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文,孙亚欣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并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1]62。这一论断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彰显着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党基于自身建设经验的基本总结、党的建设面临现实挑战的有效回应和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自信和政治品格。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确保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政党是代表一定社会中阶级、阶层或集团的聚合体,是在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理想、政治目标等方面具有共同政治利益的组织集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是由政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现代政治社会中政党的第一能力是政治领导力,因此其第一属性为政治属性,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任何政党建设都必须要凸显政治建设。高度重视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格,中国共产党更是把政治建设鲜明地写在自身建设的旗帜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断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内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赋予党的政治建设以新的内涵,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四个意识”是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党的政治建设立根之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保持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应对党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居于首要地位,党员干部首先要讲政治,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政治意识集中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大局意识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具备全局视野和整体观念,自觉维护和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核心意识就是要明确党在国家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权威,彰显着党的政治领导作用;看齐意识是向党中央、向党的领导核心、向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看齐对标,使全体党员干部目标方向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集中体现,是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内在需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任何政党都有自身的理想追求和政治信念,它集中表现为政党的政治信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旗帜鲜明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求共产主义政治理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坚定政治信仰和实现自身远大政治理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定科学的政治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引领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进步。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先就要确保全体共产党员坚定政治信仰,始终追求党的政治理想,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2]107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更为深层次的内容,是其内在的价值表达,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支柱,塑造着全体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引领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前进方向,决定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道路,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重要的精神力量。
党的政治路线是指党基于自身政治目标的考量,在特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所提出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集中体现着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的政治路线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指针。党的政治路线相对党的具体路线来讲,就是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探索中,明确提出并不断完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5。正是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正是围绕着党的基本路线来加强执政党建设,党的建设事业才会取得优异成绩,才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发展。党的基本路线是新时代全党团结统一和努力奋斗的政治基础。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需要密切联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践行党的基本路线筑牢党的政治建设之基。
政治立场关乎政党发展的前途命运,是政党政治建设的内在价值彰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立足点。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4]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一切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集中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纵观党的发展历程,党的政治建设从来都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坚定人民的政治立场,这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可以说,政治立场彰显着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21。
善于从政治上强党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政治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将其作为自身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明确提出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1]62,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总体架构。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建设其他方面内容相互融通,是党的建设的“根”和“魂”,具有把方向和管全局的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就是基于党自身的政治目标,从政治高度来推进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政治之基,属于党的建设根本性范畴,是围绕着特定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免疫力,使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62的党建实践活动。
纵观党的建设发展史,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建设发展逻辑具有内在一致性。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伴随党的建设发展,在其实践中孕育生成并发展演变。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与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历史发展、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与其互动中推进着自身的发展演变。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论创新、历史经验、实践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共同构成了党的政治建设生成的内在动因。
党的政治建设命题的提出标志着党的自身建设走向成熟,彰显着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党的建设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都需要在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进而更好地指导党的建设发展。善于总结经验和勇于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党从创立开始,就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紧紧围绕着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任务不断进行党的建设理论探索。在革命政党建设实践中,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伟大命题,初步形成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位一体”党的建设布局,孕育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建基本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在探索领导长期执政的进程中,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成果,例如确定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政治路线是党的中心工作;执政党要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党内民主,反对官僚主义;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强调党内监督的重要性,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时代主题,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进一步加强执政党建设,推进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围绕着改革开放重大问题和挑战,党明确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还特别注重党的制度建设,将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逐步形成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党建新架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命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地位,确立了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推动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纵观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党始终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自身建设理论创新发展,彰显了政治勇气和理论自觉。党的十九大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必然逻辑结果。
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加强政治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巩固党的领导及其执政地位的重要历史经验。党成立之初,就鲜明地提出党的政治纲领。中共一大明确规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把“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本家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5]3党的五大首次提出“政治纪律”这一概念,并不断加强以纪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建设,明确提出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治党工作的第一位,并将其作为应对各种政治考验和复杂环境的重要手段。1929年的古田会议初步确立了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党的重要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党的建设必须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结合的建党原则,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6]602。新中国成立后,党继续高度重视政治建设,把政治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重要地位,以政治建设推动执政党建设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高度重视并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7]166“就中国国内来说,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8]341980年党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标志性文件,对于当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重大课题,着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赋予党的政治建设以新的内涵,提出了“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42,43。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继续要求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站稳政治立场,不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和水平,夯实执政党建设的政治根基,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继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反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他强调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10]要抓好党的政治建设,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性地位,这实际上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党建面临的新挑战的有效应对,推动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并且总结历史经验的优秀品质。
