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惠茹 陈俊龙
摘 要:居民环保意识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状态。因此,增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从环境保护的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居民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以及马尔代夫环境保护现状,结合当前马尔代夫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马尔代夫 环境保护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2
一、环境保护的意义
环境保护指的是人类为改善现有的生存生态环境状况,协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保障社会和经济得以长久发展而做出一系列行动的总和[1]。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力量的不断雄厚,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2-4]。民生关注热点问题主要倾向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策略,力求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生活品质[5]。从当前环境保护现状来看,环保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生存環境、保护生命安全,还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
第一,环境保护抑制环境恶化,消除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使得环境可以更好地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基本需求。总体而言,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环境科学技术和相关理论来有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最有利的物质保障。离开生态环境,人类不可能得到繁衍生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和农业向生态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生态系统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第三,对于全球各个国家而言,环境保护价值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污染现状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不容忽视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环境问题是各个国家不可懈怠的任务。
二、居民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居民环保意识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状态。因此,增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来说,环境保护都是基本国策,不仅和政府、环境专家以及行业人士相关,也离不开亿万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环境保护意识是在生态伦理上建立起来的生态文明,前提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和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来说,环境保护意识属于生态伦理。环境保护意识由环境保护认知、环境保护体验和环境保护行为倾3部分构成,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在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时的自觉性越来越高,可以理智地做到面对环境信息,评价环境污染事件,控制自身危害环境的行为。
此外,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公众在环境保护行为中的参与度。当前还存在某些公民没有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承担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对环保认识不够深刻,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环境保护制度、策略执行的阻碍。因此,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是在墨西哥国际环境保护大会上被提出来的,具体指的是将自然风光、地方特色文化风情作为旅游资源,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增强游客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旅游资源的健康发展。
自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快得到了旅游开发人员、研究人员以及规划人员的高度重视。当前生态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旅游行业的风向标,也被称之为“绿色旅游”。但在实际中,旅游区域本身就属于环境敏感区,开发旅游行业对环境造成破坏是有目共睹的。生态旅游影响环境的因素主要是任何旅游活动都有可能会对陆地系统和水资源系统造成恶劣影响,土壤、湿地、沙滩、沼泽地以及天然洞穴等都可能遭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旅游冲击。土壤遭受到破坏以后,土壤的化学成分、结构等基本性质也会发生变化,生态旅游区域内游客的任意践踏、采摘等活动也会破坏地表植被,且生态旅游区域经常出现因人为因素而引发火灾。
四、马尔代夫环境保护现状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海岛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同时也是全亚洲面积最小的国家。据当地资料记载,2006年之前来马尔代夫旅游的客人几乎全部都是欧洲人。自2007年至今,马尔代夫和中国开通飞机航线,且马尔代夫对中国游客执行护照免签机制,减少了中国人出入马尔代夫的出入境手续,到马尔代夫旅游的中国游客仅仅在一年的时间里增长了近2倍之多[7]。
马尔代夫以珊瑚礁岛为主,所有群岛的海拔高度甚至不到1米。整个国家所有岛屿中最高的岛屿也仅仅有不到3米的海拔高度[8]。因此,马尔代夫各个群岛,甚至整个国土都随时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危险。马尔代夫岛屿在全球变暖的形势下是十分脆弱的,当前,马尔代夫首都仅用不到六平方公里的面积就集聚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首都城市周围被许多水泥桩子围绕成了一个防水堤坝,以免受到洪涝灾害的冲击。但尽管如此,被无数水泥堤坝包围的首都依旧面临被淹没的风险,很难抵挡汹涌而至的海水。除了首都之外,在全部约200个岛屿中,近四分之一都面临被侵蚀的风险,其中17个岛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不会被海水淹没。除了面临家园被海水淹没的风险之外,许多海岛居民地下饮水资源也在日益枯竭,这部分居民还面临饮水困难的问题。
