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万义名中医治疗脑梗死经验

2019-03-19 07:24文天保
光明中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风病通络病机

文天保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威胁[1]。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卒中”“偏枯”等范畴, 为中医四大疑难病之首。中风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疾病,其特点为发病突然,起病急骤,临床征象不一,变化多端,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卢万义老师为运城市首批名中医师之一,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作为卢万义名中医工作室成员跟师学习数年,现将卢万义老师治疗中风病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脑梗死病因病机历代论述较多,多认为其发病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嗜食肥甘厚味、忧思恼怒等因素有关, 可致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 脑脉痹阻而发病[2]。历代医家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论述众多,朱丹溪《丹溪心法》中也提到:“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 治痰为先, 次养血行血, 或属虚, 挟火(一作痰)与湿, 又须分气虚、血虚。半身不遂, 大率多痰, 在左属死血、瘀(一作少血)。在右属痰、有热, 并气虚。”《明医杂著》云:“所以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证,以气虚死血痰饮为言。言论其病之根源,以血病痰病为本也。”《医方考》说:“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经络中有湿痰死血也。”《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曰:“中风者, 非外来风邪, 乃本气自病也, 凡人年逾四旬, 气衰之际, 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 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 若肥盛则间有之, 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3]丹溪学派理论体系中, 对中风病的防治突破陈规, 主张治痰以治风, 中风主血虚有痰, 治痰为先, 次养血行血, 其从痰论治的观点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4]。由此可见,历代医家认为中风病病机主要涉及气、血、虚、瘀、痰、火。

卢万义老师在阅览历代医家著作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指出:脑梗死发病以脾胃运化失职为发病基础,痰瘀阻络为发病的主要病机。卢老特别推崇李杲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5]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同居中焦,在食物的受纳、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若脾胃功能失调,则气血亏虚,人体易病。卢万义老师经长期临床实践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医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加之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体力劳动减少或生活安逸松懈等,均直接、间接导致脾胃功能失司,运化水谷、水湿功能失职,水液停于体内,日久则聚湿生痰,痰停于经脉,阻滞气血运行,血运不畅而为瘀;加之中风病老年人多见,人年逾四旬而阴气自半,导致老年体虚,以上各种因素均易导致痰、瘀这一病理产物的形成,痰浊瘀血阻于脑络,血行涩滞,致使元神不得濡养而发为中风,痰瘀互结,阻塞经络,蒙蔽脑窍发为中风。卢万义老师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大多数中风病患者望诊见舌暗红、紫暗有瘀点、瘀斑,舌苔以黄腻、白厚腻为主,舌底脉络多紫暗迂曲,中风时所见的神昏、言蹇语塞、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等症状均为痰、瘀闭阻脉络的表现。卢万义老师强调脾运失司、痰瘀阻络贯穿中风病的始终。

2 治法方药

卢万义老中医针对脾运失司、痰瘀阻络为中风病发病的主要病机,提出健脾化痰、化瘀通络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大法,自拟化痰通络息风汤作为主治方剂。卢万义老师指出:治疗中风病当以和胃消食为先,籍以除壅滞,开化源。化源一开,则水谷精微源源不断进入机体,如此则不补气而气渐生,不补血而血渐长,不补肝而肝得养,不补心而心得奉,不补肺而肺得培,不补肾而肾助。健运脾胃、和中目的在于减轻脾胃的负担,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脾胃之气恢复,则气血生化有源,燥湿得运,痰浊则清,病情则趋于好转;同时加用祛瘀通络之品,痰瘀同治,使痰化血行,血行痰清,气血流通,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化痰通络息风汤具体方药组成为:焦神曲12~15 g,焦山楂10~15 g,陈皮12~15 g,清半夏12~15 g,茯苓15~20 g,连翘8~12 g,炒莱菔子12 g,丹参15~20 g,全蝎10 g,伸筋草10 g,地龙12~20 g,赤芍20 g,鸡血藤20 g。功用:和中消痰,活血化瘀,熄风通络。主治: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期或恢复期等疾患属于痰瘀互结之证。化痰通络息风汤是以保和丸为君,和中化痰,以除生痰之源,并开后天之气,以丹参、赤芍、伸筋草、鸡血藤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臣,全蝎、地龙通络熄风为佐。诸药合用,共凑和中化痰、活血化瘀、熄风通络之功。加减应用:若舌苔黄腻、口苦者,痰郁结化热,去清半夏,加竹茹10 g,黄连10 g;若伴头晕头痛、血压高、肝脉旺盛者,加天麻10 g,夏枯草30 g,石决明30 g;若伴心中烦躁、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20 g,大黄6 g,芒硝(冲服)10 g。

