军

(1.张家口市林木种苗管理站,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京西产业集聚区管理处,河北 张家口075600)

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分布于我国各沙漠地区,华北及东北沿海沙区也有分布。在张家口,小果白刺主要分布在坝上沙漠和盐碱地区,是重要的耐盐固沙植物。多年来,张家口坝上地区的小果白刺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资源逐年流失,缺乏对其生物学特性、防风固沙能力、耐盐碱能力及其它利用价值等的研究。为此,开展本项调查研究。

1 调查区基本情况

调查区范围包括张家口市坝上的康保、沽源、张北、尚义4县,四县紧邻。地势平坦。该区域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晴朗,冷暖适中;冬季寒冷而漫长,长达7~8个月。日光充足,全年日照时间2 300~3 100 h,年最低气温-30.0~-39.9 ℃,年平均气温-0.6 ℃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16.0~19.5 ℃,最冷月平均气温-19.0~-15.0℃,无霜期 90~120 d;年均降水量 340~413 mm,降水集中在7~9月。土质为沙壤土,土层深厚。土壤pH值6.0~7.0。

2 调查方法

该项调查首先是走访调研,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情况,掌握每个县区内白刺的大致分布区域;然后按照知情人提供的信息,深入到野外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布点观察、记录;后期进行了补充完善。

调查从2018年春节白刺芽萌动开始,直到落叶休眠结束。采取实地调查,定期观察的方法。所用工具有:笔记本、铅笔、中性笔、卷尺、游标卡尺、放大镜等。

调查内容包括小果白刺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物候期,以及分布面积、主要伴生植物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学特性

3.1.1 形态特征

小果白刺匍匐生长,株高0.3~0.5 m,多分枝,少部分枝直立;树皮淡黄色,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状,枝条无刺或少刺。叶片互生、肉质,4~6片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叶长10~20 mm,先端钝,基部斜楔形,全缘,表面灰绿色,背面淡绿色,被细绢毛;无叶柄,托叶早落。花序顶生,生于小枝先端,蝎尾状聚伞花序,花小而多;萼片5片,绿色,三角形;花瓣5片,黄白色;雄蕊10~15枚,花粉量大;子房3室。果实为浆核果,卵状球形或近球形,顶端圆有小凹陷;果实初为绿色,成熟时先为红色,最后为紫黑色,有酸、涩、甜等多种果味,汁多;果径 4~6 mm ,果长5~8 mm;平均果径 5.2 mm左右,平均果长6.1 mm,平均单果质量0.143 g。小果白刺不同植株结实率差异很大,有的植株几乎不结实;有的产果高达5 kg/株,其中种子1 kg/株。种子千粒质量28.6~125.5 g。种子有一层骨质内果皮保护,形成坚硬的果核,果核窄球形。

3.1.2 生长习性

白刺为旱生型阳性植物,不耐庇荫,不耐水湿积涝。自然生长于盐渍化坡埂高地和泥质海岸滩垄光板裸地上,耐盐性能极强。多生长在干燥、多风、盐碱重、土壤贫瘠、植物稀疏的严酷环境中,往往自成群落,伴生植物较少,在土壤含盐量>1.2%的地方偶见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纵翅碱蓬 S. pterantha、柽柳 Tamarix chinensis、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等混生。

小果白刺枝叶茂密,可拦阻并积聚风沙和枯枝叶,喜沙埋,埋后枝节极易生出不定根,并萌生不定芽,枝端也继续向上生长。这样沙积多高,它就爬高多少,逐渐形成丘状沙堆[3]。经测定,枝条高度一般0.2~0.5 m。沙堆大小不一,堆高多l.0~1.5 m,最高可达2.0~3.0 m;最大灌丛长达15 m,宽14 m,高0.8 m。白刺根系大部分分布在0.1~1.8 m的沙层,主根平均长1.29 m,最长3.40 m;灌丛侧根数量19~235条,平均86条,侧根平均长30 cm。

