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丽娟
摘 要:每每在办公室和同事们探讨阅读教学的感受时,教师抱怨得最多的就是:学生越来越大了,好像对课堂的兴趣也不是很浓了,特别是在阅读分析时,有想法的总是那么几个,时间一长,部分学生似乎就成了课堂的陪衬,习以为常就更没有举手的欲望了。因此,教师应为课堂添彩,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师》中看到这样一段智慧语录:你应该知道,种在泥土里的花,一些在春天绽放,一些在夏天绽放,还有一些在秋天绽放,这个时候你或许担心了,冬天马上就到了,我的花怎么还没开呢?你知道吗,你种的是梅,只有到了冬天,才会绽放她傲雪的风姿。是的,是不是我们错了?以生为本,我们做了多少?有时候为了考试,为了赶进度,一节阅读课除了必须要处理的字词以外,想要教给学生很多,往往却没给学生留下足够思考的空间。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课堂上的阅读分析环节,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关注学情,关注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关注学生,寻找问题之源
我在前两年的听课学习中,看到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把预习卡片搬进课堂,那时候看着很新鲜,听后感觉效果也不错,但是我觉得要打印那么多的卡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不太现实的。于是,我在想,预习所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是不是能让它变得更简便一些呢?于是,我就给学生立了一个预习的要求:(1)把课文读顺;(2)思考课后的问题,并写上自己的想法;(3)提出不懂的问题。既然布置了肯定要坚持检查,于是我又采取了一定的奖励措施。每天早上小组长检查学生的预习,认真完成的在他的书本上加上一颗星,课堂上如果能有效地提出问题的再给学生的书本上加一颗星,一周内集满五颗星的可以到老师这儿换取一本课外书。
有了这样的奖励措施,学生的预习变得更加主动了。由于学生在上课之前做了充分的预习,所以课堂上的想法更多了,不仅如此,还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关注学情,探求解决问题之法
课堂教学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学情,要给他们的回答和思考留有空间,这样才能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以前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略读课文时,我先讓孩子读读阅读提示,找出本篇文章给我们所提出的要求: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接着学生便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能正确、较流畅地朗读课文后,我就开始提问:谁能告诉我们这篇文章讲了什么?问题提出后,班里个别阅读能力好的学生便举起了手,稍等了一会儿仍然是那几个学生。看着大部分学生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想:有的学生可能担心自己讲不全,讲不好不敢说,我把难度减少一点试试看。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分为三个小问题:画师让徒弟干什么?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经过提示,举手的学生多了,我提问几个发言不积极的学生,然后把他们所说的再加以总结,请学生再来说一说,这就简单多了,他们个个都跃跃欲试,而且都说得不错,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也热闹了起来。
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有了多数学生思维的碰撞,我们的阅读课堂才会津津有味。
三、关注课堂,捕捉共鸣之点
教学是互利双赢的。记得上个学期在我们华埠片举行的“围绕目标”教学研讨中,我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的《麦哨》,我抓住写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和吸茅茅针的两个段落,想让学生感受乡村孩子的乐趣,由于我们这儿的学生生长在城镇,所以很难体会到乡村的乐趣,让他们自由说说自己平时的乐趣时,他们除了跳绳、下棋,说不到自己野外玩耍的快乐。于是,我便利用中饭后的走路时间大致跟学生聊了一下,发现他们并不是没有这种快乐,而是不怎么玩想不到。经过学校几个有经验老师的提点,我在第二次试上中就参与到课堂中,我先说说我自己时候采过野草莓,捉过泥鳅等,学生还没等我说玩就迫不及待地要回答了,一堂课就轻轻松松地在他们的谈论中、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我们中高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但是我想,语文教师最主要的就是要关注学生,用我们的心打动孩子的心,用我们的火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火,孩子们爱上语文课了,爱上阅读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会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丘聪雄.阅读教学中构建文本生本多元对话平台[J].华夏教师,2015(6).
[2]冒文娟.让“对话”在语文课堂中焕发生命的精彩[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7).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