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娟娟
摘 要:“SRE-oriented”全称是Serve Regional Economy-Oriented,中文翻译为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英语教育是互相促进,互利共赢的的关系,高职英语教学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区域经济发展决定着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定位和内容设置。基于此背景,针对锦州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特点,研究高职英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期待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英语教育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关键词:区域经济 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环境下,高职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职英语是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主导产业提供人才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学院地处素有“共和国工业长子”、“东方鲁尔”的辽宁省,不仅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而且在共和国的历史转折点上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和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语复合型人才这支生力军,高职英语教学必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按岗位需求能力对英语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强调的只是课堂基本听说读能力,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模式、课程设置对于满足岗位需求已经不够用。高职英语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实用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满足区域主导产业的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与高职英语教育的关系
经济发展决定高校所服务的区域经济的语言需求,高职英语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英语人才。 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就是服务区域经济,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以把学生培养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 锦州地处环渤海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机场、港口的发展促进了外贸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也发生变化,增加了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客观上促进了高职英语应用能力强的毕业生的需求,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为高职英语教育扩大生源市场,高职英语教育将英语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转化为生产力, 才能真正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二、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探究
1.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为:
1.1高職英语教材大多脱离企业需求,无法满足岗位对英语要求的能力,课堂所学知识不能完全学以致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
1.2教学目标不能明确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职英语教学主要关注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很少有学生有服务锦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或具备该意识,却不知道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
1.3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多高职院校开设英语的时间是一年或者一年半,英语课程类型大多为公共英语, 很少开设行业英语,即使开设了行业英语,教学也不够精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1开拓具有职业能力导向性的项目制教学体系
项目制教学是工作情境为基础,以职业能力素养为培养目标,以典型的工作情境设计学习案例,以教学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整体改革。 在进行课程体系研发时,根据涉及企业和相关工作岗位的流程,进行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分解,针对工作过程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 根据学生实际岗位和不同的专业背景,让学生参与进去,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英语时间教学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将英语教学实践融入真实情境,将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实际应用。在日常教学中把区域经济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求做好传递,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所用,更好地为就业服务。
2.2校企联合开发具有实用岗位需求的教材
高职英语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可以根据不同工作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研发既能适合工作岗位,又能培养学生复合应用能力的英语教材,在教材中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融合专业、职业、工作需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融入并体验工作过程中的情境,去解决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减少理论学习和就业岗位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评价机制体现“职业能力”目标
在考核评价机制上要体现“职业能力”目标,把职业能力培养水平作为考核办法,打破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基本方式, 尝试把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口语表达能力、角色扮演、第二课堂和各类英语竞赛等大型活动作为考核指标纳入整个考核体系,并把考核与校企合作活动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相结合。
2.4建设完善专业化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高职英语教学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高职英语教师均毕业于英语专业,对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较为透彻,但对所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行业英语了解较少。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需求,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十分必要。学校和用人单位要强强联合,支持教师走到生产一线,通过实践,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及时完善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结构的灵活性和专业性。
三、结论与展望
为了使高职英语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并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帮助学生及时满意就业,我们必须要深刻的了解到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建立系统而高效的高职英语教学。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把实用性和专业性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简剑芬.引入行业英语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整体思路探析[J].职教通讯,2013(18):15-17.
[2]钱彩琴.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视域下的高职英语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
[3]钟燕.当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讨论[J].中国集体经济,2011(04上):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