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绿色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已经有很多人思考过、破解过了,也提出了很多种思路和方法,大家站在各自的视角做了各种反思和努力。
作为教育中人,我本人也曾反思过,也一直在努力。
2018年11月,在主持甘肃省陇原名师工作室精准扶贫帮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研讨会”时,听我们学校的两位年轻教师王晓彤、葛龙龙介绍对学生实施的导师制时,我若有所悟,提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方法:生涯指导。
我们看那些杰出人才的成长路径,首先是有杰出的天赋;其次是有对事业的痴迷和狂热的追求;再次是有成就事业的各种条件和机遇,比如高人的指点、实现梦想的物质条件(科学实验室)等。
看看这些条件,天赋与生俱来,学校教育只能让天赋不被浪费,发现每个学生的天赋,呵护他的天赋,创造条件挖掘他的天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也是学校教育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然而,学校教育却永远无法培养学生拥有杰出人才那样的天赋。各种条件和机遇有时候也是受制约的,“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但有时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大多数条件和机遇也不是学校教育“力所能及”的。對事业的痴迷和狂热的追求其实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成为杰出人才还是有用人才,都需要有这样的品质。因此,在培养学生对事业的痴迷和追求方面,学校教育是大有作为的。
要培养学生对事业的痴迷和狂热追求,就要保证他的事业和追求真正是他的爱好和特长。这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爱好和特长,还要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和特长。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观察和留意学生的表现,发现他的“智能强项”,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太缺乏“生涯规划”了!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大学毕业了都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干什么。很多人都是随波逐流。
一些学生只顾着努力学习,却很少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些学生可能有很多“偶像”,但不是影星就是歌星,或者是很幸运的“成功者”,很少有杰出人才这样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偶像”!因为那样的成功比较苦、比较慢。
一些学生的学习几乎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上一个好学校,而不是真正为了卓越成就和人生的终极幸福!
一些学生高考报志愿是根据分数选学校,希望能一分不浪费地进入一个名牌大学,却很少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人生目标选专业、选学校。
因为对人生没有清晰的目标,也没有符合价值观的偶像可参照,只有功利化短视的选择,怎么会有痴迷和狂热的追求?怎么会有献身精神?怎么会有虽然艰辛却收获良多的成长路径?
没有痴迷和狂热的追求,没有献身精神,没有虽然艰辛却收获良多的成长路径,怎么会成为杰出人才?
基础教育倡导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方方面面都要学,学生很难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大部分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和特长。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的天赋。
我们现在进行的发展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教育活动,其实也要注意是不是在让学生全面发展,是不是在培养学生真正的爱好和特长?
当然,有的杰出人才是全才,综合能力特别强,全面发展是对的。比如,钱学森本人就喜欢弹钢琴,还从弹钢琴中获得很多灵感。
不过,多数杰出人才是偏才、奇才、怪才,强调全面发展说不定恰恰影响他们成为杰出人才。假如我们有了对学生的“生涯指导”意识,我们可能就会为了学生的终身成长而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让这些杰出人才成长得更顺利。
当然,幼儿园和小学、初中是给学生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全面发展是必要的,但因为杰出人才大部分都是要有“童子功”的,为了早一点发现“天才”,至少在高中阶段就要考虑学生的“生涯规划”了。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职业体验”活动,让幼儿对医生、教师、警察、售货员、律师等各种职业进行体验,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职业生涯”启蒙。许多中小学组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对学生进行的人生理想、人生偶像教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是很好的“生涯指导”探索。
如果至少在高中阶段,我们能对学生有一个“生涯指导”,让学生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并让他们为人生追求而痴迷,相信我们一定会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杰出人才。
链接: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接着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这11位教授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