和其它生态旅游区域相同的是,马尔代夫也面临许多环境问题。马尔代夫境内许多旅游区域将珊瑚石用来建筑房屋,破坏了当地珊瑚礁的结构。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马尔代夫地区所遭受的环境问题也依旧面临日益严重的趋势。游客进行水上活动或乘坐游船等会对水中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也有部分游客在旅游区域内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还存在一些如小吃摊位等设施也会对旅游区域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游客介入势必会对生态旅游区域的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干扰。游客活动对旅游区域环境造成破坏主要体现在大量固体垃圾的诞生,部分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游客随意胡乱丢弃垃圾,污染土壤和水质;部分不文明游客的行为举止也会影响旅游区域居民的行为习惯、人文精神以及生活习惯。因此。生态旅游区急需要环境保护。
为了保障环境质量,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规定了度假旅游区域建筑建材的使用范围,尽量降低建筑材料和岛屿环境的不相容性,例如使用热带雨林气候生长的树木、茅草等作为建筑材料。当前政府也推荐旅游区域采用进口建材,尽管价格相对较高,但也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系统。马尔代夫执行饮水供应政策、地下水限制开采政策、屋顶蓄水政策以及海水拖延技术措施来改善居民用水困难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限制海水区域废物焚烧,塑料用品严禁在海水区域焚烧处理,空瓶和空罐必须经过压缩处理后才能废弃等;还有一系列废物循环利用系统在研发过程中。
除了以上环境保护策略以外,马尔代夫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还采取海洋生态管控政策,严禁游客到珊瑚礁区域进行活动,禁止游客买卖乌龟、收集贝壳、珊瑚以及将要生产的龙虾等,以此来维护整个岛屿的生态环境系统。
五、马尔代夫居民环保意识的培养策略
馬尔代夫作为当前深受热捧的全球生态旅游基地,由于将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而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仅和游客不文明的行为举止有关,也和当地居民意识息息相关。因此,增强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助于感染游客,也有助于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9]。
1.增强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马尔代夫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借助电视、杂质、广播以及公益广告等媒介,开设环境保护专栏,向居民和游客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介绍环境污染对生态、人们生存造成的恶劣影响。培养居民节约资源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尽可能使环境保护融入到每一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中,利用居民来约束游客,使全民共同参与到马尔代夫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2.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增设环境保护课程,从小培养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青少年学生是每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组织其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在教育中设置环境保护课程,使其从小养成环保习惯,从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3.倡导居民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
政府部门可以指定相关政策,将商家无偿提供的一切方便材料转化为有偿制度。比如说居民到商店购物时,手提袋自费,以此来降低塑料袋的使用率和浪费率,减少白色污染。在居民生活区域设置垃圾回收站,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放置,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力度,对污水排放、污染物丢弃等不利于环境问题改善的活动及时制止,及时清理门前垃圾。
4.政府职能部门导向作用
在生态环境系统保护领域,政府机构和相关环境保护部门是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直接相关人员,也是最有利的主导者。因此,马尔代夫国家政府机构和环境保护部门应以身作则,尽全力协调好旅游企业、个人、游客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 提高马尔代夫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舆论导向、行为导向的作用。
六、结语
环境保护意识是社会和谐、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居民环境意识和工业、农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思维意识等有直接关系。马尔代夫作为全球著名旅游区,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政府机构和环境保护部门应结合环境现状和当地风俗习惯,制定措施来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纠正不良行为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辉,王黎囡,张磊.文物建筑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旬阳蜀河古镇保护规划的思考[J]. 建筑与文化, 2012(7):90-91.
[2]刘云霞.不同职业群体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特征分析——以沈阳市居民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 2013, 39(4):104-107.
[3]王荣兴,明旭, 蔡金红,等. 屏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调查[J].林业调查规划, 2011, 36(2):77-84.
[4]吴晓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J].环境保护, 2006(9a):15-20.
[5]刘飞.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J].自然科学:文摘版:00178-00178.
[6]申燕萍.基于博弈论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政府规制效用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0(1):198-200.
[7]闫婕.马尔代夫旅游法律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 2014.
[8]乔宇静,胡文君.马尔代夫旅游模式对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J]. 热带农业工程, 2009, 33(6):57-59.
[9]刘波. 浅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 2011(7):66-67.
作者简介:廉惠茹,(2000.10-),女,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剑桥伊利国王学校, 研究方向:生物科学。
陈俊龙(2000.6-)男,汉族,重庆人, 高中,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
管培辰(2004.12-),男,汉族,上海市,上海市美高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