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渭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谚语在结构上表现为意义完整的句子,意义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知识和经验。原始人类“为了谋求更好地生存,谋求社会的发展,有必要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传播给社会,留传给后代,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只好采用口耳相传的办法。谚语作为一种简练的语言形式,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1]“谚语是语言中的盐”,即使文字产生之后,在劳动人民由于长期被压迫导致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谚语仍是人们传递认识和实践经验的关键手段。“谚语是语言中的花朵”,谚语语音和谐押韵、句式富于变化、语言形象生动、内容包罗万象,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涉虎谚语是指以“虎”为语料构成的谚语。中国从远古开始就有崇虎的习俗,并一直沿袭至今。与作为统治阶级化身的龙不同,虎进入寻常百姓家,是人民的吉祥物和保护神。以此为背景,中华民族涉虎谚语数量众多、语义丰富:有讽刺统治阶级虚伪、狡猾、残暴的,有赞美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有劝诫人们要正直、善良、团结友爱的,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等等。
著名语言学家戴昭铭认为,“思维同语言一样,都是人性的表现,是人的文化属性的体现。”[2]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语言创造活动的历史。鉴于语言、思维、文化三者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关系,透过涉虎谚语管窥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文化学意义。
作为语汇和文化载体,谚语是人们形成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有力工具之一,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诸方面的理解。下文试图通过对涉虎谚语的语义分析,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气质。
中国社会重和谐,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在《王制》一文中提到,人要生存,要抵御自然的威胁,必须能“群”,“人生不能无群”。他在文中指出,人的力气比不过牛,速度赶不上马,但牛马却能被人所用,原因就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传统哲学把自我实现的过程视为个体认同社会、皈依群体的过程”[3]P226,这种“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到涉虎谚语中,表现为有从正面强调团结的重要性的,如“人怕齐心,虎怕成群”“合群的喜鹊能擒鹿,齐心的蚂蚁能吃虎”“五人团结赛猛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也有从反面论证人离开集体难以成事的,如“独拳难打虎”“猛虎不如群狐”“一龙难戏千江水,一虎难登万重山”等。
始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对中华大地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4],由此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结构。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并在语言中得到反映。例如,谚语“父强子不弱,将门出虎子”“虎生三子,必有一彪”“龙生龙,虎生虎”,都是用于形容名门望族出人才的,这也是宗法制所倡导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尊卑贵贱等级制度在语言中的残存。除此之外,宗法制还表现为“亲亲”“尊尊”两个方面。“亲亲”即亲其所亲,“尊尊”即尊其所尊,这些观念被较完整的保存下来。谚语“蜂蚁也有君臣,虎狼也有父子”,通过以昆虫、虎狼做比,告诫人们要重情重义;此外,与其语义相近的涉虎谚语还有“虎狼虽恶,不食其子”“发怒的母豹赛猛虎”“虎毒不食儿”等。
古人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个人品德以及为国家培养人才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历代都有尊师重道、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并形成了诸如言传身教等先进的教育思想,如谚语“道高龙虎服,德重鬼神钦”,体现的正是这种思想。谚语“将门出虎子,名师出高徒”,突出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谚语“纵子如纵虎”则强调家庭教育对子女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
