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锋,宁尚辉,符昌武,祝 利,彭斯文,龙世平
(1.湖南省烟草公司常德市公司,湖南 常德 415000;2.湖南省烟草公司张家界市公司,湖南 张家界 427300;3.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5)
关注并解决烟农增收问题,是关系到烟草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稳定烟农队伍、行业扶贫攻坚以及行业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课题。2016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全国各地多次开展关于促进烟农增收的主题会议,强调促进烟农增收的意义重大,是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响应中央扶贫攻坚号召的需要。2017年5月16日,湖南省局(公司)在长沙组织召开全省促进烟农增收工作座谈研讨会,传达贯彻落实全国烟农增收工作现场会精神,安排部署全省烟农增收工作[1-2]。
在2016年全国烟农增收工作交流视频会议上国家局副局长杨培森提出,促进烟农增收是行业一项重要历史任务[3]。新形势下,提高烟农收入,稳定烟农队伍,是烟区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烟叶生产可持续平稳发展、推进烟区及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有134万户烟农,其中有7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湖南省武陵山脉贫困山区烟叶种植成为贫困烟农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目前因行业调控烟叶计划,种植面积减少,烟叶产量减少,烟农收入下降矛盾凸显,烟农队伍不稳定,而烟叶生产和行业持续发展受阻。为此,笔者紧密结合湖南武陵山区实际情况,认真调研,并重点围绕主业增收措施和成效,现有辅业模式、配套方式和品种、着重调查间套中药材资源、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内农户传统产业以及当地政府引导的产业,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烟农增收现状及影响烟农增收原因,并提出烟农增收的保障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湖南旱地烟区保障烟农增收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
1.1.1降低生产成本措施精细化
1) 改变生产服务模式,降低生产服务成本。围绕设施装备现代化、服务主体组织化、服务环节专业化,服务管理规范化,着力改革烟叶生产服务模式,降低生产服务成本,烟农单位面积用工由23个降低至18个,用工成本下降600元。改烟草包揽式服务为合作社市场化服务,推行合作社服务成本按环节全要素核算,实行自主集中采购,合作社向烟农收取服务费用的运行办法,重点推进育苗供苗的市场化运作和烟叶烘烤按炕收费,杜绝物料浪费,严格用工管理。改多社分散运营为联社统一管理,实行联社统一管理、分社独立核算的管理模式,合作社运行管理成本下降,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2) 改变农资采购方式,降低农资投入成本。实行农资统一,建立“五位一体”工作模式,由合作联社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到村到户,质监部门负责质量监管,农经部门负责对合作社财务监管,物价部门负责价格监督,银行负责资金信贷和资金监管,烟草部门负责采购指导并给予一定补贴。能使肥料物资库存率下降;烟草部门节省管理成本,烟农节省物资运输成本。
3) 改变投入补贴方式,降低烟草补贴成本。在实际生产中,改革投入补贴方式,种植面积补贴按收购的数量及等级结构进行补贴,产前承诺,产后兑现,一次性电子支付[4]。取消生产环节暗补项目,烟农的补贴收入增加85元/667 m2。
4) 加强机械化作业范围,降低单位面积用工数和强度。武陵山区是当地烟草生产的重要区域,加大烟草高科技机械装备的投入,提高推广效率,提高机械化作业覆盖率和作用,实现烟叶生产减少用工、降低烟草整体生产成本和提质增效的目标[5-6]。力争到2020年,烟叶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覆盖率达到80%左右,用工控制在14个/667 m2以内。不断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减轻烟农劳动强度,降低烟农生产成本,以合作社为平台,大力推广机械化翻耕、起垄,着力推广机械化培土,机械化喷药抑芽等技术手段。
1.1.2增加收入措施精细化
1) 规模生产促增收。按照单元实施、片区组织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提高烟叶种植集中度和集中连片规模。在当地政府主导下,组建完善区域土地流转中心,统一负责辖区土地流转工作,建立长效流转机制,持续提高户均适度规模种植水平;着力培育职业烟农,将贫困烟农优先纳入培育对象[7]。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均规模1.47 hm2。
2) 提质增效促增收。按照“互助采烟、装备编烟、全包烘烤、补贴分级、直收直调”的方式,以点带面推行“采编烤分收”工作,促进烟农和烟草共同降本增收。同时完善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案,持续推行精准作业和过程管控,挖掘烟叶优质适产和结构优化潜力,通过提高烟叶质量来增加烟农收入[4]。进一步健全烟叶防灾减灾降损保障体系,全面推行烟叶种植成本保险,有效降低植烟风险,协同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有效降低气候因素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引导烟农科学保管烟叶,有效降低产销环节烟叶损失。力争到2020年,全市烤烟收入达到4 100元/667 m2以上(含货币化的生产投入补贴、保险理赔、灾损捐赠等收入)。
3) 提高项目工商协同水平,促进项目性增收。积极争取工业企业支持,加大项目工商协同推进力度,工商协同开展以提高烟叶可用性为核心的相关研究和技术推广,争取重大项目。
1.2.1完善运行模式,多元化经营拓增收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部门帮扶、合作社运作、烟农主体”的辅业增收运作模式[4],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发挥其主导作用,及时解决烟农增收实施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多元经营的指挥棒作用;按照“生产在户、经营在社”的组织形式,以烟农为主体开展多元经营,发挥合作社在资源整合与利用、金融对接与互助、信息收集与发布、技术指导与服务、产品加工与运输、市场推广与销售等方面的平台作用;理顺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增加烟农增收获得感[8]。
