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2019-03-18 11:50赵萌萌
中文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互联网+

赵萌萌

摘 要:近些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公共图书馆也开始引入数字化图书资源,力求在“互联网+”时代转型成功,顺应时代的潮流创新服务模式,为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升级读者阅读体验。因此,本文将分析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各方面的影响,从而提出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01

图书馆一直是读者汲取知识的殿堂,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选择,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对营造全民阅读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共图书馆创新读者服务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理论的概述

1.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前,人们通常以馆藏数量为标准对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进行评定,因此,多数图书馆均以馆藏服务为核心。此外,多数传统图书馆服务相对单调,限于图书借阅、线下咨询等。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也在数字媒体网络的影响下逐渐转型。如服务方式多样化、核心从书本转移到读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总之,在网络环境影响下,图书馆服务由封闭独立的状态逐渐转向沟通共享的开放状态,开始拓展新兴的网络资源,注重个性化服务,和谐发展。

2.数字媒体网络下图书馆读者的群体特点

据调查显示,数字媒体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有两方面的群体特点:一是读者数量在逐渐的增加,二是读者类型呈多样化趋势。前者是由于数字媒体网络环境的便利打破了传统图书的阅读局限,增加了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后者是由于图书馆逐渐开放,吸引了更多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身份的读者。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读者的需求分析

1.科研人员的需求分析

图书馆的科研人员肩负着培育社会高级人才和创新科研的两大重任。在信息需求方面,科研人员需要获得自身所在专业的大量信息,如最新的学术著作、学科会议、专业理论文章。为了快速的找到科研人员所需要的信息,图书馆需要对网络上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及整理总结,从而有效提高科研人员的阅读效率,使他们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2.教辅人员的需求分析

教辅人员是指在学校辅助机构工作的人员,如学校的设备管理中心、网络中心、实验室或图书馆。他们对于阅读的需求主要是职称评定与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另外,由于教辅人员具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对于体育、财经、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大的需求。一般情况下,该类读者的阅读需求较广泛、属随机因素,对于相关知识有较大却浅层的需求。

3.学生的需求分析

无论是高校图书馆或是公共图书馆,学生都是其核心读者,也是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主要依据。依照学历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划分,可分为中小学生、大学生、硕士生与博士生。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主要以课外阅读、小说、漫画为主;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具有盲目、偏娱乐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畅销书的推荐、学习的需求、电视剧或网上热潮的推动;硕士生与博士生由于学历高,处于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对学科与前沿信息较为关注,希望在图书馆中较为快速的找到项目研究的素材与资料。因此,硕士生与博士生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较为广阔、更有深度。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策略

1.构建以读者为核心的图书馆知识导航系统

在数字媒体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新型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打造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模式。因此,图书馆应当放弃以书本为核心的知识导航体系,构建以读者为核心的图书馆知识导航系统,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阅读服务。

同时,有关工作人员应当明确图书馆知识导航系统的主要内容:首先,读者的阅读需求是构建图书馆知识导航系统的核心依据,图书馆应当收集读者的阅读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构建图书检索平台。其次,数字网络媒体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阅读途径,图书馆应当利用QQ、微博、微信、facebook、LOFTER等平台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提供知识导航服务。

2.构建有效的图书馆读者激励体系

现阶段,已有较多的图书馆通过数字媒体网络技术构建了自身咨询、导航的系统。然而,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即多数图书馆开设的信息服务平台受众率不高,在广大的读者中缺乏普及度,与用户互动较少。因此,如何鼓励读者进行图书资源共享,推动网络环境下新型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该难题,图书馆应当构建有效的图书馆读者激励体系,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如同超市购物、电玩的积分点券奖励制度。图书馆可通过积分激励读者,推动图书馆网络平台服务在读者中的普及,如规定读者通过登录图书馆网络服务中心浏览、分享资源或是发表文章、学术意见可获得一定的积分奖励,读者可通过一定的积分兑换相应的礼品或其它平台的会员服务。

3.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开放交互式的线上学习平台

通常情况下,交互式的线上学习平台建设应当由两大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学习资讯交流模块,二是用户知识管理模块。在学习资讯交流模块中,读者可通过此模块平台发起问题提问或知识问答等待其他用户的帮忙或回答,也可主动搜索关键词眼选择自身熟悉的知识进行问题回答。同时,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图书馆可建立相应的群组、标签与兴趣部落,鼓励爱好或专业相同的读者参与其中,将他们分类聚集在一起。另外,图书馆应当鼓励各类学科专业的专家开设专栏,帮忙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与学习资讯交流模块不同的是,用户知识管理模板具有独立封闭的特点,以个人学习记录与收藏为主要内容。通过用户知识管理模板,读者可有规划的进行自我学习,收集收藏所需要的知识,从而达到对自身学习情况的监测目的。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是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持续良好发展的必要措施。图书馆应当注重读者的信息反馈与阅读需求,分析读者的阅读喜好,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方针,基于数字媒体网络的大背景科学、合理地提出创新读者服务的可行方案,鼓励读者推广使用网络线上读者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骁斌.“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情报探索,2016(01).

[2]彭丹.刍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思路[J].求知导刊,2016(02).

[3]牟燕.新技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以长春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17,39(02).

[4]薛冬.基于眾包模式的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7,39(07).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互联网+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