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十二针”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2019-03-19 11:46:36胡鑫才黄小冬颜纯钏张群芳
中医药通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中度

● 胡鑫才 黄小冬 颜纯钏 张群芳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1-2]。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1-2]。目前,NAFLD的治疗没有针对性的药物,主要是健康宣教、改变生活方式及一些针对伴随疾病或并发症的药物或手术治疗[3]。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加重可出现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多伴有超重、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表现[4],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古籍里并没有对本病的记录,按照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胁痛”“肝着”“痰浊”“积聚”等范畴。课题组采用针灸名方“手足十二针”联合中药治疗NAFLD中的NAFL和轻中度NASH,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5]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男性26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2.3±9.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1.75±1.39)年;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3.3±9.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5年,平均(1.83±1.13)年。两组年龄以及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6]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③未使用治疗NAFLD的其它药物,或在纳入观察4周前已停用其他治疗NAFLD及降脂、降酶药物;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合并酒精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肝病;②合并有肿瘤、心血管、肺、肾、造血系统及内分泌代谢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④正在服用或近期内曾经服用可导致肝脏酶谱升高的中西药物者;⑤有严重晕针史、不接受针灸治疗者;⑥依从性差,不能合作者;⑦重度NASH者。

1.4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下述基础干预及中药汤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方案。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1 基础干预

1.4.1.1 饮食控制[7]饮食原则:①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如谷类);②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

1.4.1.2 适当运动 参照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锻炼手册》和2005年美国运动医学委员会《运动处方实施指南》制定以下方案。对于转氨酶异常的患者,多注意休息。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建议适当有氧运动,提倡大肌群参与的中等量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快走、骑自行车等。目标心率=(170-年龄)次/分。每次运动时间为40~60分钟,每周4~5天,坚持12周。

1.4.2 中药方案 70例患者多属于痰湿内盛、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的证候。基本方为:茵陈15g,炒栀子6g,藿香10g,炒苍术10g,鸡矢藤20g,薏苡仁20g,冬瓜仁15g,姜黄15g,虎杖15g。脾虚者加五指毛桃30g~60g、白术、茯苓各15g;肝郁者加四逆散;阳虚者去虎杖、炒栀子,加蛇床子10g、炒杜仲15g。1剂/d,水煎两次共取汁300~400mL,分早晚2次饭后1h温服。

1.4.3 针灸方案 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根据不同体质类型调整具体方法。偏虚体质者以补法为主,偏实体质者以泻法为主;阳虚质者,需同时灸足三里穴,可指导患者自行艾灸;气虚质者补足三里,泻阳陵泉,余穴用补法;痰湿质者加泻丰隆,补足三里,余穴用泻法;湿热质者加泻阴陵泉,补三阴交,余穴用泻法;瘀血质加泻血海穴,三阴交穴先补后泻,余穴用平补平泻;气郁质者加泻太冲穴,补三阴交,余穴用泻法。采用捻转补泻法[8]。每周3次,每次针灸共留针30分钟,共行针3次,其中进针得气后第一次行针,开始留针,15分钟后行针1次,再15分钟后第三次行针,稍停,出针。

1.5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所有病例均行肝脏彩超及血液生化检查(肝酶ALT、AST)、收集症状评分。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9]制定疗效标准。

1.5.1 腹部B超疗效评价标准 (1)痊愈: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2)显效:减少两个级别,从重度恢复为轻度;(3)有效:重度脂肪肝恢复为中度或中度脂肪肝恢复为轻度;(4)无效:脂肪肝程度无改善。

1.5.2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症状采取“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分级评分,体征采取“有和无”分级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1)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4)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影像学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彩超脂肪肝程度,分别是试验组重度9例(24.3%)、中度21例(56.8%)、轻度7例(18.9),对照组从重到轻依此有8例(24.2%)、19例(57.6%)、6例(18.2%),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3个月后,按照肝脏彩超脂肪肝程度进行疗效评价,试验组9例重度者有2例转为中度,7例转为轻度,21例中度者有12例转为轻度,9例转正常,7例轻度者有5例转为正常,2例仍为轻度。临床治愈14例(37.8%),显效7例 (18.9%),有效14例(37.8%),无效2例(5.4%),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8例重度者有7例转为中度,1例仍为重度;19例中度者有11例转为轻度;6例转正常,2例仍为中度;6例轻度者有4例转为正常,2例仍为轻度。临床治愈10例(30.3%),显效0例,有效18例(54.5%),无效5例(15.2%),总有效率为84.8%。两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证候积分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治愈15例(40.5%),显效17例 (46.0%),有效5例(13.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27.3%),显效14例 (42.4%),有效7例(21.2%),无效3例(9.1%),总有效率90.9%。两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肝功能ALT、AST,两组与治疗前比较,ALT、AST值均显著改善(P<0.05),但试验组改善效果不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对年龄、性别、病程、证候积分变化、脂肪肝程度变化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与脂肪肝的程度及证候积分无相关性;治疗前的积分与积分变化正相关(r=0.848),病程与脂肪肝程度变化负相关(r=-0.631),治疗前脂肪肝程度与经治疗脂肪肝程度变化正相关(r=0.330)。见表4。