3 经典案例

3.1病案张某,男,50岁,2016年11月7日初诊。主诉(代):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3个月。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经住院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出院。2周前症状逐渐加重,遂求诊于卢万义老师。平素纳食欠佳,夜寐一般,二便调。现症见: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伸舌右偏,口角流涎,胸脘痞闷,纳差,二便调,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辨证为:痰瘀阻络。治法: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代表方:化痰通络息风汤加减。药物组成:茯苓20 g,清半夏12 g,陈皮12 g,炒莱菔子12 g,焦山楂12 g,焦建神曲15 g,连翘10 g,竹茹10 g,鸡血藤20 g,伸筋草10 g,丹参30 g,全蝎10 g,地龙30 g,赤芍20 g,甘草10 g, 生姜3片,大枣5枚。 10剂,日1剂,水煎取汁500 ml,分2次服。 二诊(2016年11月18日):患者诉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明显好转,血压亦有所下降,但仍觉头晕,守上方加天麻15 g,钩藤15 g,葛根20 g。14剂,水煎服,日1剂,取汁500 ml,分2次服下。 三诊(2016年12月4日):诸症基本消失,又继续服用化痰通络息风汤1个月,复查诸症消失。

按:卢万义老师认为痰浊瘀血贯穿于该患者患病始终。患者平素形体肥胖,且嗜食肥甘厚味,致使脾胃负担过重、运化失职,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阻滞脉道,脉道血行不利而瘀滞,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发为中风。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底脉络紫暗迂曲,舌苔白厚腻,脉弦滑,均为痰瘀阻滞表现。化痰通络息风汤为保和丸加活血化瘀之伸筋草、鸡血藤、丹参、赤芍,熄风通络之全蝎、地龙在寓补于消、和中化痰的同时,加用祛瘀通络之品,痰瘀同治使痰化血行,血行痰清,气血通畅,筋脉通利,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患者二诊仍头晕,加入天麻、钩藤以平肝潜阳治疗眩晕;葛根解表、生津、升阳。现代药理也表明葛根对高血脂形成的脑动脉硬化,通过改善脑缺血状态,防治脑梗死、偏瘫、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故加入葛根。诸药合用,痰去瘀去,经脉通畅,诸病消除。

3.2病案2李某,女,85岁,2016年12月8日,突然发生左侧上下肢完全瘫痪,因年事已高,没有住院请卢老师到家诊治。现症见患者反应迟钝,言语不利,消瘦,便秘,舌质淡,苔白厚,脉弦。平素饮食不佳。给自拟化痰熄风通络汤加生地黄10 g,玄参10 g,麦冬10 g。润肠通便5剂,一日1剂,水煎2次约500 ml,分2次顿服。二诊(2016年12月13日):患者大便已通,苔白厚稍减,脉弦,神志反应有所好转,上下肢无任何变化,继服化痰熄风通经汤加黄芪30 g,共30剂,以益气通利血脉。三诊(2017年1月20日):左侧肢体瘫痪有所好转,继服上方30剂。四诊(2017年4月1日):左侧肢体肌力2级,继服上方治疗1月余。五诊(2017年6月5日):患者能扶墙站立,后制成丸药继续治疗半年,现可拄拐行走,效果理想。

按:卢万义老师认为该患者年过高龄,脾胃气虚、健运失司,致聚湿生痰,痰阻脉道,痰瘀互结,蒙蔽清窍而发病。在化痰熄风通络汤中加生地黄、玄参、麦冬润肠通便,调理气机,气血得行;加用黄芪,进一步培土固元,则脾胃健运,痰去瘀消,诸症得除。

4 讨论

卢万义老师认为脾胃运化失职为中风病发病基础,痰瘀阻络为中风发病的主要病机。提出健脾化痰、化瘀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自拟化痰通络息风汤为主治方剂,并随症加减。卢万义老师认为中风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疾病,在诊疗过程中,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的诊疗方法,只要对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有帮助,就应努力掌握,合理运用,以助患者康复。如CT、MRI、DWI、MRA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就可以在患者肢体没有完全瘫痪前了解脑梗死面积和脑血管功能储备,判断患者预后。同时卢万义老师在临床中特别注重多种疗法的综合运用,如将中药静脉针剂、中药汤剂、针灸穴位封闭、药浴、康复、情志疏导等多种疗法综合运用于中风病的诊治,经临床验证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中风病通络病机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