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压力来源及压力调适路径探析
——基于工作压力源理论的视角

2019-03-19 07:01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值受试者工作者

李 静

(湛江开放大学,广东 湛江 524003)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是政府与群众相联系的纽带。在我国处于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过渡、社会治理重心向社区下移的时代背景下,该群体工作效率的高低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理发展水准的关键因素,而工作效率的具体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能否妥善调适个人工作压力。为明确研究对象起见,本文沿用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于2018年9月24日发布实施的《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中对“社区工作者”的概念界定,即“……社区工作者,是指通过选任或聘任,在北京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党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人员。”[1]关注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新兴但社会角色非常重要的群体的工作压力来源,更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推进社会治理的相关政策提供学理依据。现有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多以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偶有少量关于社区工作者压力的研究也是主要集中在对缓解社区工作者工作压力对策方面的研究[2],或者是与其他群体所承担工作压力情况相对比做比较研究[3],但以压力源理论为切入点,以一线社区工作者为研究对象,精细化地研究该群体工作压力的个体感受并未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本文以在推进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过程中高效发挥社区工作者工作效率为目标,借鉴压力源理论,聚焦社区工作者多项可能的现实压力来源,精准定位出具体的压力源,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探讨有助于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压力调适,以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切实推进社区治理的相应对策。

压力研究是从最初的心理学、生物医学领域进而拓展到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斯蒂芬. P .罗宾斯等人[4]把工作压力源界定为“引发工作压力的因素”,涉及工作条件、工作负荷、职业发展、角色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和外部环境(诸如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对个体产生作用的既有挑战型压力源,又存在妨碍型压力源[5];前者与高效的工作表现正相关,后者则与低效的工作表现正相关。在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方面,本文参考了J.Abramis[6]的研究,他认为,短期存在的压力能使人们的活力、激发力更强一点,对于工作效率会产生积极的或倒U形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工作效能,而长期存在的压力则干扰了工作效率的表现,从而造成负向影响。综合以上因素,本研究在设定调研变量时,着重选取了那些长期存在型的、妨碍型的潜在压力源。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本次调查选取湛江市两个主要市辖区——霞山区和赤坎区——的社区居委会作为样本来源。课题组对以上两个市辖区11个城区街道的98个社区进行随机抽样、抽选出16个社区作为调查社区。研究样本涉及在这16个调查社区工作的专职社区工作者。调研发放问卷151份,收回问卷148份,回收率98.01%;剔除错填、漏填等无效问卷后,获得实际有效问卷136份,有效回收率90.07%。综合来讲,本次抽样调查样本质量较高,具备较好的代表性。本文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进行分析和统计。

调查问卷以一个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形式呈现给受访者,其中没有涉及被试样本基本情况的统计(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等情况),而是专注于社区工作者工作压力源的统计与分析,从四个维度共计17个陈述项目精准描述出了可能性压力源的具体表征,受访者根据描述情况与自身所感受到的程度给予赋值,1分对应“无此种压力”,2分对应“该压力轻微存在”,3分对应“该压力中等程度存在”,4分对应“准确描述了我的压力”,5分对应“该压力严重存在”。指标项所得分值由低至高代表受试者认为该压力源对自身消极影响的程度越来也大,所感知的工作压力由不存在、或轻微存在渐次升级到存在程度严重。

(一)社区工作性质本身的维度。本维度分述了与社区工作性质本身密切相关的五种情况,依次为(1)社区工作种类太多,工作量很大;(2)上级部门下派给社区的行政事务过多;(3)社区工作时间规律性较低,工作时间长,经常要加班,留给自己的时间弹性太少;(4)社区居民不支持、不配合社区工作的开展;(5)自己知识陈旧、能力有限,对社区工作任务完成不了或者完成的不好。以上指标均紧紧围绕“工作性质本身”这一核心主题,涉及工作负荷量和难度、时间弹性、工作对象以及个人水平与工作要求的匹配度等问题,既有较大的覆盖性、又具备精准性,该维度检验指标设定效度理想。

