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度

2019-03-18 11:50袁江昊
中文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

袁江昊

摘 要:文化立世,文化兴邦。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这一过程并不能不劳而获,势必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本文将就如何加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华文化 海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且因为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又有着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占有率非常必要。可以说,加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一、中华文化的分类和传播渠道

文化的分类各色各样,但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可以把中华文化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部分。软文化是指无形文化,反映的是民族的精神风貌,包括心态文化、艺术文化、思维文化等。中华软文化的传播可以增进其他国家对我国民族精神、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了解和尊重。硬文化属于有形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习俗文化、汉字文化等。中华硬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固定性和形态性来吸引海外人士的认识、了解和欣赏。例如中国功夫,很多人对中国功夫有兴趣,所以中国功夫在海外的传播,可以增加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向往。

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是多样的。硬文化的传播渠道很多,既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展示会和博览会来传播,也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访问活动,或者在其他国家开设中文教育来传播,传播的主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间组织或个人,非常多种多样。软文化的无形性决定了其传播较硬文化而言存在更大的难度,也更不好把握。而实践证明,把软文化的传播寓于硬文化传播之中,不仅可以拓展软文化传播的渠道,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二、如何加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度

1.中华文化的传播必须自信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中外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年轻人接触到了更多的海外文化,近些年出现了严重的“哈韩”“哈日”风潮。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华文化要想更好地在外传播,就迫切需要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要提炼“核心思想理念”,还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在中国获得滋养和复兴,中国人先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优秀,只有这样,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才会更具有底蕴。毕竟,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和更深层的力量。当然,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文化传播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认识到各国文化各有千秋,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贬损其他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传播,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

2.中华文化的传播需要创造性

传播中华文化,并不是仅仅把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历史搬出来“说事”,也必须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创造新的卖点。以近些年在亚洲青少年中风靡的“韩流”为例,韩国通过电视剧、音乐、偶像明星效应等新媒介,向人们展示其各种文化,最终人们不仅仅是追星,也被韩流中表达出来的各种文化所吸引,并进一步上升为到韩国旅游、留学和购物。因此,中华文化要想在海外扩大传播,制造新的卖点,增加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很必要。这就需要吸取他国经验,学习他国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进行结合国情的创新,用中国创造把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中国形象宣传出去,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链[2]。此外,考虑到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种趋势,中国必然也不能错过,要创造性的把中国“新”文化融入到手机社交和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中去,从而拓宽文化传播的广度,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

3.中华文化的传播亟需高素质语言人才

“一带一路”是我国近年来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对外发展战略之一,它的建设目标强调“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其中,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是与文化传播直接相关的,而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的实现缺乏文化的支持也将陷入行之不远、行之不稳的境地。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提速确实给中华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与此同时,破解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匮乏也成为了当务之急,毕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同时由于文化传播是一项跨学科、跨国土和跨领域的大工程,因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专家学者,也需要一大批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跨文化沟通的、懂得国际文化传播规律的高层次、复合型的实践性人才。[3]这就需要对我国现今的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布局,国家和外语类学院都应该担起责任,更加合理的进行高校学科课程设计,不仅学习语言,也要对其他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习俗进行深入了解,还需要对复杂的政治、社会风险进行学习,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好坚实的人才储备。

4.中华文化的传播需要进行效果评估

当中华文化在海外进行传播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资源的投入不一定带来相应的成效,很多时候文化走出去会产生水土不服或文不对题等问题,这时候有一定的监管和反馈修正机制非常必要。健全的效果评估体系能够发挥“前期侦测预警,中期跟踪研判,后期反馈矫正”的作用,能慢慢增加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制造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艺术魅力。同时实时的效果评估能够帮助中华文化在海外找到更有效的立足点、聚焦点和切入点,使文化传播更具有差异性、针对性和融通性,确保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预防烂尾工程的出现。

结语

在文化互动已经深层次融入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大背景下,我国势必需要从更长远、更宏阔的视角看待文化传播问题。而作为一个高中生,我认为无论是软文化还是硬文化的海外传播,都是要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融入世界多元化大家庭,在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找到立足之地。所以,如何让中国“走出去”的步伐更稳健、足音更强劲、风采更出众,是我国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势必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加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度[J].新闻战线,2017(18):3.

[2]林子雨.如何从韩流发展中看待文化发展[J].大众文艺,2017(16):274.

[3]彭龙.提升文化自信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N].学习时报,2016-06-20(008).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中华文化反思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