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

2019-03-18 12:01孙姝丽
关键词:意识过程能力

孙姝丽

【摘 要】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能做到“听”,而不主动去问。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从教师自身出发,提出要从增强问题意识、精心设计问题、把握时机、引导学生4方面加以解决,力图提高学生思考和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问题意识设计 问题把握时机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何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基础,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学习,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已经得到重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增强问题意识。学生不敢提问,不想提问,不爱提问,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认识到问题意识的意义。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疑与问的意义与价值,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也许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科学上的实践能力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2.精心设计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这要求他们在备课时就要开始用心准备该提问的问题,教师所选的问题,不仅要符合当时年龄段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要与当时课堂所讲内容相结合,不能偏离主题。同时,老师应该注意衡量和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在思考过程中毫无头绪,失去思考的动力,还容易生发自卑感。如果问题太容易,也激发不了学生思考的意识,容易投机取巧、不屑一顾。而且老师在问问题的过程中也要起到好的示范性作用。一般来说,绝大部分时间老师都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也要思考,如何“问”才能起到好的示范作用,怎样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毕竟良好的示范,会让学生去思考老师为什么这么去问、这样问的好处在哪里,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

3.把握“问”的时机。在教学中,学生提出质疑的机会很多,他们会对老师的讲解、文章的内容、课文的重难点等等提出质疑。就像语文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对文章题目进行剖析。常言道,“题好文一半”。好的题目,会让学生对文章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教师也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将其解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在抓住差异化的同时合理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想去不断挖掘,正确引导,不断地去鼓励学生,而不是批评式教育。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对世界尚未有基本的认知,还充满着幻想与敢于探索的好奇心和行动力。教师则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与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情境,积极探索。

4.善于引导学生。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认识到质疑发问的重要性,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想问、爱问、敢问,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发现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且,在提问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在提问时抓不住要领,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时拉一把,设置有坡度的问题,达到善问的目的。读、问、解、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别的同学进行交流,畅所欲言,互相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想想为什么别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的原因。一般来说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氛围也会很活跃,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力争上游的竞争状态,更会主动去学习,而不是靠教师的监督和逼迫,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无论是学生,还是别的角色,要想有所进步、有所追求,一定要有质疑的精神。课堂时间必定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课堂来提问题并进行解决,远远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在空间上做出改变,不能仅仅在课堂上才能提问题,要将这种做法落实到平时,将质疑对象扩大化,通过质疑,学生才能对问题的答案有更为深刻的認识。这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质疑中求知,在求知中质疑。

猜你喜欢
意识过程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