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琪 洪昉霖
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1928年成立于杭州西湖孤山的国立艺术院,是20世纪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策源地。近90年来,学院传承有序,除因抗日战争爆发的7年间西迁之外,始终在西子湖畔传艺播美,培养出20世纪中国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9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学校的办学实体始终保持着完整性和延续性,但校名发生了数次更替。校名的变更,在当时的记载中就不甚严谨,屡有乱用的现象;后来的毕业校友的回忆,也是张冠李戴甚多。这样的资料作为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史和教育史的文献,显然会令研究者产生困扰。因此,廓清历史事实,明确该校数个校名的起止阶段,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本文试结合历史文献及内部档案,对校名变迁过程进行大致梳理,以求尽量还原历史事实。
随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负责掌管全中国学术及教育行政的最高行政机构大学院也于当年10月成立。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特别重视艺术学校的建设。11月,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会议提出了“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认为“以中国地域之广,人口之众,教育当务之急,应在长江流域设一国立艺术大学,以资补救,而便提倡;此本会向中华民国大学院建议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最大理由也。”提案对于国立艺术大学的地址、经费、着手办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以极强的行动力很快于次年的1月至2月多次在《申报》上刊登招生启事。值得注意的是,仅在提案中,该校名为“国立艺术大学”,在招生启事中,校名被含糊的描述为“西湖国立艺术院”:“西湖国立艺术院中国画系西洋画系雕塑系图案系第一次招考男女新生广告”(见《申报》1928年1月31日); 而2月3日的《中央日报》刊登了一则该校落成于西湖之畔并即将招生、开学的新闻,名为“国立艺术学院筹备开学 二月十五日后考试新生”。直至大学院1928年6月19日颁布了《国立艺术院组织大纲》,才明确了“本院定名为国立艺术院,直隶于中华民国大学院”,而此时学院已经开学3个月。
从官方对校名的不确定性可以看出,“创办艺术最高学府”的初心固然令人感佩,整个学校从动议到落成,仓促感也时时存在。校名的不确定性还体现在校友回忆中,如李可染自述中曾回忆到:“1929年我二十岁,到杭州考进了由林风眠任校长的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学习”1转引自李小可、孙美兰主编,《忆江南:李可染与杭州》,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系列丛书,2002年。;(耶林)“是西湖艺术院(今杭州艺专)研究院的学生,1929年和李可染一同考入”2见刘芳松撰,〈云天寄怀思:忆耶林,三十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位领导者〉,载《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3期。。“西湖艺术院”的这种表述在别处也屡有所见,有可能当时的师生就是这样称呼自己的学校,因为相比国立艺术院,有了地名的限制,更容易表述清晰。
1929年春,适逢国立艺术院建院一周年,蔡元培为学院题写校名“国立艺术院”,镌刻于石,该石碑至今藏于中国美术学院(图1)。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的时间,本年秋季,“中央政治会议修改大学组织法,以艺术院不合大学组织法,改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内部组织,完全仍旧。”3侯慕彝撰,〈本校沿革校址设备〉,原载《亚波罗》第13期,1933年。1929年10月12日的《申报》刊载消息,称国立艺术院“昨为国立艺术院特请老外交家王景歧君讲演,是日由该院院长林风眠主席开会如仪。王君讲演后,继由林文铮讲演,谓我校此次纪念国庆,意义甚大,即我校将从今日起改‘艺术院’为‘艺术专科学校’”。对这一改动,学院师生颇感失落:“教育部有一道命令叫我们把国立艺术院改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这虽然是在名义同意味上都非常不好而我们也会再接再厉地争执的事,而实际只要学者益加努力地学、教者益加努力地教也不会有了不得的影响的,虽然这到底得算是六年中本校的一件不幸的事件。”4康庄撰,〈艺校六年大事记〉,原载《亚波罗》第13期,1933年。对“艺术院”校名的留恋还体现在1930年春赴日本的美展,称号上使用的是“国立西湖艺术院”,5参见王子云撰,〈赴法前夕日本之行〉,载《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岳麓书社,2005年,第405页。不过当时的《良友》对此展览予以专版报导时,标题又成了“中华国立西湖艺专成绩展览”(图2)。