1.2.2合作社巧用农机农设,业务拓展促增收
在优先满足烟叶生产需要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闲置设施常年利用和设施综合利用方式,因地制宜选择好设施综合利用项目。如利用闲置育苗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培育花草苗木,育完烟苗后再用大棚种植哈密瓜、培育晚稻秧苗等;利用烘烤设施及分级工场培育食用菌,烘烤非烟作物和储藏农产品等;利用烟草农机开展稻田旋耕、植保、收割、运输、烘干等大农业服务,利用闲置站点场地及仓库生产加工育苗基质、有机肥等,着力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收益率。
1.2.3精心选准增收项目,稳步推进辅业增收
在山地旱土烟区推广“烟+中药材、烟+蔬菜”等一系列“烟+xx”轮套模式,充分利用烟田时间或空间间隙[9]。如在烟叶采收末期烟杆中间种上四季豆,烟叶采收完毕,四季豆藤蔓爬上烟杆,省时省力,秋季四季豆又是价格高峰期,能增收1 000~1 500元/667 m2。又如在烟田套种中药材半夏,烟草利用半夏控杂草,半夏利用烟草来遮阳,半夏产值上10 000元/667 m2,利润可达3 000元。桑植县通过合作社将烟农生产的萝卜进行统一收购加工,再以规模化的生产与市场衔接,扩宽了烟农辅业增收的渠道,2018年计划1 000亩,按照产值5 000元/667 m2预算,可实现产值500万元。
1.2.4休耕烟田,轮作模式多样促增收
烟田休耕是烟草种植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降低烟草病虫害及改善烟叶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旱地烟区进行烤烟-大蒜、烤烟-油菜、烤烟-秋豌豆和烤烟-中药材等的合理配置,实行蔬菜-烤烟、中药-烤烟轮(间/套)作,将不断促进蔬菜-烤烟、中药-烤烟的协同发展和种植业增效。有序推进烟田轮作、间作,保障烟叶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烟农种植效益逐年增长。烟蒜轮作有增产增效作用,对于防治烤烟的病害效果显著。在烟田间期,种植川明参能改善烟地土壤微生物,改变了其群落结构,使有益菌增加,病原菌减少[10]。
1.3.1农作物资源多样有特色
由于武陵山区地形的复杂多样,气候条件独特,物种丰富,食物链复杂,堪称生物宝库,是亚热带、温带生物栖息繁殖的胜地[11]。该地区的茶叶、中药材、烟草、山野菜、食用菌等农业产业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湖南武陵山区,野生植物资源2 860种,包括药用植物资源、食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珍稀植物资源和观赏植物资源等。其中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极其广泛,占1 800多种,名贵药材如黄芪、党参、大黄、贝母、羌活、秦芙、当归等。野生动物资源1 122种,其中华南虎、水鹿和娃娃鱼等3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
1.3.2传统农业有特色
该区的主要经济林(果)木有油桐、漆树、乌柏、五倍子、吴茱萸、油茶、茶叶、板栗和柑桔等,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了“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桑植白茶”、“永顺猕猴桃”、“石门柑橘”、“麻阳冰糖柑”等众多区域品牌。家禽家畜中有湘西黄牛、浦市铁骨猪、马头羊和麻鸭等地方良种。以合作社为平台,各县针对当地传统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种烟后茬作物产业。如石门柑橘、桑植白茶、张家界葛根粉、桃源生态富硒稻、临澧水产养殖等。目前,常德市利用基本烟田种植晚稻近29 000亩,其中桃源县已与当地龙头企业达成了种植1 000亩富硒无公害水稻的协议;朱家港合作社把烘烤工场打造成盘塘镇柑橘集散中心;临澧县与湖南强民制药厂合作开展药用作物栽培,种植甜叶菊300亩;石门在壶瓶山、南镇等区域开展高山蔬菜种植等。
尽管国家局把促进烟农增收工作作为烟叶工作的重点,列入行业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之后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11]。但有部分产区领导干部、基层职工在深入基层、深入烟农、深入调研方面做的还不够,在工作上存在应付式开展问题,缺乏积极主动性,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只要管理烟农种烟的现状就行,对烟农增收的辅业了解不多,认为只要做好主业即可。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干部职工将烟农增收与烟叶生产发展的相关事项分离割裂开来,对烟农增收工作的必要性和使命感弱。
近几年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偏多,导致优势烟农队伍萎缩,从事烟叶生产的劳动力主要集中于老人、妇女和儿童,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技能水平不高,思想观念陈旧,获取信息能力差,导致一些新技术、新方式、新品种难以推广。再加上烟农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偏弱,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困难,收入难以增加。
武陵山区湖南部分70%以上为山区、半山区,烟农分散严重,烟叶产区生产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烟农种植烟草还是以小农耕作方式为主,机械化程度低,烟农种烟劳动强度大,影响烟农种烟积极性。在高海拔区域进行坡改梯等土地治理投入较大,烟水配套工程实施难度大,加上部分配套工程设计不合理,致使效率低。其次,烟区烘烤设备对烟叶的最终收成也有很大影响,俗话说:“烤烟烤得好是宝,烤不好是草。”烤房是烘烤的基础,烘烤设施的完善对稳定烟农种烟自信心极其重要。
