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精神追求的缺失与重构
——由大学生“空心病”引起的思考*

2019-03-18 21:47尚亚飞尹明柴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意义

尚亚飞 尹明柴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精神追求是指主体根据自身精神需要确立人生奋斗目标,并理解、认同、享受目标实现的过程。[1]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精神追求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进步与繁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担当。然而,现如今大学生精神追求日益淡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并引起了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视,突出表现为“佛系青年”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大学校园的流行现象。2018年12月19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其中,“佛系”一词赫然在列,“佛系”是指一种不争不抢、看淡一起、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其本质是“没有梦想、从众心理和价值迷失”,[2]这是部分大学生精神追求缺失的典型表现。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博士在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主题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表示:“北大一年级的新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而研究者针对253人的调查结果也发现,仅30.83%的大学生对当前的精神生活现状感到满意,此现象被称作“空心病”,主要表现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缺失,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该概念一经提出,在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热议,精神追求作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对于大学生走出“空心病”的精神心理困局,提升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水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当前大学生的精神追求缺失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等问题,值得深入讨论。

一、大学生精神追求缺失的表现

当前大学生“空心病”现象严重,精神追求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精神生活空虚

空虚感是指由于缺乏意义感和价值感而导致的一种空虚无聊的消极心理状态。[3]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普遍存在空虚和焦虑心理,主要原因是现在社会的剧烈变迁及混乱的价值体系,在这种社会巨变和价值混乱的现实环境中,个体会体验到强烈的挫败感与无价值感,无力改变自己和他人,更无力改变环境,导致强烈的空虚感,不知道人生追求什么。而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东西方价值观念强烈碰撞,给身处社会巨变和价值观念冲突大潮中的大学生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资源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的、现代化的价值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导致“迷茫”“孤独”“空虚”成为诸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当前大学生空虚感的主要表现为:疏于自我管理,放任无度;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缺乏激情;认知模糊,缺乏兴趣,意志消沉。[4]一项针对大学生空虚感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空虚感,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表现最为突出,男生的空虚感显著高于女生,低年级空虚感显著高于高年级。[5]另一项研究认为,大学生的空虚感主要体现在消极情绪和意志自由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空虚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课程越少,大学生越感到空虚。

(二)生命意义感贫瘠

生命意义感这一概念最早由荷兰心理学家弗兰克在从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提出,强调人首要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生命意义感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于世界上的价值与意义的终极提问,他是一个由追求意义的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和苦难接纳等四个方面组成的多层构念。在当前我国功利主义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中小学阶段,一名学生人生的追求可能是考取更高的分数,高中学校鼓励“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哪怕头破血流,也要进一本大楼”的竞争激励理念,顺利进入大学后,在大学校园高度自由和理性的环境中,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原有目标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一时陷入价值真空与存在意义的饥荒之中,缺失了生活目标和价值追求,开始通过追剧、沉迷网络、得过且过来消磨大学时光,一旦遇到挫折、压力和负面情绪,就容易产生严重心理问题。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29%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较低,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缺乏明确的人生追求,男生的生命意义感低于女生,尤其体现在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方面。[6]另一项针对医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达83.9%的医学院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生活态度消极、生活目标缺乏,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医学院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呈逐渐下降趋势。

(三)自我同一性危机

大学生缺乏精神追求还体现在自我认识方面。“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写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经常被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们引用来规劝世人,认识自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对“自我”问题的反思,涉及“自我同一性”这一重要心理学概念,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 是指个体在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能力、信仰和个人历史等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大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找到生存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过程,是在大学生确定自己目标、信仰及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大学生缺乏精神追求,缺乏目标和信仰,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难以确定自己的自我同一性,会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表现出对时间有混淆感,没有自己努力的时间表,找不到未来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造成自我概念的混淆、生活中缺乏方向感和信任感,在价值观中迷失自己。[7]笔者作为高校一线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案例之中,每年因为自我认识问题进行咨询的学生维持在20%左右,可见,自我认识问题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重要问题。由于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晰,还直接导致职业生涯模糊,就业时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擅长什么、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等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精神追求缺失的不良后果

当前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普遍存在精神追求缺失、人生目标缺乏的现象,智能手机的普及,校园出现了大量“手机控”“低头族”群体;心理学家贝克认为,对生活没有期待、缺乏追求是导致抑郁的三大原因之一;如果寻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甚至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一旦遇到严重生活事件,自杀就会成为一种选择。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缺乏精神追求,人生没有目标是导致手机成瘾、抑郁和自杀的重要原因:

(一)手机成瘾

在当前校园里,如果大学生生活空虚,没有意义,没有目标,就会迷失自己,容易出现成瘾行为或者物质成瘾。尤其是部分大学生失去中学阶段强大外部动机的激励作用后,缺乏对自己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管理的能力,表现出目标缺失,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无精打采、动机不足、作业应付等现象,课后无所适从,生活得过且过,在此情境下,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趁虚而入,成为缓解其空虚、无聊生活的替代品。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接近100%,有学者认为,手机成瘾在大学校园内已成为一种现象,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比例高达40.2%,[8]手机成瘾是指个体由于对智能手机过度依赖和滥用而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并带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如果大学生缺乏人生目标、精神追求,将很容易出现手机成瘾的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

(二)情绪抑郁

大学生缺乏精神追求的另一个危害是导致大学生情绪抑郁,表现出上文提到的“空心病”现象,如动机缺乏、活动减少、自我评价偏低等现象。高校中部分来自农村或者贫困地区成绩优秀的大学生,由于家庭或者社会的原因,学习刻苦,追求成绩优异成为其人生的重要目标,当其进入大学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甚远,其他同学多才多艺,自己无任何特长,产生严重的无力感和自卑感,开始迷茫自己刻苦学习收获了什么,人生有什么意义,陷入对自己、人生、社会的怀疑,对于这类学生,如果不能建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和合理的人生目标,极容易因内心的冲突、强烈的自卑感和无力感而陷入抑郁状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目标、有价值的程度,与其感受到的抑郁情绪呈负相关,与幸福感呈正相关。[9]