(二)社区工作薪酬福利的维度。对于每个个体而言,薪酬福利是其在选择一份职业时须考量的重要因素;薪酬一般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法定劳动报酬,福利则是指用于鞭策工作者为单位创造更多价值和效益的、额外的、精神性或者物质性的待遇(如节日福利、工作餐、进修培训等);本研究将工资收入和福利分为两个指标,分别为——“社区工资收入低”、“社区工作福利少”,以便精确度量社区工作者对于这两者的主观感受。本维度第三个测量指标的设定源于收不抵支导致个体焦虑方面的心理压力,即“社区工作收入相比较日常消费捉襟见拙,经济压力大”。Kain等人的实验室研究发现,更好的工作表现和更佳的业绩如果获得与之相对应的薪酬的话,则会通过影响当事人的自主动机或者内部动机从而造成心理压力[7]。鉴于此,本维度设定的第四个指标为:“工作表现较他人优异,却无法获得与之匹配的收入奖励”。

(三)社区工作人际关系的维度。人际关系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因人际关系困扰而产生的交往焦虑、自我不和谐对个体来讲是非常大的情绪压力,本研究以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中所接触到的群体为分类对象,设计出四个测量指标,(1)和上级单位公务员之间关系紧张;(2)和本社区同事之间关系紧张;(3)和社区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紧张;(4)和其他社区或同级部门工作人员之间关系紧张。每个测量指标同样由1-5分的赋值,根据具体得分情况分析人际关系对于社区工作者的压力影响程度。

(四)社区工作职业发展的维度。本问卷设定四个指标考量职业发展维度的压力对于社区工作者的影响程度,分别是(1)社区为个人提供的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少;(2)职业通道限定在社区工作之内,无法拓展到更好的领域;(3)职位得不到晋升;(4)感觉怀才不遇,我的能力高于社区工作要求。职业发展目标越明确、职业生涯管理得越理想,则相应的工作压力越小;反之则反。

三、社区工作者压力源现状及其分析

本研究拟从设定的十七个可能性压力源指标中精准确定社区工作者现实中切实存在的压力源及其影响程度。受访者根据自己在指标描述问题上感受的压力程度(赋值1—5分)给定分值,结果分值越高,表示该压力源对心理消极影响的程度越大;反之,则表示消极影响越小以至不存在。利用SPSS处理问卷数据,得到136名受试者对于17个指标的6项综合数据,分别是各指标的平均得分值、选择赋值1—5分人数占总受试者人数的百分比。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社区工作者压力源表征一览表

综合以上指标分值、各赋值占比等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社区工作者工作压力源的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从四个维度宏观方面比较来看,经比较各维度下设指标项目平均分值可知,工作压力源对社区工作者消极影响程度由高到低的维度分别为维度二(即社区工作薪酬福利)、维度一(即社区工作性质本身)、维度四(即社区工作职业发展)、维度三(即社区工作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在实践中,社区工作者最大的工作压力源是薪酬福利方面,而最小的压力源则是社区工作人际关系方面。在薪酬福利维度所设定的4项指标中,有3项指标的平均分值介于4分、5分之间,表明社区工作者确实、且程度偏严重地承受着这些压力,另有一项指标的平均分值为3.71,说明该压力也是非常接近准确地描述了受试者的感受。与之对应的是最小压力源,统计结果显示为社区工作人际关系维度,其4项指标的平均分值分布在1.18~1.41之间,表明社区工作者对这几种压力的感受是程度“轻微”、且更接近于“无此种压力”,这一研究结果有别于人们的传统认知,现实工作中,受试社区工作者人际关系方面大多数处于无压力状况,偶有压力、也主要集中在与社区服务对象之间程度较小的关系摩擦上。社区工作性质本身施予社区工作者的压力程度略低于薪酬福利、但是也处于明显的高分值位置:两项指标均值介于4分、5分之间,其压力于受试者而言真实存在且程度较为严重;两项指标均值介于3分、4分之间,受试者感受到的相应压力在轻微、中度、准确和严重四类中均衡分布,综合感受是处于中度和准确之间;另有一项均值接近于2,大部分受试者认为该项压力的影响程度为轻微。在社区工作职业发展维度中,4项指标均值分布较为均衡,介于2.12~2.47之间,表明受试者认为自己在与职业发展相关因素方面感知到的压力主要为中度、或者更略偏重于轻微,因此,这一维度压力源的考量权重处于第三位,稍高于处于末尾的“社区工作人际关系”维度。

