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强 钱庆英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现有中药数据库的发展、现状、应用并对其将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为今后中药科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及加速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药数据库 发展 应用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信息的不断普及,数据库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信息的保存和查询。加强中药科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及加速中药信息的全球性传播、共享和利用, 已成为中药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中药数据库的历史发展
中药渊源流长,上自轩歧,下至仲景,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到明代的《本草纲目》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再到家喻户晓的《本草纲目》,这些中医古籍便是现代中药数据库的前身[1]。我国的中药数据库建设是从 19 世纪80年代开始缓慢发展起来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百个规模不同的中药数据库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初步实现了中药信息数字化。目前建成的数据库主要有: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中药联机检索系统、中医药在线系统、中国草药数据库检索系统、中草药植物数据库、《本草纲目》数据库系统等。数据库也在通过SPSS17.0和SPSS Modeler14.1等软件描述和集群、关联规则分析[2]中药治疗疾病的规律。
二、中药数据库的现状
由于中药实验研究的快速发展,大量实验数据快速积累,各类中药数据库的个体规模也相应快速膨胀。2000年开始,互联网技术逐步引入中药信息交流中来,网络数据库开始出现。以 “中医药在线”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网络信息平台开始涌现。网络数据库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便利性,管理者便于维护更新,也利于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也出现了基于 Web2.0技术的互动性中药信息平台。中药数据库的出现引起了资源信息的爆炸型增长,说明数据库在信息滋生方面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滋生出了许多新型技术,如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中药XML数据库、HerbBioMap2.0数据库[3]、中药资源信息空间数据库等。这些技术是新新产业也是中药数据库蓬勃发展的体现。
三、中药数据库的应用
1.总结和分析用中医治疗疾病的规律和方法[4]
通过信息采集与分析、挖掘对不同疾病的辨证、特点、治疗方法、核心草本配方、药物添加、减法等研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辨证和治疗方法。如: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从传统中药数据库(TCM database@Taiwan)中快速搜索H7N9亚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中药小分子抑制剂[5];运用数学模型探寻抗肿瘤中药性效关系及现代药理学研究,为抗肿瘤中医及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临证用药提供理论依据[6]。
2.中药数据库对教育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数据库系统式教学法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习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和提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各种知识揉杂在一起讲授,学生可以从中全面的学习,避免了孤立和片面的理解知识,同时开展虚拟教学,开放网上探索学习节约了有限的教育。
3.查询及信息共享运用
如建立人们公共查阅的信息平台,如在地图上确定直观显示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区域。还有通过虚拟PDB文库提供单体信息来检查中药,了解国内外的药品安全性监测体系,探索中药的安全性监测评价新方法,大大改善了药品开发环境,使得医用的审批和注册变得和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一样严格,有助于新药发现与开发。
四、中药数据库的趋势
目前,中药数据库在原有文字描述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量实验数据,建立数据仓库和挖掘平台,融合共享平臺、数据挖掘等技术,为形成“数字中药”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中药信息数字化程度和利用度[7]。其发展趋向主要如下:
1.建立与完善中药研究开发信息系统:对中药行业已建成的重点中药数据库及急需新建的数据库进行完善与建立,包括中药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中药单味药数据库、中药复方数据库等一批数据库。
2.完善互联网上建立的中药基本数据库共享平台:扩大数据库建设规模和支持数据库类型;在大容量的异质异构的中药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基础上,开发完成一个基于数据仓库的中药信息的数据分析与统计系统。
3.完善与建立中药市场信息系统:利用多维数据模型的中药信息组织方式将为中药信息的多角度、多层次查询以及继续完善现有的中药材市场数据库、中药生产企业数据库、中成药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同时,建设国外医药法规数据库、国外中药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经营程序数据库等一批中药市场信息数据库。
4.开发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系统:以信息资源的整合为手段,创建对中药学术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并实施个性化的用户服务策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致力于智能化的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
5.建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其可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解决中药数据库建设的无序状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整和现有的数据库资源,合并重复的数据库信息并及时更新内在信息,将我国和世界各地的中药研究组合起来,为世界各地不懂中文的人士提供可靠的中药信息,为传统中医药推广到世界各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展望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更新速度对于学科发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发扬中药理念,让世界人民接收到与西医不同的治疗理念,也同样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摆脱病魔的折磨,为了加快对一些顽疾的治疗方法,中药数据库的建立与发展必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样,中药数据库将来作为我们了解自身疾病信息以及针对疾病采取一定措施的工具,值得大家的关注与研发。
参考文献
[1]罗山水,章新友,张春强等.基于策略模式的中药数据挖掘研究与系统设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2015(17),929-933
[2]陈林伟, 秦昆明, 徐雪松,等.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中草药[J],2014(21);3041~3047.
[3]刘丽红, 刘静, 孟令东, 等. 中药数据库系统构建与发展的思考. 中国数字医学[J], 2013(0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