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用管理活動也将广泛、深入地发展起来。文章对信用管理的内涵、信用管理的应用范围进行了学术综述,主要包括银行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城市信用管理等,并对信用管理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展望。
关键词:信用;信用管理;信用体系
目前,市场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信用关系越来越复杂,信用管理应运而生。但是,到底什么是信用管理?信用管理的延展范围是怎样的?对这些基础性的问题,人们的认识与看法还未统一,还需要广泛、深入的讨论。本文希望通过对信用管理部分学术成果的综述,来研究和探讨信用管理的发展。
一、 信用管理的内涵
吴晶妹(2002)认为,信用管理的基本含义是授信人对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的资信水平与状况进行管理的活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做成征信产品,并以这个征信产品为工具,从技术上以此为管理手段,支撑信用交易决策,保证信用交易成功实现。传统的信用管理,在现代经济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吴晶妹(2002)指出现代的信用管理体系已经发展很广,涉及到银行、企业、个人,主要作用是规范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一个领域的信用活动,健全有效的信用管理,可以促进该国、该地区或该领域信用交易的规范化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信用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定的法律制度体系以及信用标准。
上海市信用培训和考核指导委员会(2004)认为,信用管理是系列行为,主要是对被调查对象的各种各类的信用信息、数据进行多样化的综合处理判断,并形成一系列相应结果的管理行为。信用管理是收集信用信息与数据的办法与渠道,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或现场调查,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历史信用状况、财务经营状况、遵纪守法状况,以及社会信誉情况等。信用管理是多层次的,主要有宏观、微观的信用管理。其中,宏观信用管理主要是指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等。微观层面的信用管理主要是指授信人对客户所进行的信用管理。
朱毅峰(2005)认为,信用管理是授信人为了防范信用风险,对被授信人所进行的管理的活动。从信用的内涵来看,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它包含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由此引起的信用资金运动,同时它还包括属于道德范畴的资信的内容。因此,信用管理的内涵范围也就包含以信贷为内涵的信用资金管理,其着力点在资金管理上,通过这种管理,确保授信主体及时收回资金,防范信用风险,以及以道德为内涵的资信的管理,即利用历史数据,通过资信调查、征信、评级等手段,正确评估授信主体的信用,其最终目的是为授信主体提供授信依据,防范信用风险,确保信用资金运动正常进行。
吴晶妹(2016)提出,现代信用管理的核心就是对信用资本的管理,主要包括对信用资本的界定、度量、应用维护、配置与更新。因为,信用的本质是对人的一种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资本,是信用本身蕴含的价值,是在一定条件下为拥有者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价值。信用管理是对信用资本价值进行三维定价与管理活动,即对信用主体心理和道德行为的诚信度、社会行为的合规度、以及经济行为的践约度进行综合管理,以征信与评级技术预测并刻画信用主体的行为轨迹,对信用主体的信用价值进行评估与预判,是复合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应用综合管理活动。
二、 信用管理的应用范围
信用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银行、企业、消费者、城市等信用管理。
1. 银行信用管理。朱毅峰、吴晶妹(2005)认为,银行信用管理是指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以货币为对象,所形成的信用关系,主要包括客户授信的风险管理,即客户的整体信用风险管理、单个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整个银行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的综合管理。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做到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衡量、风险的监督、风险的控制、风险的转移与调整。
王立军(2001)提出,银行信用管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抵押担保与质押风险管理。其从商业银行授信管理角度出发指出,银行信用管理是在授信的业务活动,对银行的风险所进行的识别、评估、管理监控、处置的手段,是保证银行正常经营的重要管理内容。
章彰(2002)认为,银行信用管理所涉及的风险,从大的类别上划分,可以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其中,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市场的、操作方面的、交易对手的、流动性的、法律层面的风险。系统性风险是银行无法避免利率变化和汇率变化,给经营造成的损失。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来源于客户,主要是借款人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比了非系统性风险中的信用风险与交易对手风险,认为信用风险是因为借款人不愿意履约,交易对手风险则是交易对手因各种原因拒绝履约,两者情况与原因不同。
银行信用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在人工智能应用情况下,已经广泛、迅速地发展扩大为网络借贷。谢平、邹传伟(2017)认为,金融的本质在于将一部分人拥有的闲置资金,流转到另一部分有资金需求的人手中,P2P网络借贷是在遵循金融本质的基础上,克服地缘和人员限制,实现供需关系,快速对接的融资和投资方式。谢平、邹传伟指出,建立征信体系是解决网络借贷行业痛点的良方。无论是借款人,与投资人之间,还是网络借贷平台,与监管者之间,都可以通过建立征信体系,打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降低信用风险,降低借款人违约率,减少跑路现象发生,征信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利于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为行业监管提供抓手,更有利于整个社会诚信文明的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编委会(2015)指出,征信是现代的银行信用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征信是金融领域的非常重要的基础的应用设施,有利于解决授信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具体问题。征信是经济领域的润滑剂,可以促进信用交易与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同时,征信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应用,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推动了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形成,提升了社会诚信水平。