其次,从微观聚焦所有指标项中平均分值最高和最低指标对比情况来看(如图1所示),分值最高的三项分别为“社区工资收入低”、“社区工作收入相比较日常消费捉襟见拙,经济压力大”、“社区工作种类太多,工作量很大”,这三项指标分别隶属于薪酬福利和工作性质本身两个维度;相比较而言,分值最低的三项分别是“和本社区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和其他社区或同级部门工作人员之间关系紧张”、“和上级单位工作人员之间关系紧张”,指标全部隶属于人际关系维度。由此可见,社区工作者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多无压力感、或者至多是轻微的压力感,无论是与上级单位、还是其他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基本不存在规模性压力,尤其是与本社区内同事间的工作关系普遍比较协调,因此,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源自社区工作人际关系维度的压力源可视为基本不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受试者对于工资低、收难抵支、工作多且量大的感受程度相当强烈,有近四分之三的受试者对于这三项的赋值选择为5分,即认为这些压力感的存在程度是“严重”,其余四分之一的受试者对于这三项指标的的压力感也主要集中在“准确”描述了自己的感受,由此可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就是社区工作者的压力源主要是社区工作多且量大、而工资收入低以致生活捉襟见肘经济压力感相当大。

图1 平均分值最高和最低指标项对比图

最后,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审视、分析两项指标——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维度中的中间两项指标“职业通道限定在社区工作之内,无法拓展到更好的领域”和“职位得不到晋升”——数据中隐藏的重要信息。通过上述分析,可获知职业发展维度对于受试者的压力程度整体而言处于中度和轻微之间,但是从占分比情况来看,有一个不容小觑的群体,即将近四分之一(24%)的受试者认为在社区工作职位得不到晋升和职业通道太窄对自身造成了程度严重的压力,职业通道太窄这一压力感受程度中等、准确及严重的受试者达到近一半的比例(见图2)。上进心强一般来讲与能力出众呈正相关关系,这个本来可以对社区工作有比较大的贡献的群体,一旦因为职业性质单一、上升通道不畅这类事关职业生涯前景黯淡方面的压力所累,负面感受日积月累,难免会演化为职业倦怠,表现为消极怠工等工作状态,这对于国家方兴未艾的社会治理发展大计既是损失、遗憾,还可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基层阻力。

图2 “职业通道限定在社区工作之内,无法拓展到更好的领域”赋值情况图

四、研究小结及社区工作者压力调适对策

通过分析大量的量化论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三点:第一,社区工作者最主要的压力源来自于薪酬福利和工作性质本身这两个维度,尤其是“社区工资收入低”、“社区工作收入相比较日常消费捉襟见拙,经济压力大”、“社区工作种类太多,工作量很大”这三项指标所反映的现实感受,90%多的受试者认为这些压力对于“准确”或者程度“严重”地存在于自己的社区工作当中;第二,本研究发现一个与传统认知有所出入的结论,即社区工作者在人际关系维度的压力非常小,大多数受访者处于无压力状况,社区工作中人际关系相当和谐;第三,社区工作职业发展维度各项指标均值处于“轻微”与“中度”之间,但是其中隐含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那就是近一半的社区工作者在职业体系内得不到晋升、社区职业通道太窄等方面的压力感受是中度、准确甚至是严重,深受职业生涯发展前景黯淡的困扰。