表4 疗效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注:*P<0.05,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大多数NAFLD无症状,20%发展为慢性肝脏炎症;该病与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10]。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11],NAFLD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变化研究,NAFLD的发生不仅与脂代谢障碍有关,而且与年龄、性别以及合并有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多种代谢紊乱的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12]。急性脑卒中合并代谢综合征临床分析,这一组综合征在临床脑卒中患者中常合并存在[13],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都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14],而痰湿体质是它们的共同中医病理基础[15]。研究组治疗的NAFLD以痰湿或湿热为主。并不是每一位NAFLD都有血脂的异常,因此血脂不能作为疗效指标。在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时,选择观察的指标就只能以影像学观察的脂肪肝程度为主要指标,以肝功能酶学指标为次要指标,另外症状的变化是中医药治疗中特别关注的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中药、针药结合治疗NAFLD能够显著降低脂肪肝程度,改善肝功能酶学指标,减轻病人的临床症状。且针药结合组比单纯中药组疗效更好。由于重度NASH大多持续合并使用西药降肝酶治疗,本研究未纳入重度NASH,可能导致研究偏倚。

目前还没有公认的NAFLD/NASH标准化治疗方案[16],而中医药治疗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当前的针刺治疗方案多数限于按照腧穴主治功能选择足三里、丰隆等穴位,尽管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提示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中医治疗理念之一的“治未病”思想。NAFLD的诊断主要依靠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检查,依据临床现象分析,NAFLD都存在着阻滞不通(郁或瘀)的病机。具有疏通作用的中药多数具有伤及人体正气的一面,而针灸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显得更为直接和安全。因此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手足十二针[8]是近代已故著名针灸学家王乐亭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定型的经验处方。其由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组成。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位对NAFLD的相关发病机制具有干预作用[17-19],阳陵泉为少阳合穴,合主气逆而泄,且合穴是经气流动盛大的部位,NAFLD应用胆之合穴,使其能够脏病还腑,阴病出阳。足三里、合谷、曲池均为阳明经穴,选取阳明经多气多血的穴位,从而激发整个机体的气血阴阳恢复平衡。选择名老中医成熟的针刺治疗脑卒中前后相关病证的方案——手足十二针,其具有调和阴阳、通经活络、调气和血的功用,用来治疗NAFLD,能够很好地阻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疾病风险因素,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对其从治未病角度防治NAFLD的价值及理论探索另文详细讨论。

疗效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脂肪肝程度的轻重与症状的轻重无相关性,但治疗前积分越高,则治疗后症状改善越明显,显示出的证候积分疗效越突出(r=0.848)。同时,治疗前脂肪肝程度越重,则治疗越能显示出效果,但其相关性并不强(r=0.330,P<0.05)。考虑由于病情重则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配合度更高,其脂肪肝程度减轻1级较容易,但要得到“显效”的变化要延长治疗周期。病程越长脂肪肝的程度并不一定越重,但脂肪肝程度减轻的疗效越差(r=-0.631)。实验研究表明[20-21],电针早期干预对NAFLD的改善作用优于晚期干预。由此提示我们应当早期治疗,以期获得更佳效果。这正是中医“治未病”理念所提倡的。古人早已阐述运用针灸治未病,在机体健康无病、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轻浅之时,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促进健康、强壮延年、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损害程度[22]。

NAFLD不仅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而症状的轻重程度与脂肪肝程度又不呈正相关,经常是在发现高血糖、高血压之前体检而发现。同时,脂肪肝的消退也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一般以半年为最短治疗周期。本次临床观察以3个月为周期,大部分的NAFLD都有所减轻,然而对于重度脂肪肝,按照彩超疗效标准,需要延长其治疗周期方可观察到“显效”的变化。另外,可能是人们重视不够,一些轻度NAFLD者并没有认识到其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是没有临床症状时,轻度NAFLD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不高。本次临床观察中,无效的几例主要不是重度者,反而多是轻度脂肪肝。回顾资料显示,其治疗过程间断,依从性相对最差。因此,有必要加强NAFLD及相关疾病的科普工作,这也属于“治未病”的范畴。

猜你喜欢
酒精性脂肪肝中度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脂肪肝 不简单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0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9:06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4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小米手表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19:34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7年12期)2018-01-19 02:06:28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