2. 企业信用管理。波特·爱德華(1998)从赊销角度阐述企业信用管理,提出赊销管理是企业长大的加速器,有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赊销管理可以从赊销的各个环节,具体实现监督管理和控制企业在交易中的各种风险。
韩家平、蒲小雷(2001)认为,企业信用管理主要包括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评估的机制、交易中的债权保障的机制、应收账款的监督与管理及追收的机制,还需要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信用管理的部门。陈晓红(2001)指出,这样一个全流程的企业信用管理,总的来看,是行之有效的,但同样的存在一些漏洞,不一定具有普遍的可操作的应用性。
谢旭(2003) 指出,我国市场信用环境的严重恶化,困扰着企业间的正常交易,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真实的反映了企业参与竞争的两难状态;提出了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进行信用管理的全程模式,根据实施过程进行控制、按系统进行分析的原理,为企业制定一个全程的信用管理的计划,主要通过对客户资信状况,及其信用风险的事前预估与评估,为企业的信用政策以及信用销售业务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以最大可能地实现全面控制客户的各种信用风险,最终达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期望目标。
吴晶妹(2005)提出,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在商业信用活动中对合作企业进行的授信活动,以及企业自己在授信决策过程中所进行的科学管理活动。企业信用管理有两个层次,即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信用管理,指企业对合作企业进行的全部授信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间的筹资或投资。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是指企业在商业信用活动中对合作企业以信用销售为主要管理内容的具体的信用管理活动。狭义的企业信用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竞争力、扩大赊销、提升市场占有率。
张勇(2007)对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相对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的全流程应该主要包括:新客户的授信决策管理、客户的信用风险中期监控管理、客户的信用风险跟踪管理、客户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客户的信用风险转嫁管理。
叶陈毅(2008)对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梳理,对企业信用管理中的客户管理、赊销管理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的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内容与流程以及企业信用评估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对企业信用管理中的制度建设与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等内容与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张旋(2011)指出企业信用管理是一系列复杂的完整的闭环活动,搞好企业信用管理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且要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信用控制与管理操作体系,特别要注意衔接好信用管理的独立部门与其他各种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对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信用的控制与管理操作体系,提出应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相应控制管理完整体系。
3. 消费者信用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和银行信用管理不同,消费者信用管理的目标是消费者个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信用研究中心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2003)认为,消费者的信用管理活动是以现代科学管理的专业应用技术,扩大与消费者相关的信用消费,防范消费者在信用消费中带来的信用风险的技术手段。相对于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的两个市场上的信用管理,消费者的信用管理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小到信用卡,大到购房、购车等,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消费者信用管理的主要功能为客户信用调查、客户授信账户控制、商帐追收等。消费者信用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信用服务的企业,都是消费者的信用管理的相关授信企业,最典型的包括银行、电信公司、零售企业、金融服务公司等等。
消费者信用管理在实践中往往涉及到对个人进行信用评价。传统的信用评价理论对消费者的信用评价一般会依据5C内容进行。林钧跃(2005)描述,5C原则是指个人信用品行、能力、资本、状况、抵押。品行是一种无形的人格,道德水平的个人综合属性,属于个人形象的一部分。能力是指个人信用申请人偿还债务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消费者个人的收入高低以及消费者个人的开支状况。资本是指信用申请人的财力,以及个人能够支配的资产,主要包括银行存款,房地产,有价证券等。状况是指消费者个人的生活状况,一般包括消费者的工作单位所在的行业,年龄和教育程度等。抵押是指消费者不能偿付债务时,以财产所有权的让与来偿还债务,一般是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例如房子和汽车等。
