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作文妙趣横生

2019-03-18 12:01蔡雪梅
关键词:作文题目童趣习作

蔡雪梅

【摘 要】

“童趣作文”顾名思义,就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情趣等为基础,通过巧设话题、找“米”下锅、多元评价、迈向成功等方式,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想象、思考,让学生对作文不再“谈虎色变”,能有话可写,有情可诉。

【关键词】

童趣 积累 评价 成功

叶圣陶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人们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但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让教师发愁:孩子们在作文中,有的不知如何落笔;有的从头到尾记流水账,有的写出的文章干巴巴的,没有新意;有的东拉西扯,把握不到重点……我们知道,不会写作的孩子,会直接失去学习上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孩子爱写、乐写、会写呢?近几年,笔者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进行了“童趣作文”的探索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何为童趣?童趣,即儿童的情趣。源自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其重要特征就是天真活泼,可爱烂漫,纯真无邪,无虑无忧,无挂无牵。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成美丽而又奇特的东西,善于观察,并要善于想象,善于思考,让童年的乐趣,重返其中。“童趣作文”顾名思义,就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情趣等为基础,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想象、思考,让学生对作文不再“谈虎色变”,能有话可写,有情可诉。如何进行“童趣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巧设话题,激发童趣

我经常发现,上课时学生大多比较沉闷,可一下课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得不亦乐乎,仔细一听,聊的大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还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平时考试基本交白卷,可有一次破天荒,竟然作文得了满分。原来那次的作文是《妈妈,我想对你说》。他的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来一两次,作文题目引发了孩子内心积压多年的情感,他把对妈妈的思念,对妈妈的不满,自己的委屈统统表达出来。虽然他的作文谈不上什么技巧、章法,可全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让改卷的老师都为之感动。试想这样一个平时连话都不爱说的学生,居然也能洋洋洒洒写出一篇作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个话题让他感兴趣了,激发出了他内心的情感。可见作文题目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现在大多数的作文题目还是较笼统,单调,如《一件难忘的事》《家乡的变化》……这样的作文题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提能写出什么有意思的文章了。因此,在布置一篇作文时,我首先在题目上做文章,设计的题目尽量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贴近他们的生活,激发他们的童趣,引发他们的思考,想他们之所想,乐他们之所乐。如,把《假日见闻》改成《假日里的新鮮事》《假日偷着乐》,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的习作话题、角度都更多、更新了。再如,《_____变了》《我真_____》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发散思维,各显神通。总之,充满童趣的作文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去细细琢磨。

二、 找“米”下锅,积淀童趣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习作中最难的也就是“没米下锅”。即使是搜肠刮肚之后写出的作文也往往枯燥无味,词不达意,甚至言不由衷,于是就出现了“连说假话、异口同声、千人一腔”的模式化作文。确实,没有米怎么能做出饭,没有豆怎么能榨出油?那么,怎样才能得来“下锅的米”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从大量阅读中积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就好比楼房,是要用一块块砖堆砌而成的,作文也是如此,是靠一个个语言材料组织而成,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鉴于此,作为教师要为孩子提供阅读环境,并传授给阅读的技巧,让学生在喜欢阅读的基础上学会阅读,从而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之中吸取精华,记住重点,实现自得自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及文中的佳句好词,古诗名言,名人名句,谚语和格言等,按一定的类别摘录在记录本上。在此同时,还要督促学生多朗读和背诵好的文章。丰富孩子的语言材料积淀,这就是作文前的蓄势待发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习作时才能得心应手,实现一触即发,再也不会觉得“心中有言表达不出”了。

(二)从丰富生活中积淀

“生活即源泉”。离开了多彩的生活,作文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多少名作家在完成一部著作前都要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许许多多的新鲜事,但大多数学生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由此可以得出,学生习作中无话可写的原因在于不留意生活,不善于观察生活,而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孩子做生活的主人,引导他们参与到各种有益的活动,以此来扩大生活面。与此同时,更要鼓励学生不断学习观察生活,并在生活去体验,主动积累写作的素材。如,在习作训练课《家乡变奏曲》中,我先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通过看、想、问、听等方式,去生活寻找素材,发现各种写作实例。只要他们心中有了欢喜,有了惊叹,有了趣味,习作时就会实现不仅有东西可写,而且还能写得洒洒脱脱,丰富多姿。在本次的习作中,有的孩子写了爷爷兴趣的转变;有的则写了家乡盛产的闽笋;有的写山路旧貌换新颜;有的写厂房处处拔地而起,有的写校园新楼的建成……因为学生贴近了生活,所以思想活跃了,习作中呈现了万花筒各放异彩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从平常日记中积淀

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坚持写日记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只要把日记本作为倾诉对象,并把它当作知心朋友,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进行倾诉,长此以往,日记本就会越来越厚,不知不觉间就会发现,日记的篇幅长了,语言表达巧妙了,观察生活的能力增强了。为了不给学生更多的课业负担,开始训练时,我只要求学生一日一小记或三五日一大记,把自己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可简单记,如觉得有话说便可写成文。这样日积月累后,学生习作时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四)从同伴交流中积淀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经历,积累的材料也就五花八门。所以,我在班里经常性地召开交流会,为孩子提供素材信息共享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拓展素材空间,让他们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这样,学生习作时才能从多维度,全方位地看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此以往,就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当然,积淀作文素材还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只要教会学生做有心人,勤动笔,长此以往,积累的素材必将成为一个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的故事。

三、多元评价,体验童趣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习作要打动人,从而富有生命力,就必须反复修改,不厌其烦地精心打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明确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因此在高年段我提倡学生在自评自改的基础上,让同伴互评互改,家长参与评价,教师给评改建议等形式,集中众人的智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做,对提高习作作水平是百益而无一害。如,我在《家乡变奏曲》的作文训练中,在学生完成草稿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自改自评,自我修正。接着小组内互相讨论,评议,修改。学生主动参与到此過程中,通过畅所欲言,不仅学会了汲取、接纳,而且还激发了进取心。接着,我让学生把习作带回家,征求家长的修改意见。此过程中,家长们对评价孩子习作的情绪高涨,加上孩子习作反映的大都是家乡的变化,因此,大部分家长都能深入地和孩子交流,探讨,给他们以很大启发。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尔后再交给我进行批改,最后环节,我再选择孩子的部分习作在班上进行交流。这样多元的评价,既让学生明白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学会修改,润色,又满足了学生“好为人师”的心理,帮助别人修改的过程也是自己水平的一次提升。这样的习作评讲课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课堂上气氛热烈,充满了智慧和童趣。

四、迈向成功,享受童趣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童趣习作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后来,我利用举办习作展览、编撰习作小报、出班级作文集、向有关杂志推荐好的习作、参与征文活动、参加作文竞赛等形式,让孩子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保持住他们终身写作的兴趣。孩子们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感受到写作所带来的欢乐,更乐于练笔。不等我布置作文,很多学生不时的主动把自己的新作拿给我评议。从他们的写作热情中,我欣喜的看到了学生在成长、成熟并逐渐迈向成功。

总之,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紧扣“童趣作文”四个字,以儿童的生活、经验、情趣等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作文的氛围,让学生愉快表达,自发创作,从而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体验作文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快乐。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童趣习作
童趣
蓝湖童趣
你眼中的我
童趣游乐场
童趣照相薄
习作展示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