党的建设历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针对性,就是要有效应对来自于党内外的各种风险和考验。因此,巩固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应对现实挑战的题中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1]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仍然要深刻认识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出现问题,“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不强问题突出,“四风问题”凸显,严重破坏了执政党的形象和公信力,使党长期执政面临着重大考验;当前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阶段和深水区,出现各种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何“啃硬骨头”“涉险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党在改革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使党面临着改革开放的考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和资本相互交织,如何更好地驾驭资本,抵制金钱利益的诱惑,用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使党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考验;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国家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融交锋,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党面临着外部环境的考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一些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导致在精神上“缺钙”,缺少精神支柱,主要表现为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底线思维缺乏、正义感缺失,政治立场不坚定,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经不起诱惑,使精神懈怠的危险更加突出;一些领导干部不注重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政治觉悟低,在一些涉及党的原则性问题上态度暧昧,在自身的职位上不敢为不作为,懒政怠政现象突出,能力和精神状态完全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能力不足的危险更加突出;一些党员的党章意识、党的宗旨意识日渐淡薄,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出现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使脱离群众的危险更加突出;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频繁发生,一些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旧严峻,使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新时期面对党内外严峻的现实危险和考验,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部分党组织之所以出现领导能力弱化或虚化、执政水平不高的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党的政治建设、在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等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党的建设实践证明,党的政治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需要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到首要位置,以战略性高度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为有效应对新时代党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需要我们深刻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质及其内在规律,努力探索党的政治建设的有效实现路径,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当代中国最高的政治原则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党有8900 多万党员,450 多万基层党组织,在13 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大党、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11]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首先必须强化党的政治领导,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健全各级党组织领导的体制机制,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国有企业单位的政治导向,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12]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使其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头脑中时刻绷紧政治意识之弦,始终以“四个意识”铸魂,以提升政治能力固本,时刻坚守政治底线,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自觉遵循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向党的领导核心看齐。始终坚持和贯彻“四个服从”的原则,把“四个服从”作为党员政治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党员增强“四个意识”的行为底线,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政治行为的重要标准。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外在硬性规定。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首先做到认真学习并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等党内政治纪律。《准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准则,并以此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标尺和规约,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充满活力。[12]其次,要完善民主集中制相关配套制度,切实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为“关键少数”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坚持和维护民主集中制,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各级党组织政治生活的重要原则,以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最后,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规定,实现制度建设和执行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升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执行力。建立健全与党的政治纪律相配套相衔接的体制机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制度链,以制度合力确保党的政治纪律严格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执行党内各项纪律规定,尤其是从严落实党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认真维护制度和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铭记“五个必须”,严格执行“五个决不允许”,严防“七个有之”,坚决反对并制止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
政治文化是一个政党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在精神层面的集中反映,滋养着党内政治生活,影响着党的政治建设的质量,因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涵养,需要不断厚植党的政治建设的文化土壤,积极培育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实际,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因,努力培育和践行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筑牢信仰之基,坚持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积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1]63,使之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还要采取各种有效举措,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营造党内政治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媒体信息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凝聚共识,广泛参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形成党内文化人人共建的浓厚氛围。还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坚持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要“练好内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要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保持政治定力,做清正廉洁的表率,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要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坚决抵制和反对党内各种不良风气以及庸俗腐朽思想观念,不断培育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定力。
党员群体的政治素养和觉悟能力,决定了政党的政治建设质量。党性是党员的基本属性,是共产党员安身立命之本,体现着党员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彰显着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特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1]62锤炼广大党员干部党性,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政治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复兴使命。锤炼党员干部党性,需要不断强化道德意识,提升道德修养,把自身的道德建设同遵守党章党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模范和表率,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并使其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工作之中,确保落地落实落细。锤炼党员干部党性,还需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提升自身的政治修为,勇于自我批评和自我剖析,做到时刻自律、自省、自重、自警,经常对照党章党规检查自身,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升政治觉悟,砥砺政治品质,以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反腐定力,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政治巡视是党内巡视的第一要义和核心内容,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内巡视的必然逻辑选择。政治巡视是对全体党员干部以及各级党组织在政治方面监督检查,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监督保障。为更有效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巡视监督功能,以巡视监督促进党的政治建设,要着重巡视各级党组织在政治站位、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生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巡视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四个意识”强不强、贯彻“两个维护”是否坚决到位,巡视党章的贯彻执行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情况。要突出政治问题导向,精准巡视,查找政治偏差,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出发审视和发现问题,善于用政治眼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虚化、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政治巡视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维护党中央权威,着力巡视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情况,是否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态度不鲜明、立场不坚定问题。深化政治巡视,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围绕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开展巡视工作,形成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及时分类处置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政治监督,倒逼各级党组织查找并且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