消费者信用管理一般还会涉及到对消费者个人进行信用报告。陈勇阳(2016)描述,个人的信用报告一般是指由个人征信系统提供的最基础的产品,其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被报告人与银行之间已经发生的与信贷交易有关的历史性的信用信息。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要在银行办理过与信用交易相关的业务,如信用卡、住房按揭贷款、为他人提供过担保等,那么这个人的这些信用信息就会在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中记录并报告出来,呈现形式就是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被报告人的身份信息,主要是在公安部信息系统核查的结果,被报告人的基本的个人信息,被报告人与银行、非银行之间已经发生的与信贷交易有关的历史性的信贷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等。
4. 城市信用管理。林钧跃、吴晶妹(2002)指出,城市信用管理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信用信息采集和交换系统,其中主要是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和信用担保与失信惩戒子系统等。城市信用管理体系是一个配套工程,配套管理主要包括诚信教育工程、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法律法规体系、信用信息的技术标准等。
杨宏毅、张忠(2003)认为,城市信用建设与管理就是在统一的规划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利用城市已建成的网络化电子商务平台的良好基础设施,以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及其担保服务机制为出发点,从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应用、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与应用的联合征信平台建设入手,采取分期建设方式,逐步建成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地方城市经济特点的信用体系,使之为城市经济发展与管理服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信用研究中心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2003)认为,城市信用管理是一个信用专业技术的有机体系,是从信用的角度,对城市管理作出的制度性安排。相对于国家信用体系而言,城市信用管理具有区域性和局部性的特点。城市信用管理的目标是要提升城市的信用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社会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水准,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城市信用管理是我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市场学会专项课题组(2015)推出了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蓝皮书,认为城市信用建设将包括市场征信服务体系和政府信用监管体系。城市信用管理是城市全社会的事情,关系到城市社会各界,要求城市全员参与。
三、 总结与展望
信用管理是伴随着信用风险的产生和扩大而产生与发展的,是防范信用风险、避免交易损失的客观要求。信用管理是一门授信者对信用交易过程所进行的科学的管理活动,是以控制与管理信用风险为目的的、专门的现代管理技术。信用管理需要社会法律环境的配合,信用管理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区块链、互联网、金融工具及各种各类的技术进步推动了信用管理的发展。信用管理发展非常迅速,涉及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报告与应用等很多方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活动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企业、银行、个人的生产与生活。信用管理给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综合治理产生影响巨大。信用管理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未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深入快速推进,信用交易的普遍发展,信用规则的逐步建立,社会信用环境的逐渐改善,人们以信用方式、以信用工具进行交易,用信用换生活便利,以信用去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去免押金租车,去获得就业,获得消费信贷改善生活,获得融资发展自己的事业……信用的应用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信用管理随着信用的应用,将直接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信用管理就在我们身边。
参考文献:
[1] 波特·爱德华.赊销管理手册[M].宇航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1998.
[2] 林钧跃,吴晶妹.城市信用体系设计[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3] 蒲小雷,韩家平.企业信用管理典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相关文档出版社,2001.
[4] 张勇.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D].镇江:江苏大学学位论文,2007.
[5] 叶陈毅.企业信用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张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探析[J].知识经济,2011,(2).
[7] 王艺,主编.信用知识干部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
[8] 朱毅峰,吴晶妹.信用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林钧跃.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0] 谢旭祝.客户资信管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11] 陈勇阳.個人信用管理理论实务及案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12] 吴晶妹.现代信用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13] 谢平,邹传伟[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14]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编委会.现代征信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何雨格(1985-),女,满族,辽宁省本溪市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信用管理。
收稿日期: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