中华民族具有勇毅刚健的优秀品质。《史记·太史公自序》写道:“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果说这是知识分子或上层人士英勇无畏精神、积极有为思想的体现,那么口耳相传的谚语则充分表达了平民百姓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谚语“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老虎口里夺脆骨,蛟龙背上揭生鳞”,形象地展现了不畏强敌、奋起反抗的民族气节。谚语“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以及“有龙就有擒龙汉,有虎就有打虎郎”等都集中歌颂了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超人意志以及勇往直前的乐观精神。谚语“初生牛犊不怕虎”则是在说年轻人朝气蓬勃,敢作敢为。可以说,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华大地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普遍意义。
性善论在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占主导地位,并由此发展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精神。《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人的“四心”犹如人的四肢一样重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历代文人墨客、贩夫走卒从未停止过对上述传统价值观念的追求,反映在涉虎谚语中,有表达对弱小者同情的;有教导人去伪存真,讽刺虚伪狡诈的;有劝诫人谦虚谨慎,不要“自矜”“自伐”“自是”的;还有训导人是非分明,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下面分别举例论述。
谚语“龙争虎斗,苦了小獐”,以龙虎代替强者,小獐代替弱者,突出地展现了“两强相互争斗,受害的是弱小的第三者”之意。与之同义的涉虎谚语还有“龙虎相斗,鱼虾遭殃”。谚语“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意为野猪寿命再长,也逃不过被老虎吃的命运,以此来喻指弱者最终逃不过被强者吞食的命运,展现了对被压迫者深深的同情。
中华文化崇尚抱诚守真,痛恨狡诈奸邪。谚语“不怕虎生三只口,只怕人怀两样心”,比喻敌人再凶狠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内部人怀有二心,告诫人们要赤诚相待,精诚团结;也可用于表达“与狡诈之人交往,十分危险”之意。与之语义相近的涉虎谚语还有“不怕虎生双翼,就怕人起两心”。谚语“宁逢虎摘三生路,休遇人前两面刀”,本义为宁可被猛虎堵住求生的去路,也不愿碰见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后比喻两面三刀的人比伤人的猛虎还可恨。刁滑奸诈之人口蜜腹剑,人们在交往中要仔细甄别,谚语“入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老虎花在背,人心花在内”“虎心隔毛翼,人心隔肚皮”“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虎在软地会失足,人在甜里会摔跤”“咬人的老虎不露齿”等都用于劝告人们人心难测,要提高警惕。
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这种辞让之心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即为相互尊重、谨言慎行。谚语“口是伤人虎,言是割舌刀”比喻难听的话如同老虎和刀子一样,会伤害到别人,以此告诫人们说话要注意言辞得当,使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礼”的要求。谚语“爬山谈虎,过海说龙”也在提醒人们说话做事要与客观环境相协调。辞让之心在人际交往中还表现为反对目中无人,恣意妄为。谚语“猫儿得意欢如虎,蜥蜴装腔胜似龙”“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等都是在讽刺小人得志,不可一世。谚语“得志狸猫强似豹,癫狂虾蟹饵奔蛟,及时鸦雀便欺雕”“得志犬猫强似虎,失时鸾凤不如鸡”“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则抒发了对君子受人冷遇、遭受欺侮的同情。谚语“谋官如鼠,得官如虎”指人谋取官位时如老鼠一样谨慎,取得官位后却像老虎一样凶悍,批判了旧时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人取得一官半职后,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的样子。
中华民族爱憎分明,特别是当国家处于危难存亡之际时,各族人民都奋起抵御外族入侵。谚语“手软打不死老虎”比喻惩恶坏人,不可心慈手软。谚语“容得虎狼当道,不是好猎手”“虎狼当道,不治狐狸”,均以“虎狼”指代凶残贪婪之人,前者意为允许坏人作恶的,就不是英雄;后者形容大敌当前,必须先除大害,不顾小害。
在“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人局限于一己之私,主张超越“小我”,实现“大我”,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这种思想在涉虎谚语中也得到展现。谚语“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意为虎即使瘦小却有雄心壮志,人即使困顿也要有非凡的志向。谚语“不进深山,不遇老虎,不做事情,不犯错误”,鼓励人们要不怕失误,敢闯敢干。谚语“老虎尚有打盹之时,骏马也会偶失前蹄”比喻再厉害的人也难免会犯错,教育人们要正确看待错误,不因小的差错而裹足不前。
