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和几位年轻教师擦肩而过。他们微笑着跟我打招呼,轻盈的身姿如一阵春风掠过。我走了几步之后又回头凝望,三个月前新教师培训的场景不禁浮现在眼前——那时的他们拘谨、羞涩,仿佛孩子一样打量着学校领导和这个即将要融入的校园。而如今,站了三个月的讲台,这群年轻人真的有看得见的成长。
此刻,我想到了新入职时我问他们的一个问题:你当老师的初心是什么?
有的教师说:初心就是儿时的梦想。当年老师的温柔和耐心让我充满向往,自己也要做那样的人,去影响更多的孩子,在他们心里播下爱的种子。是啊,一个教师可以影响整个班级的孩子,让他们看到真善美,让学校时光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的美好。
还有教师说:初心就是想让自己的学生不受委屈地成长。回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小事被老师误会,处于青春期的我很长时间不能释怀,困扰良久。走过那段岁月,才发现当时的纠结是多么微不足道。后来选报师范类院校,就是下定决心做个好老师,好让孩子们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让他们提到老师不再是惧怕和敬畏,而是尊重和友善。
也有的教师说:从事教育的初心是愿意一辈子和书本、和孩子打交道,想做一个有知识、有气质的文化人。是啊,每天都有书本陪伴,每天都和那些纯净的心灵交流,灵魂也能得到更多的滋润,从而成为一个更纯粹、更美好的人。
…………
在回味中,我上楼,进了办公室,注视着窗外一棵棵静默的香樟树,我再次问自己:我做教育的初心是什么?
我回想起自己刚大学毕业时的情景。当年,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的父亲一直在操心我的工作。他担心我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放弃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考研资格,回家过一段平凡的教师生活之后会后悔。但我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和挣扎,坚持选择回到家乡,到我的母校——淮滨高中当一名普通教师。为什么呢?因为父亲曾说过:“咱们县的基础教育总是处于落后水平。一个老师要上好一节课,不难;一个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也不难;一个校长,要领导好一个学校,有难度;一个教育局,要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改变咱们县基础教育整体的落后局面,就更不容易。”父亲的这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想,我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家乡需要我回来,我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回到需要我的地方,帮助更多的孩子成为更有用的人才。所以,我放弃了考研的机会,放弃了去其他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回到我的母校,做了一名物理教师。
所以说,有初心,才会有选择的方向。
从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到这个学校的校长,我已经在淮滨高中工作了25年。在这25年里,我也在不断追问:“到底什么是教育?”伴随着不断的思考与追问,我也渐渐悟出了一些关于教育的道理。
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教育应该是对灵魂的参悟和唤醒,应该是让每一个人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可能很多人在没有进入教育行业之前都没有真正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到底要怎样度过这一生。而在进入教育行业之后,才会越来越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性情和目标,才会重新去审视自己,去发掘自己的动力和能力。而教师就是在这个启发和唤醒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义无反顾,踏实前行。
教育应该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修行。教育应该是双向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会在教育发生时受到影响,也会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看到不同的世界。教师,不仅要做好一个人的修行,也要和班里的孩子一起成长和进步;而学生,除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成长,还要和老师、同学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走向丰富多元的未来世界。
教育應该是生命的生长。杜威说,教育即生长。终其一生,每个人都在不断接受外界的教育,也在不断进行着自我教育。每个生命从一开始都是走在不断成长的路上。
所以,我们每个做教育的人都何其幸运!我们可以参与到这么多人的成长历程,可以与这么多人共度一段难忘的时光,并在这段时光里起到那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当年选择教育的初心就是——为了影响更多的生命,为了更多生命更好地成长。
流年有声,岁月无痕。随着时光流逝,年轻时的激情会在世间风风雨雨中渐渐消磨,但初心的力量就在于:当你历尽了生活的打击与绝望后,只要想到它,你就还能拥有抬起头来的勇气和力量,还能迈出脚步,走向之前不敢想象的远方。我想,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带着自己对教育的初心,带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朝夕奔梦,走在永远青春的路上。
所以,青年朋友们,请带上初心,我们才能走得远!
链接:
2008年,我踏进淮滨高中的校门,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在新入职的培训会上,李明校长问了我们所有新教师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做老师?”现在想来,这就是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初心的追问。工作十年来,我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教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教育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做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而是像叶澜教授说的那样:“教育是点化人间的大事。”所以,我的初心就从原来的“教书”变为现在的“育人”。我越发感受到孩子们鲜活的生命对我的影响,这让我在工作中尽情享受,不断成长,感恩前行。
——淮滨高中教师 李盼盼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