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琼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乡土营建教学实践——以《园林景观电脑表现》课程为例
李琼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乡村发展是专业建设的应有之义,文章分析了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乡土营建教学对增强乡土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丰富高职德育内涵的重要作用,归纳了具体课程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课程思政的探索,探讨了乡土营建教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文化自信;高职教育;乡土营建;环境艺术设计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乡土文化日渐式微,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环境建设中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传承迫在眉睫。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区域环境建设和发展提供艺术设计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艺术设计教育离不开文化,具有代表性、民族性、传承性的区域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应有之意。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融入乡土文化教育,对提高文化自信、服务乡土营建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一体化加速了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渗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乡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载体。以农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和农民)中的每一个“农”都与乡土文化有关,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土文化的重构刻不容缓。
在社会大众的审美中认为乡村的景观、乡土文化是“老气”、“土味”的,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乡土文化的举足不前,文化创新力不足,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呈现生机活力的基本保证。在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中融入乡土文化创新设计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创新能力,在乡村设计服务中助力提高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融入“乡土情怀”,不仅是高职院校服务乡村发展、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需求的价值体现,更是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育人,丰富高职教育内涵,创新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有效路径。
《园林景观电脑表现》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sketchup和Photoshop两款专业必备软件操作能力,是环境艺术设计方案表现的核心能力。课程教学案例由过去现代城市景观元素为主改为融入乡村景观元素,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了解乡村景观的特点、文化内涵等。
《园林景观电脑表现》作为一门软件技能课,过去的教学以教师讲授和演示、学生实训并进行一对一指导的方法为主,往往使学生依赖于教师的操作和思路,缺乏自主思考,不能将技能举一反三的进行实践应用。再加上教学内容侧重于操作而忽略了技能与设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虽然掌握了设计工具,但是却不能直接、准确地应用于设计实践。在课程改革之后,采取了信息化课堂翻转,学生学完基本操作知识以后,通过在线网络课程,在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景观元素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在课中,让学生先进行操作和演示,使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不同的操作方法和制作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巩固操作技能和技巧。通过课堂翻转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应变能力。
2.3.1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乡土情怀”
将乡情引入课堂,带“乡土味”的课程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国家和地方的传统文化元素,回归对于乡土的文化认同。在课程开发中,将乡土文化中的建筑、景观等设计元素与现代城乡空间结合,丰富传统艺术的应用场景,通过优秀设计作品赏析与乡土文化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对于乡土文化之美的理解和体验,并内化为根植于学生内心的乡土情怀,从而增强乡土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信念支撑。
2.3.2 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课程教学中引入本校精准扶贫乡村景观设计实践项目——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问坡村景观改造设计,使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了解社会发展现状,拓展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知,了解环境艺术设计对精准扶贫、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乡村文化保护、经济发展的切实效益,体会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树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3.3 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将乡土文化中的精华提炼出来,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能应用传统文化的智慧解决当今城乡建设中的生态保护、特色缺失等困境,能将乡土文化元素以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创造性再表达,并在文化物质载体中体现乡土文化内涵,从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文化的创新设计不仅在于外形和造型的简单模仿,更应理解文化符号内涵,使文化景观的设计形神具备。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该课程的评价不仅涵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教学过程的评价,还包含了职业道德素养、自主学习成效、实操创意和文化内涵的评价,评价主体有教师考评、学生互评以及设计实践项目的社会评价等。更加完善和全面的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是教学方法、手段实施效果的有力保障,也是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真实体现。
要达到在课程中自然融入乡土文件教育,提高学生乡土营建能力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基础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深厚的乡土文化素养和乡村环境设计实践能力。除了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相关理论的研习,教师更需要深入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深刻掌握乡土文化的内涵和地域特色。
课程对于学习者乡土文化自信的培养、服务乡村建设的影响范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完善课程建设,利用送教下乡、信息化网络课程建设等手段,拓展学习者人群,助力于增强在地居民的乡土文化自信和审美,以及将乡村地域文化向全国乃至世界进行传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使乡村发展和文化传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响应社会发展需求,探索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中对乡土文化、乡村营建的自然融入,培养具备乡土情怀、能够服务乡村设计实践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增强全民乡土文化自信,助力城乡协调发展。
[1]陈凌广.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乡土建筑文化资源建构[J].美术教育研究,2011(07):63.
[2]张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83-87.
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研究课题(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乡土营建”实践研究)研究成果,NO:LMC2019010。
李琼(1985- ),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G633.955
A
2095-1205(2019)11-101-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