虽然二者有差,但都没有使用当时官方确定的名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却是事实。另外如1933年出版的《艺风》第一卷第4期上,一张艺术运动社社员(基本为国立艺术院初创时期的教师)合影的照片被描述为“西湖艺专教职员在超山宋梅亭前”。当时的校名称呼的混乱可见一斑。另外在后来的校友回忆中,或是记忆的偏差,也将校名改变时间记错,如一八艺社的社员汪占非就这样回忆:设在西湖的‘国立艺术院’,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坚强伟人蔡元培先生放一九二八年热忱筹建的颇为完善的高等美术学校。林风眠校长也是一位开明的学者、艺术家。但是到了一九三零年,国民党反动势力对西湖国立艺术院戒备日深,终于下手施行丑恶的控制,连校名也被改成‘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6见汪占非撰,〈在西湖边上的友谊〉,载《西北美术》,1989年第1期,第1页。
图1 国立艺术院石碑
图2 《良友》中华国立西湖艺专
图3 1938年3月教育部令两校合并文件
如果不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不得不西迁,或许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校名仍将延续。校名的再次改变是在1938年3月。此时的杭州艺专在校长林风眠的带领下,一路颠沛,经过江西,暂抵湖南沅陵。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部分不愿意接受日伪统治的师生,也在校长赵太侔的带领下,一路南迁,也于此时抵达沅陵。于是教育部令两校合并,改组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图3)。“滕固校长告诉我们说:“国立艺专是历史转换时期的产儿,北平艺专产生于五四时代,杭州艺专产生产生于北伐时代,现在的艺专是产生于抗战时期。她继承了五四和北伐的精神,而来担负抗战时期艺术文化的建设。她在时代的意义上十分重要。”7见〈抗战以来的国立艺专〉,载《教育杂志》第三十一卷 第一号,1941年。
两校合并还引起了学潮,林风眠校长被迫离校。教育部先后委派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担任校长,校址也从沅陵到昆明,再到璧山,最后终于落脚于重庆磐溪。颠沛流离,至为辛苦。但因是全国唯一高等美术学院,西迁时期的国立艺专师资力量变得前所未有的雄厚,育人无数,成为抗战时期教育史的一段传奇。
1943年4月,国立艺专曾向教育部呈文,认为按照专科学校的学制,学习三年,“浅尝辄止”,不利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所以希望能够“按独立学院例,改为国立艺术学院,延长修业年限,并增设研究所,陈列馆……”但这个要求被教育部以“与现行学制不合”而拒绝(图4)。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迎来最终胜利。各内迁大学纷纷启动复员事宜。对于国立艺专的去留,曾有建议希望分为原来的北平、杭州两校各自复员。但最后教育部在12月3日下发文件:“兹核示如次:(一)该校永久校址,业经决定迁设杭州,准即派二人前往接收。”(图5)时任校长的潘天寿委派姜丹书等人先行前往杭州接收校园,迎接全体复员。第二年的秋天,国立艺专的师生在经过从重庆到杭州的长途迁徙后,在美丽的孤山脚下重新开始艺术的教与学,直到迎来杭州的解放。
1949年5月,杭州解放。1950年10月29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令教秘字第七三五三号”下达学院,令学院启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印章,并销毁原“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印章。 11月18日学院举行改院典礼,陈叔亮代表文化部讲话,王式廓、李天祥代表中央美院到会祝贺。
1956年12月高等教育部下发“关于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三校改变名称问题的通知”,指示按照国务院的批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更名为杭州美术学院。对此改名,学院师生持保留意见,并向文化部呈函,请求暂缓公布,但文化部认为应该尽快遵照国务院规定改名。于是在1957年1月26日的《杭州日报》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新闻,称“原设在本市的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奉中央高等教育部和中央文化部的指示,从本月24日起改名为‘杭州美术学院’。”但是这个校名似乎仅仅短暂的停留于文件之中,因为在媒体报道中,这个校名几乎没有出现的痕迹。比如1956年12月22日的《浙江日报》报道“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于本月23日至25日举行关良教授作品展览会”;1957年4月25日的《浙江日报》报道:“为了迎接伏罗希洛夫主席来杭,湖滨已经矗立起一幅中、苏两国元首的巨幅画像。这幅画像是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助教顾生岳和浙江美术幻灯供应社美术工作者周敬惠等合作绘制的。”1957年7月18日的《杭州日报》报道:“为参加今年“八一”在北京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美术展览会,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教师、民间艺人和学生等五十余人,从去年11月开始创作的五十件作品已先后完成,大部分作品已送往北京参加评选”……目前没有文件明确表示“杭州美术学院”这一校名的终止日期,因为时间很快来到1958年,校名又一次迎来变更。