3.1.3 物候期

叶芽萌动期4月25日~5月10日,叶芽绽放期5月11日~5月17日,叶生长期5月18日~9月14日,落叶期9月15 ~28日;花芽萌动期5月12~24日,初花期 5月25~31日,盛花期6月1~15日,开花末期6月16~20日;座果期6月21~28日,果实膨大期6月29日~7月8日,果实成熟期7月9日~8月6日。进入9月,枝叶逐渐枯萎,核果脱落,生物量渐减。9月29日~次年4月24日为休眠期。

3.2 分布面积

张家口坝上地区4县现有小果白刺分布面积1 136.3 hm2,其中康保县267.3 hm2、沽源县100.3 hm2、张北县 622.0 hm2、尚义县 146.7 hm2。小果白刺群落盖度>30%,分布较集中的区域面积256.7 hm2,其中康保县 41.5 hm2、沽源县 18.0 hm2、张北县82.5 hm2、尚义县114.7 hm2。集中分布面积占总分布面积的22.6%。张北县分布较为集中,占坝上地区总分布面积的50.7%;其次是康保县,占坝上地区总分布面积的23.5%,沽源县和尚义县资源分布较少。

小果白刺在张家口坝上地区主要分布在盐碱地和湿地周边,其中张北县主要分布在安固里淖湿地及南部与西部,沽源县主要分布区是九连城,尚义县分布较多的是察汗淖湿地,康保县分布较多的是水泉滩周边。

3.3 伴生植物

小果白刺主要伴生植物因县区而略有差异。康保县主要伴生植物有:灰菜Chenopodium album、芨 芨 草 Achnatherum splendens、米蒿Artemisia dalai-lamae、鹤 虱 Lappula myosotis、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雪柳Fontanesia phillyreoides subsp、长果车前Plantago asiatica subsp. densiflora、委 陵 菜 Potentilla chinens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阿尔泰狗娃花Aster altaicus、草地风毛菊Saussurea amar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地 黄 Rehmannia glutinosa、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沽源县白刺分布区的主要伴生植物有:蒲公英、芨芨草、米蒿、灰灰菜、车前草、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甘露子 Stachys sieboldii、狗尾巴草、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张北县主要伴生植物有:披碱草、碱蓬、芨芨草、寸草Carex duriuscula;尚义县主要伴生植物有:碱蓬、委陵菜、山韭Allium senescens、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芨芨草、披碱草、车前草、蒲公英。

4 讨论

小果白刺除了有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外,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小果白刺叶片鲜嫩、营养丰富,是牛、羊、骆驼喜食的很好饲料;果实性温,味甘酸,可入药,用以安神解表、健脾胃、下乳等,还能酿酒制醋做饮料;果核可榨油[4]。结合坝上地区生态旅游,小果白刺也具有较高价值,其花与果实都有很好的观赏性能。小果白刺花序紧密,花色黄白艳丽;果实成熟初期红色,成熟后变为紫黑色,果实色彩鲜艳。小果白刺还可用于公路、堤坝、铁路等边坡防护植物,同时美化环境。本项报告只是对小果白刺生物学特性、分布面积和伴生植物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其它方面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沽源县张北县白刺
考出工作实效 奏响监督强音——河北省沽源县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基于国产高分卫星数据的大区域草地资源调查方法研究——以张北县为例
河北地质(2021年3期)2021-11-05 08:16:16
小乌龟
有个妹妹真好
钠盐胁迫对5种白刺种子耐盐性影响对比分析
农学学报(2018年10期)2018-11-01 01:19:30
唐古特白刺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6
河北省张北县中新统汉诺坝组火山岩火山机构划分及其特征
河北地质(2017年2期)2017-08-16 03:17:22
不同种源比拉底白刺(Nitraria billardieri)水分生理研究
沽源县政协主席深入乡村调研扶贫工作
乡音(2016年4期)2016-02-27 18:14:53
河北沽源县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北虫草生产基地
食药用菌(2013年1期)2013-04-07 05: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