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张润民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及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加之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后循环缺血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眩晕复发率较高,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少,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1体针治疗耿昌等[1]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静滴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三针针刺法,治疗组在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于俊伟[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经研究发现,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87.5%),说明采取眼针结合体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头针治疗郭娜等[3]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 mg,并对症予降糖、降压、降脂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针联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经30天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60.0%,而治疗组为87.5%,说明头针联合天麻葛根颗粒比单纯药物组更显著。党照丽等[4]将69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氟桂利嗪胶囊和倍他司汀片联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头五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76.6%,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运用“头五针”手法可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
1.3电针治疗李丹虹[5]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夹脊穴电针疗法)与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经治疗后发现夹脊穴电针疗法总有效率(96.67%)优于单纯药物组(80.00%)(P<0.05),该法可以显著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林丽卿等[6]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治疗,治疗组口服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P<0.05),说明电针联合口服西药临床疗效显著。
1.4灸法治疗黄年平等[7]通过比较治疗组(艾灸头部穴位)与对照组(口服银杏活脑胶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各69例,得出应用艾灸头部穴位的总有效率为95.6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2.61%显著,此外,治疗后2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升高效果更显著。魏谨[8]将西医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化瘀通络灸,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运用量表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各血流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此外,2组均可提高PCIV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但化瘀通络灸组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尼莫地平组,证明化瘀通络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患者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降低眩晕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5耳针治疗李宝梅[9]随机将9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治疗,观察2组眩晕程度,经治疗2周和3周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眩晕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耳穴埋籽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为良好的改善作用。戚慧敏等[10]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对照组采用中西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通过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脑动脉血流指标[左大脑后动脉(LPCA)、右大脑后动脉(RPC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1);治疗后2组LPCA、RPCA、LVA、RVA、B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LPCA、RPCA、LVA、RVA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耳穴压豆联合中西医方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增效作用。
2.1拨针疗法李修鹏等[1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拨针组30例,针刺组3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证明拨针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均有较为良好的改善作用。
2.2圆利针疗法周杰[12]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32例、31例,治疗组行圆利针合谷刺,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和经颅多普勒各血流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及TCD中各血流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证明圆利针合谷刺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患者的脑血流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3穴位注射韩旭[13]通过观察基础疗法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62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总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静脉滴注长春西汀)的25.8%,说明基础疗法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疗法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方法。罗云明[14]随机将6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足三里穴注射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随访6 个月痊愈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59%,证明穴位注射山莨菪碱联合舒血宁对PCIV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均有较为良好的改善作用。
针灸治疗PCIV的方法具有多样性,且疗效显著,不良作用少,既发挥了针灸简、便、廉的优势,又可以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临床缺乏相应的量效关系、量学标准等,各疗法应用的禁忌症研究较少,此外,对于针灸治疗起效的作用机制需做进一步的探讨,今后的研究应不断深入和完善,努力探寻针灸治疗PCIV 的新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