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我们的教育究竟是有助于培养创新创造精神,还是妨碍与扼杀创新创造精神?这取决于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能不能自觉地鼓励与发扬光大创新创造精神。而且,教育,如果只关注少数学生创新创造精神是无济于事的,需要“人人有为领袖的存心”,也就是说,要有当今我们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勇气,把创新创造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实现这样的目标。
@尹建莉:教育中,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目的和愿望的背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往往只关注自己说了些什么,没关注自己话语表象之下潜台词是什么。潜台词,虽然无声无息,甚至难以被人意识到,却是真正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部分。说对了,就是教育;说错了,就是反教育。
@饶雪莉:亲子关系中,态度和语气是最关键的要素。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态度平和,语气温和,是每一个家长必修的功课。不做发火式家长,命令式家长,情绪无常的家长。有话要好好说。温柔的坚持永远比愤怒的吼叫更管用,也更易让孩子信服。
@孫云晓:研学旅行自然重要。但在我国全面实施一定困难重重,因为它是对应试教育的一个挑战。如同陶行知很伟大,其教育思想却难以被广泛实践一样,研学旅行会面对许多反对者。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也应是研学旅行的基本依据。
@金贞伶:高效课堂,作为不同于以应试为目的的传统课堂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区别于以知识为指向,以灌输为手段,眼中没有学生的课堂。高效课堂,应以人为本,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意志品格、社会责任以及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