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勇
2018年11月初,河南省第七届阳光体育推进会在洛阳市如期举办。与会的省教育厅领导、高校专家,来自全省各市的教育局局长、体卫艺科科长们,兴致勃勃地现场观摩了瀍河各学校形式新颖、各具特色的校园足球、傳统游戏和戏曲体操等阳光体育项目,深深被“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瀍河特色所吸引。这是在洛阳市举办的第三次阳光体育推进会了,前两次分别在洛龙区和涧西区举办,这次在瀍河回族区举办。
前不久,记者为此采访了瀍河回族区教育局局长马静静。一见面,她就告诉记者,现场会虽然结束了,但其影响将是持久的、全方位的,因为“我和教育局的团队,还有各学校的校长、教师、孩子,甚至家长,都通过这次活动,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大家的关系更亲密了,校容校貌整体提升,师生的精气神更足了——这对我们全区的教育事业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马静静是2017年年初走上局长岗位的,算起来时间并不长,但她对教育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她学的是师范专业,毕业后又当了5年小学教师,后来到街道党工委工作,对基层老百姓渴望子女上好学校的诉求深有体会。
“我当小学教师的时候,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眼神,不管是开心的、好奇的,还是委屈的、冷漠的,心里都会有所触动。”她告诉记者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班上有个小姑娘,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做小生意,顾不上管孩子。“感觉这个小丫头小脸儿脏兮兮的,头发乱糟糟的,对学习没兴趣,老师的话也听不进去,不管谁说她,她都一脸冷漠,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有一天课后,她就站在我旁边,我手伸到口袋里,碰巧摸到一把小梳子,就下意识地给她梳了梳头,扎了两个小刷子,她就那样乖乖地站着,我发现她的脸忽然红红的,眼神也柔和了。过了两天,有同事告诉我,今天课上说了她两句,平时油盐不进的她居然哭了。”
“这孩子终于会哭了,会笑了,会害羞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每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而教育、教师最应该让孩子们感到爱、感到公平,要唤醒每一个生命,让他们燃起对真善美的渴求。现在,每当我看到、听到一些践踏规则、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例,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这些人小时候经历了什么教育、遇到了哪些教师?如果有人帮他们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今天的悲剧能否就避免了呢?”
记者问:“这些早年的经历与感悟是否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也有启发呢?”马静静说:“阳光体育是国家战略,站位更高。如果说有启发,只能说是这个国家战略与我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产生的共鸣更强烈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啊。”
瀍河回族区位于洛阳市区的东部,有16所小学,一万余名学生。该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人文气息浓郁,传统武术、河洛大鼓、抖空竹等民间活动源远流长。马静静表示,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相结合、区域特色和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相结合顺理成章。“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立德树人,绝不只是一句口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承担起这个使命,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我们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中。”
多年来,瀍河回族区坚持以阳光大课间为载体,把校园体育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美育、德育有机融合,重新编排了跳绳、拔河、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老游戏,创编了河洛大鼓操、戏曲操、武术操等,孩子们演唱的《穆桂英挂帅》上了央视春晚,抖空竹在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一等奖……体育是文化、是德育、是课程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马静静说:“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担当意识、团队精神、荣誉感、上进心,这些在游戏里、在体育活动中都可以顺利实现。他们在游戏里都可以成为主角,既给别人加油,又能得到掌声,哪一个孩子能不兴高采烈地投入呢?”
记者又问:“您刚才说这次现场会的作用是持久的、全方位的,能具体谈一下吗?”马静静说:“这些年,瀍河区还没有承办过全省性的大型活动,这次现场会从决定承办到具体实施,再到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从区委、区政府,到教育局各处室、二级机构,从各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家长,甚至到街道、社区的干部群众,都付出了很多,其中感人的故事太多了。我们刚举办了一次教师叙事会,主要就是分享这次活动的感受,我坐在台下,与大家再次回味几个月来的付出与收获,好几次热泪盈眶。上台演讲的有刚入职两个月的新教师,有年近半百的老教师,大家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在几个月的磨合、修改,甚至是‘折腾后,终于换来了成功的满足、成长的喜悦,换来了校园文化、团队精神、课程改革的提升,这是原来想象不到的。
“儿童需要唤醒,成人同样需要唤醒。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坦率地说,在相对封闭、各自独立的校园工作环境里,一些教师容易成为孤傲清高、两耳不闻校外事的人,这与教书育人,特别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我们就是通过这次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的大动员、大活动,来唤醒大家、打破内心壁垒,激发每个人的正能量,增强每个团队的凝聚力,让教学充满乐趣,让每个灵魂都充盈着幸福感。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虽还不完美,但这足够让我们相信,只要努力,真的一切皆有可能!”
谈及自身的收获,马静静也颇有感触:“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全国教育大会为我们教育人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还有方方面面的关心,上上下下的厚望,都让我如沐春风,信心满满。今后,我要继续带着热情,带着真诚,努力打造团队,致力于为师生搭建成长平台,唤醒每个生命,让大家共享阳光,迈步前行!”
(本栏责编 欣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