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19-03-18 12:01胡文辉
关键词:命题作文课外作文

胡文辉

多年来,我们努力探索课内外相结合的作文教学构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作文的爱好,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几年来收到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对学生作文训练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大自然去吸取写作的源泉

我要求学生平时细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作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去捕捉生活的浪花,周末和節假日要求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生活的哲理激发写作的欲望和热情。家在海边的同学,我要求他们回家时经常观察浩瀚的大海,眼看、耳听、心想,借助丰富的想象,体验大海的波涛和旋律,从而激发灵感、积累素材。又结合课本的《听潮》,理解作家描写大海的手法,自己习写一篇情文并茂、含有哲理的作文。家在城镇的同学,我要求他们感受生活的脉搏,去观察周围社会生活,引导对社会生活更深的观察和思考。对周边社会的了解和调查,领略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圈、感受城乡生活的图景,吸取生活的源泉。从而有了写作的冲动、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二、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活跃写作思路

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以适应课堂传授知识的同一步调,这种定向同一思考的思维方式,往往易使学生变成亦步亦趋的“知识传声筒”,而缺乏创造。现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于是教学的重点便从传统的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方向转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素质,就成为大家共同关心、共同探讨的新课题。为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我们在指导作文时,总是尽力从多面、多角度启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探索客观哲理,发挥自己的创见。

为了鼓励“求异思维”,我们在班级中开设作文专栏,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作文可以张贴,也可以即席宣读。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发表见解,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敏于观察、善于思考具有重要的作用。开设作文专栏以来,涌现不少善于提出新颖见解、独立思考的好文章。

三、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在课外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活动

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作文的主动权,而其症结首先在于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作为传统的作文训练的一种形式,固然还是需要,但它容易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统一的命题,往往带有命题者的主观偏爱,即使题目接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也难以兼顾不同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智能的差异。于是,强制性的命题作文成了“遵命作文”。学生为了应付交差,往往只好胡说瞎编,或人云亦云。其结果常常导致心灵的火花被熄灭,个性的棱角被抹平,独创的精髓被扼杀。长此以往,何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应变型、开拓型和创造型的人才呢?

学生没有作文的主动权还表现在课内限时作文。传统课堂作文强调限时完篇,这对训练作文速度固然必要,但长期这样做,势必排斥了学生在作文前体验、观察生活,收集材料,构思立意等准备工作。课内仓促成篇,立即交卷,又使初稿后的加工修改工作无法进行。如果课堂作文长期停留于如此不完善、低层次的训练水平上,又怎能提高学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的本领呢?

根据上述的认识,我以为作文练习应以学生自拟文题为主,教师命题为辅。自拟文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开拓主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所感而发。这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个性是会有好处的。至于作文时间,我觉得也不要限的太死,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少量在课内限时完成,多数在课外完成。这样做能让学生从容构思,从容修改,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培养他们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的能力。

由此,我提倡放手让学生在课外自由练笔。练笔不限内容、不定篇幅、不拘形式,充分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写常用的记叙、说明、议论文体外,还要求他们多写实用性的文章,我们经常鼓励写作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写系列作文,编写连续性的题材,或对某一论题做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还可以尝试写点诗歌、小小说等文学作品。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也允许他们基于生活真实的虚构、甚至穿插幻想。让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积累编织故事,赋予自己的审美理想,倾注自己的审美感情,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课外练笔积少成多,由量变引起质变,其收益一定是很可观的。我们教学班每学期课外练笔每生近十篇,收到良好的写作效果。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课外作文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初三
初三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
取经之路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