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初中生正是长身体、增强抵抗力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开设体育课十分必要;但是纵观教学实际,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足,积极性不高,甚至很多体育课演变成了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如何让体育活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由于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特别对于很多独身子女而言,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害怕吃苦,在应试教育还无法真正摆脱的当前,很多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体育课不重要,加上学生个性存在着差异性,男女生的身体发育也有所不同,学生极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学生更多的精力关注在语数外等主要学科中,加上学校可能存在体育设施不足、场地不够、专业教师缺乏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宁愿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电子设备。
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
转变思想,以生为本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出发点。我们的体育课也依然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教育过程中转变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思想。只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才能意识到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上课的前提,也是中心。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上体育课是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科学锻炼的新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感受到运动带给自己的力量,做到学有所获。
以身示范,吸引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谓言传身教,便是一个很好的描述。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受到体育老师教学水平的很大影响。教师的语言行为以及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自己的表率作用,语言文明,行为恰当,方法得当,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尊重自己的过程中爱上体育课。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衣着得当,注重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中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更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活动中的技术要领,善于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初步的印象,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既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又不至于过度疲劳。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精炼地表达体育课堂指令,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又要将体育中的阳刚之美用优美标准的动作示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练习的欲望。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保持着兴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优化内容,丰富手段 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感染学生,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重组,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深入认识到教学问题的前提下,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健美操、武术、篮球、足球、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计划,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勇于参与,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再如,在对学生的速度和耐力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教师要通过一定的体育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方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不由自主地达到训练的效果。善于挖掘体育游戏,无疑是保持新鲜感的有效手段。例如,在“逆向反应”的教学中采用做与口令相反的行为确保学生新鲜感;“圆圈接力跑”与“抢座位”游戏有机结合等。让原本枯燥的训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激励为主,阳光评价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鼓励,评价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在实践中,教师要通过体育游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体育鍛炼提供有效的平台和机会。在游戏或者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都能够尽全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通过一节体育课都能够起到锻炼的效果。在体育课中,教师更应该体现出对每个学生主体的充分尊重,并及时给予学生公正有效的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
结束语
重视体育课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教育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健康为理念,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手段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游戏中,在教师的影响下,增强对体育精神的认识,提高自身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