(三)自杀倾向

近年来,从复旦大学投毒案到寒门博士自杀事件,大学生自杀、杀人的事件时长见诸报端,有研究认为,大学生自杀率是一般同龄人的2~4倍,[10]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关键期的大学生,由于其人生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心理调节能力差,容易陷入现实冲击与心理矛盾之中,变得迷茫和无所适从,失去人生航向,生活没有目标、价值和意义缺失。徐凯文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指出,“他们(大学生)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弗兰克尔在追寻生命意义中指出,人必须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想要什么,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生活目标和生命意义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自杀,生活目标越明确、生命意义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对未来期待越积极,越能正确对待人生,珍惜和热爱生命;如果大学生没有生活目标和人生意义感,会让人陷入痛苦之中,甚至导致自杀。[11]

三、大学生精神追求的重构

研究者作为高校一线心理老师,经过多年观察和亲身体会发现,手机成瘾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严峻问题,抑郁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自杀时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帮助大学生重建人生目标,获取人生的意义是心理老师的重要议题。研究者觉得: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重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借助现代化技术方法拓展日常心理咨询和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以积极心理学理念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如何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最直接高效的方式,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活空虚、生命意义感缺失和自我认同危机等现状,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值得探索和实践。自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于1997年提出“积极心理学”后,这一概念迅速席卷全球,1999年,哈佛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门《积极心理学》课程,这门课迅速成为哈佛学子最受欢迎的课程。积极心理学在继承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人的幸福感、乐观、善良、希望等积极品质的培养和引导。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要把教学重点从避免消极心理品质转向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上来,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充分借鉴哈佛心理课的教学形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形式,以一个案例为中心,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课前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课程按照严格的教学环节展开,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讨论分析,达到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目标。同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发现赞许、正向关注、积极解释技术,对学习动能缺失、人生无方向的大学生,帮助他们寻找人生发展动力,寻找自我实现的突破口,实践积极自我体验。

(二)积极的自我探索

对于当代大学生自我认识不清晰的种种表现,重要的应对措施就是帮助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自我探索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价值观、技能、人际关系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找到生存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有重要价值,如何进行自我探索呢?

首先,内省是自我认识的一条途径,每日三省我身,通过对自己成长经历进行仔细回顾,来认识自我,其中《自我成长分析报告》是一种自省的重要工具,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围绕个人成长情况进行个人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应怎样评估自己的发展史?高峰和低谷分别在哪里?

(2)我何时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人了?我是如何处理这种认识的?

(3)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什么?

(4)在我的人生中哪五个方面是需要增强的?

(5)我的基本人生观是什么?

(6)我最近大部分时间的心情是怎样的?

(7)一般情况下我是怎样看待其他人的?

(8)我是什么样的性格类型?

(9)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10)我认为的成熟标准是什么?

(11)我的个人奋斗目标有哪些?

(12) 什么人或什么事影响了我的人生发展?

(13)我最好的朋友会怎样评价我?

(14) 人们对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什么方面?

(15)用哪三个形容词能最好地对我进行描述?

其次,心理测评,或者叫心理测验,通过科学编制的标准化的心理测评工具,可以深入分析和评价大学生的性格、兴趣、价值观、技能、人际关系等心理特征,甚至可以通过心理测评发现自己不知道且别人也不知道的另一面。当前比较成熟心理量表,包括用于测量个人兴趣爱好的《霍兰德自我探索量表》,该量表可以帮助大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特长。用于测评性格类型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依据荣格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根据人与环境互动的方式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类别16种类型,从而把不同个性的人区别开来。

(三)求助心理咨询师

不管是生活空虚、生命意义感缺失还是自我认同危机,如果不给予及时干预,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甚至自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咨询不能缺位。当前,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但是据研究者了解,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并没有正常发挥其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有作用,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某高校67.4%的大学生不清楚自己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哪里,82.9%的大学生不知道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预约电话。[12]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宣泄空虚、烦恼,寻求理解与帮助的场所,必须首先做到让在校大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心理咨询机构。此外,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接近100%的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高校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充分依托传统手段,在心理咨询室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外,还应该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尤其是以微信、QQ、YY等APP为平台依托的心理咨询服务,对一些特殊学生如在外实习毕业生无法前往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进行面讯,部分学生防御心理较强,排斥与心理咨询师一对一面谈等,通过互联网既节约了前往心理咨询机构的时间,又避免了部分学生与心理咨询师面讯所产生的尴尬与羞愧,增强了心理咨询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四)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为什么这里要突出“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专业化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质的课程,高水平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对未来建立清醒地认识,确立人生目标。而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专兼职教师严重缺乏,该课程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和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担任,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60.42%由辅导员完成,[13]而辅导员主要由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担任,他们可能是高校最了解大学生的一个群体,但并没有丰富的职场实践经验,甚至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缺乏规划,从一所高校到另一所高校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对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缺乏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化课程,变成了一门纯理论性课程,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虽然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但对自己、对未来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和指导。基于此,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是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的关键。在课程体系方面,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分为理论基础课和实践探索课两个模块,理论基础课可以由缺乏职场经验的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专任教师、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完成;而实践探索模块则由校外兼职教师如校外专家、中小企业家、大型企业高管来完成。校外兼职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与个人兴趣爱好,确定大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体验职场和未来的职业环境,激发学习动力,做好相应的职业准备。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