社区是社会治理最基层的细胞,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基层政府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和神经末梢,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看似平常的“小事”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其实质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治理的“大事”。压力重负之下的社区工作者是不可能把社区工作做好的,所以,社会各界、尤其是公共政策制定者需要把做好社区工作者压力调适事项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好、做好,落实创新社区治理,为社区工作者排“压”减负,让他们轻松“上阵”,扎根社区工作,做好“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工作,为基层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在以上对压力源进行精细、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建议以切断压力源的方式来达到压力调适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多方合力,改善社区工作者的经济待遇。本研究中最主要的发现就是,社区工作者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但是工资待遇等普遍较低,以至于该群体大部分人在经济方面压力很大,这与“多劳多得”的经济学常识相左,不符合社会资源配置基本规律,因此,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经济待遇刻不容缓。首先应从顶层设计层面入手,系统性地上调社区工作者的基本工资;其次是逐步提高基本补贴,地方政府以政策支撑方式、在财力允许范围内,保障社区工作者岗位补贴阶梯式增长;最后是优化福利保障,通过政策倾斜等形式,调整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保基数,在体检、医保、住房公积金、公租房廉租房申请等方面为该群体提供适当优待,根据按劳分配规律,为在社区工作岗位上提供大量的时间、精力、情感的工作人员提供与其自身付出相匹配的一揽子经济待遇,消解或者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最大的压力来源,使他们以饱满的状态、工作热情和工作自豪感投入到社区治理工作中。

第二,明晰社区工作分类,科学设定并有效实施社区工作岗位职责规范。社区工作琐事多、工作投入时间长,既有日常行政、台账等各类常规例行性事务,又有迎检、调研等临时性任务,还要处理服务群众、组织群众等突发性事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长期高强度的繁琐性日常工作易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形成不可逆转性心理压力,这与本次调研结果相契合,“社区工作种类太多,工作量很大”是社区工作受访者三个最主要的压力源之一,由此,科学设定社区工作岗位职责规范的重要性便越发彰显。应从厘清职责、明晰社区工作分类着手,本着实现社区治理良性发展、“以事为中心”的岗位职责规范设定原则,形成职责清晰的社区工作人员责任规范书,建立起权责明确、岗位设置合理的规范体系,实现社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量度有序,切实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实效性和工作时长可控性。

第三,爱惜人才,为优秀社区工作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空间。构建稳定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从业者对职业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本研究发现,部分社区工作人员拥有较为强烈的以优异工作成绩被他人认可的渴望,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较好的自身职业发展前景,而当下所从事的社区工作难以满足其上述自我实现的需要,针对这一困境,最直接有效的策略就是为优秀的社区工作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职业发展空间。一是为社区工作职业发展空间提供应有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为优秀的社区工作人员开放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提供系统化的职业培训,增加其职业含金量,鼓励社区工作者提升学历层次并给予教育经费支持;二是把社区工作升格为社会认同度较高的职业,通过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肯定社区工作在国家社会治理这一伟大事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社区工作人员是社区建设发展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加大全社会对于社区工作的关注度、认可度和赞誉度,提高职业声望,把社区工作本身打造成受人尊敬、人人争做、使命光荣的职业类型。

第四,正视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问题,构建完善的压力调适机制。首先,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压力疏导服务,如:定期举办压力调适公开课或者专题讲座,传授针对性强的压力缓解对策策略;与专业心理咨询部门合作,为部分压力过大的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并在必要时提供相应心理治疗。其次,社区工作人员应做好自我压力调适,首先从端正自身职业认知开始,能够正确界定社区工作本身的时代意义,从国家发展、社会治理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所从事职业的责任和使命,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社会问题的第一发现者和方案提供者,是社区建设和治理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是新时代党和政府解决社区问题、化解矛盾、促进群众团结和维护基层社区安定的主要力量,胸怀伟大的时代使命,怀着充沛的时代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社区发展事业中来。

猜你喜欢
分值受试者工作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