古人很早就有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观;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宇宙观;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观等等。传统的辩证对立思想,反映在涉虎谚语中,表现为有讲事物间相辅相成关系的,如谚语“云从龙,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比喻同质性事物相互吸引、相互感应,与之语义相近的还有“虎啸风生,龙行雨降”“山大有虎,林密多兽”等。有讲事物不能脱离客观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如谚语“官凭印信,虎凭山”“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凤不离巢,龙不离海,虎不离山,天子不离金阙”等。还有讲事物间因果、条件关系的,如谚语“栽林养虎,虎大伤人”“炕上养虎,家中养盗”“关门养虎,虎大伤人”“养虎自遗患”“跟老虎讨交情,早晚是喂了老虎”等都是比喻人姑息养奸,自食恶果。谚语“没有打虎艺,不敢上山冈;没有擒龙手,不敢下海洋”形容在某方面没有真本领就难以承担某一方面的艰巨任务。此外,还有讲人们做事要抓主要矛盾,处理问题要抓本质的,如谚语“打虎打头,杀鸡割喉”“打虎先拔牙”“龙怕揭鳞,虎怕抽筋”等都是在讲处理问题只要抓住关键,就会迎刃而解。又如谚语“打虎进深山,捕蛇下箐底”“要擒蛟龙下大海,要捕猛虎下深山”“虎项金玲谁去解,解铃还须系铃人”等都是在阐述办事情要找对门路。又如谚语“东山的老虎吃人,西山的老虎也吃人”则是告诫人们看问题要抓本质。反之,如果做事不讲求方式方法,胡子眉毛一把抓,只会是“老虎吃天,没法下嘴”。另外,还有讲对待人或事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如“打虎要力,捉猴要智”等。
“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注重整体性。从《易经》的八卦思维开始,及至老子、庄子的混沌思维,两宋道学的太极思维,都注重对天、地、人的探索。这种探索从来不是孤立、分开地进行,只研究天,只研究地,或只研究人,而是把天、地、人三者有机地贯通起来进行研究,把自然、社会、人生看成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互相比附、联想,这便体现整体性的思维方式。”[5]简言之,整体思维方式就是从宏观角度统领全局,同时关注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矛盾对立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认识和改造万物。涉虎谚语无论在取材上还是在语法上,抑或是修辞上均能体现出整体性思维方式的印迹。
“谚语的取材是同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密切联系的。”[1]虎在中华大地自古有之,中华虎文化源远流长。以打猎为生的中华民族原始先民将“兽中之王”老虎视为神兽,并尊为图腾神。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随着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们逐渐不再将虎奉为神兽,但自然条件的变幻莫测、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导致人们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人们在认识到自身局限性的同时,也希望能有超自然的力量保护自己,给予自己力量和技能。虎因其体态雄伟、毛色绮丽、威风凛凛,使人们仍会对其产生崇拜之心。时至今日,虎仍然是民俗文化中的吉祥物,如人们为刚出生的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端午节时做镇五毒的肚兜等。但另一方面,虎作为最凶猛的野兽,会伤及人、吞食家畜、破坏农田,历代古籍中有不少关于“虎害”“虎患”的记述,导致人们谈虎色变。史实表明,中华民族对虎的感情是复杂的。人们既惧怕它,又喜爱它;既憎恨它,又崇拜它;既被人们视为灾祸的象征,又被人们尊为神兽。虎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的整体观统领下的辩证思维习惯是分不开的,并由此造成涉虎谚语隐喻生活百态,语言形象生动并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涉虎谚语在语法上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体现为表述上的意合特点。汉语讲究“言内而意外”,如庄子有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这就是说,文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并非文词本身就能达到,而是要联系上下文、从整体语境上去意会理解。例如谚语“五十五,下山虎”,全句由两个名词组成,没有使用连词,也没有谓语或宾语,它的意思需要人们从句法、语义、语境三方面协调把握,融会贯通。也就是说要从整体去理解句意,方能体会用词上的简短精练,表述上的栩栩如生。这句谚语是在说男子到五十来岁,精力仍然旺盛,有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又如谚语“财主的斗,老虎的口”,全句只是两个偏正结构的短语,再无其他语法成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这是因为我们抓住了句子的“意义支点”:“财主”“斗”。我们通过对财主和老虎贪得无厌这一共性的把握,以及斗盛粮食、虎食人这些已有的经验认识,就能从整体上意会这句谚语是在说旧时有钱有势的人贪婪心狠,像老虎一样吞噬着穷人。汉语语法不重视对句子成分的细微分析,但国人善于融汇理解句子各成分的语义关系,意会和补充语句的整体内容。