1958年6月20日的《浙江日报》第4版发布了〈浙江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通告〉,公布了五所校名更改的学校,其中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更正为浙江美术学院。”所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这个校名的使用时间,有明确文件记载的,应当从1950年11月至1958年6月,其中包括短暂的“杭州美术学院”时期。
1966年随着“文革”的到来,学院受到很大的冲击。根据1998年学院出版的《世纪传薪》的“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年表”记载,“1969年学院更名为浙江工农兵美术大学”,但事实上,在1966年10月15日学院出版的内部资料《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两种路线的大搏斗:彻底揭开我院阶级斗争史》中,署名已经明确为“浙江工农兵美术大学”。不过根据学院在1970年11月27日“关于启用‘浙江美术学院革命委员会’等印章的通知”中的表述,“我校原名‘浙江美术学院’,在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群众组织将院名更改为‘浙江工农兵美术大学’。”可见在官方系统内,校名始终是‘浙江美术学院’,这从1970年9月21日《浙江日报》和1970年9月23日《杭州日报》刊登的“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教导 我省六所大学开始招收新学员”的消息中,也可见一斑:“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教导,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美术学院、浙江化工学院等六所大专院校九月份起开始招收新学员”。1970年12月1日,根据“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浙革(70)89号《关于调正大专院校的决定》精神”,启用“浙江美术学院革命委员会”印章。
图4 1943年呈请教育部更名,被拒
图5 复员文件
图6 1993年更名大会
自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校名开始启用,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成为学院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校名,因此“浙美”名声一度在外,公认为中国南方高等美术学院的最高殿堂。1987年,随着学校在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建校六十周年的临近,再次更改校名成为全院师生的共同愿望:“明年四月,我院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将我院校名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1988年2月,文化部批复“不改为好,或可改为杭州美术学院”。学院领导没有放弃努力,通过全国人大代表陆俨少、刘文西、常沙娜递交提案,希望“将浙江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或国立艺术院”,文化部“教办字(88)第046号”文件批复“不改为好”。学院领导依旧没有放弃努力,在1992年10月再度呈请文化部,“希望在一九九三年四月建校六十五周年之际,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没有得到批复。1993年6月30日,学院再度上报“浙江美术学院关于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再次请示”,终于在本年12月17日获得文化部文教函(1993)2390号“关于同意浙江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的批复”。多年来的努力终于成为现实,学院举办了隆重的更名大会(图6)。
从1928年到2018年,从国立艺术院到中国美术学院。90年来,这所见证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学府,始终不忘初心,以传播美育为己任,为20世纪中国的美术史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曲目,成为美术教育界的翘楚。
综上,中国美术学院校名的变迁过程如下:
1928年4月至1929年10月 国立艺术院
1929年10月至1938年3月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8年3月至1950年11月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50年11月至1958年6月 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底至1957年上半年称杭州美术学院)
1958年6月至1993年12月 浙江美术学院
1993年12月至今 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