近年来,尽管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有所改善,但农耕土地多为山区旱地,旱涝保收田地面积较少,且库塘病险隐患较多,灌溉配套设施不完善,节水措施普及率较低,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极端气候低温、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让烟农承受较大的种烟风险,烟农经济利益受损。烟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抗御干旱、洪涝的能力不强,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艰巨。
近年来,在山地旱土烟区推广“烟+中药材、烟+蔬菜”等一系列“烟+xx”轮套品种。各种搭配模式、各种搭配品种都不断增多。但由于研究不够深入,技术支持不到位,市场对接出现问题等,达不到预期效果。产品没有稳定客户,销售困难,不能充分利用烟田时间或空间间隙。没有竞争力,影响积极性。
利用基本烟田开展非烟产业化,推广种植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逐渐成为当地新兴产业,是烟田结构调整大势所趋。结构调整已涌现一些突出产业,如石门柑橘、桑植白茶、张家界葛根粉、桃源生态富硒稻、临澧水产养殖等。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如产业规模的局限难以推广,产业技术的瓶颈难以突破,市场风险难以预测等。还有部分产业在起步阶段,如何发展壮大,还需培育。如何结合各调整区自然生态条件、市场需求等统筹考虑,引导烟农开展多元化特色化产业仍需努力。
3.1.1行政推动作保证
提高烟叶产业的有效供给能力是促进烟农脱贫增收的重要保障之一,烟农增收工作影响因素多,当地烟区管理部门应认真落实国家局促农增收工作部署。以广大烟农切身利益为根本,烟区应把促进烟农增收与精准扶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和乡村振兴计划相结合,把烟农增收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抓落实的良好格局[12]。
3.1.2突出设施强保障
一是结合烟叶生产发展布局,通过不断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烟叶生产条件。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种烟收益明显增加。烟水工程的覆盖利用可为烟农节省用工2个/667 m2,提高效益200元/667 m2。二是提高烟叶生产机械作业程度,实现减工降本增效。围绕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增效,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鼓励烟农购买烟草农机。在播种、剪叶、深耕、起垄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实现了“轻轻松松种烟”。机械设备的推广使用节省用工2个/667 m2,提高效益200元/667 m2。同时,积极探索制订基础设施管护办法,对基本烟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监理等,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
3.1.3推进科技创新降成本
一是围绕设施利用降低种烟成本。利用育苗设施推进专业化育苗服务,提高育苗科技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二是围绕循环利用降低种烟成本。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目标,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因地制宜开展循环利用。围绕循环利用切实降低烟农的其他成本,提高种植收益。三是推进流通环节改革创新。依据现有的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地推行收购模式,100%实现专业化对样分级。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有效的提高了烟叶收购纯度、质量,尤其体现优质优价。
3.1.4开展培训提素质
培养职业烟农是当前烟叶发展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通过建立职业烟农培训体系,对烟农定期进行培训和认证管理,从综合素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三方面进行培训,根据烟农科技文化基础、接受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逐步培育一批有文化、懂经营管理、敢闯敢干的职业烟农队伍,让烟农从生产政策和技术、采收烘烤、现代农业经营等方面来不断提升整体水平,并要加强现场跟踪指导,切实做到技术指导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帮助烟农掌握实用技术,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提升烟叶生产质量[13-14]。
一是搞好宣传,突出促进烟农增收是行业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坚持系统规划,在育苗、科学平衡施肥技术、田间生产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烘烤知识、烤烟生产形式及扶持政策等方面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确保烟农能种出好烟,又能卖出好价,从而提高烟农种烟效益及种烟积极性,稳定烟农队伍。
二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探索创新,完善组织形式,推进精准扶贫,推动烟农持续增收。综合利用各项资源以及产业化平台,做精主业促增收,主动引导烟农适度种植规模,烟叶生产各环节高效管理,提高产量收入,在成本上下功夫;发展辅业拓增收,拓展多元化经营,拓展合作社专业服务,开展非烟经营与服务;产业脱贫助增收,总结推广好产业扶贫、对口帮扶经验,积极推进好精准扶贫。在推进转型发展上: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单一的产品品类、服务内容、设施利用和技术服务模式;推进转型升级,向科技创新、绿色生态、打造品牌、全产业链转型[15]。
三是要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突出技术创新,加大对烟草科研的投入力度,加强烟草科技项目联合攻关,资源整合与技术集成相结合,构建烟叶生产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巩固技术依托形成的科技成果,加强技术成果转化,提高烟草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全力打造湖南武陵山烟区特色优质烟叶品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