涉虎谚语在修辞上也能反映出整体思维的特征。与西方修辞学不同的是,中国传统修辞学没有把修辞从语用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而是把修辞与情境、题旨、交际对象等视为一体,从整体上研究修辞的意义。“修辞的本质也不在于对文辞本身的修饰,而在于文辞与情境题旨的充分的协调、有机地互补与制约,在于文辞对所在语言、社会、文化环境的调适。”[5]从本文第二部分可知,涉虎谚语在内容上属于社会谚语,用于传递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涉虎谚语的教化功能以及所针对的交际对象决定了其在修辞上要讲究通俗凝练,下面从语音、词语的选用以及句式上分别予以论述。
语音上,涉虎谚语体现出整体的声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如谚语“伴君如伴虎”“山在虎还来”“养账如养虎”节奏均为“二一二”。又如由两部分构成的谚语,前后两部分节奏基本相同,如“马老卸鞍,虎老归山”“出得龙潭,又入虎穴”“冬令进补,立春打虎”等。涉虎谚语的声律美还表现为押韵,例如都押仄声韵的:“触龙耽怕,骑虎难下”(发花辙)、“老虎金钱豹,各走各的道”(遥条辙)、“众口销骨,三人成虎”(姑苏辙),且上述三句谚语的韵脚分别同属一部。又如都押平声韵的:“龙不离滩,虎不离山”(言前辙)、“龙怕揭鳞,虎怕抽筋”(人辰辙)、“老虎离山被犬欺,落架凤凰不如鸡”(一七辙),且三句谚语的韵脚也各同属一部。此外,也有平仄不同,但韵脚同属一部或韵部相邻的,如“老虎进网,有为难张”,韵脚同属江阳辙,又如“出得龙潭,又入虎穴”,韵脚分属言前辙和人辰辙,押邻韵。涉虎谚语中类似讲求声律美的例子还有很多,此处不再列举。
涉虎谚语的整体性思维特征还表现在词语的选择上。王充的《论衡·自纪篇》载:“以圣典而示小雅,以雅言而说丘野,不得所晓,无不逆者……故鸿丽深懿之言,关于大而不通于小。不得已而强听,入胸者少。”上述这段话,从反面说明了说话要看对象。为了进一步说明遣词造句的重要性,王充接着举了孔子失马的例子:子贡以雅言劝说野人将马归还,野人不给。马夫以幽默诙谐的话劝说野人,野人很高兴地归还了马。王充对这件事评论道:“俗晓形露之言,勉以深鸿之文,犹和神仙之药以治齀咳,制貂狐之裘以取薪菜也。且礼有所不侍,事甩所不须。”王充的这段点评可以通俗地概括为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涉虎谚语的创作者是广大劳动人民,而它的使用者也多为平民百姓,这一点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表现得尤为明显。由此造成了涉虎谚语在词语的选择上,运用了大量的口语词、同义词和反义词,力求读起来明白易懂。涉虎谚语中大量使用口语词,如“带箭野猪猛于虎,老鼠急时会咬人”里的“野猪”“老鼠”“咬”“急”都是人们常用的口语词。又如“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中的“龙”“虎”“虾”“犬”都是人们口语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名,而且这句谚语词性前后相对,韵脚押韵,既构成形式上的对称,又具有声律上的和谐,耐人寻味。涉虎谚语除了大量的使用口语词外,还习惯运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加深人们的理解。例如,谚语“虎不和狮斗,兵不和匪争”里的“斗”和“争”,“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里的“心”与“意”,都分别是同义词。这样用词既避免了重复,又与所要表达的内容浑然一体。此外,上句中的“无”与“有”又构成了反义词,突出显示了坏人心地险恶。谚语“入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故意把“入山擒虎”说成“易”,以反衬“开口告人”的“难”,突出强调了阶级压迫下人情冷漠这一社会现象。
涉虎谚语从句式看也能体现出整体性思维特征。如上文出现过的由两部分构成的谚语,有很多结构上前后对称,句式齐整,此处不再赘述。涉虎谚语在句式上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注重变化,虽然句式结构没有前后对称,但却是整中有“散”。具体表现为:有的把一句话分成两部分,如“骑虎者,势不得下”“人到难处,如虎落深坑”,都是把一句话分开说了。有的两部分字数不等,如“容得虎狼当道,不是好猎手”“没有打虎将,过不得景阳冈”,前后两部分字数不同,结构也不同,但却紧紧形成一体。还有的涉虎谚语由三部分构成,如“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也是句式上的一种变化,但语义上却前后呼应。
“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或动作,通过人的外部感觉器官,反映到人脑中,依据不同民族,种族或部族的不同习惯,得出了相异的表象,最后概括而成概念;从这里出发,利用这种民族,种族,部族语言造词的特性和规范,创造出不同的名词,动词和附加语来。”[6]中华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虎是惧怕的,对观念图式中的虎却是崇拜和喜爱的,在此基础上,出于交际的客观需要,创造出语义上无所不包的涉虎谚语来。在涉虎谚语的创造与使用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被视为中华民族世界观代表的整体性思维倾向的影响。可以说,涉虎谚语是中华民族在整体性思维方式的引导下,通过“类比推演”构建出的语言文化世界的一角。因此,通过涉虎谚语的文化说解,对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