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蔗产业化联合体的模式及作用

2019-03-18 16:04庞寿强邓智年王维赞郑向荣张荣华
广西糖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联合体种苗甘蔗

庞 天,庞寿强,邓智年,王维赞,郑向荣,张荣华

(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中农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0 前言

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核心企业为产业链的构建者,以农民合作社为产业链的服务纽带,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单位,形成的集生产、加工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1],也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生产服务组织。

“甘蔗产业化联合体”就是以“甘蔗高效节本绿色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推广为核心,引进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形成新型甘蔗产业运营机制,达到节本增效目的而组成的甘蔗产业要素企业联合起来的共同体。通过社会平台把土地、金融、种苗农资、植保技术、机械服务、糖企等要素整合成为“甘蔗产业化联合体”,推行“订单农业”方式,实施“土地及生产过程托管”或“加盟技术服务”等运营模式,推进土地高度集约化、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高度信息化、经营规模化,形成联合体内统一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等,促进甘蔗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发展。本文就甘蔗产业化联合体的运作模式及其对甘蔗产业提升作用进行论述与探讨,以供业内参考。

1 甘蔗产业化联合体的运作模式

甘蔗产业化联合体由平台运营主体、金融类企业、技术和标准委员会、甘蔗种植基地类企业、良种繁育类企业、植保管护服务类企业、机械化服务企业、农资供应企业、蔗糖加工企业等单位组成。联合体服务内容种类包括金融服务、甘蔗种业服务、甘蔗生产全程托管、技术加盟服务、供应链服务、甘蔗产业信息化服务等。甘蔗产业化联合体按照以下模式进行运作。

1.1 商业运作模式

通过建设甘蔗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2]系统,由联合体整合糖厂对甘蔗种植基地成员形成订单,种植基地购买保险及担保服务(根据需要定)后,再由金融公司以担保或信贷方式提供融资服务。广西中农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则围绕种植基地展开提供土地整治、种苗、农资、管护技术、机收等业务匹配对接服务,并通过平台对种植基地主体的融资和回款、专款专用进行管控,搭建闭环产业链的甘蔗产业化联合体。

广西中农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整合甘蔗生产技术优势资源及农资统购模式实现基地提高产量、各环节成员企业减低成本的目的;大大改善经营条件增效节本,种苗企业既解决货款回收问题同时获取业务匹配,减低业务费用;植保管护技术、机械化服务企业解决服务欠款回收问题又取得业务的匹配对接,达成规模化经营;蔗糖加工企业则是最大限度地解决原料供应的保障问题,减去额外的保障工作负担。

1.2 生产全程托管运营模式

广西中农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生产托管负责基地所需的种苗、农资、植保技术管理、机械服务企业对接服务,实现最优化的技术及农资资源配置。广西中农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供应链物资、技术服务等统购统配,形成规模化经营以减低各环节成本。

1.3 技术运作模式

一是甘蔗种业产业化,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提供甘蔗健康种苗(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甘蔗健康种茎标准化及工厂化生产技术、甘蔗良种繁育基地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生产技术等。通过规模化组织形式,以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方法生产高质量的健康种茎,实现甘蔗健康种子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促进甘蔗种业产业化运作。

二是以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和广西桂民合作社共同研发推广的“甘蔗高效节本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作为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应用技术标准,从甘蔗品种选择、种苗处理、农资选用、全程机械种管护收等合理配套,达到减药、减肥、提效、增产、提质、节本、增收目标。技术在甘蔗产业联合体内统一推广使用,由技术服务公司及甘蔗产业联合体技术标准委员会提供技术指导、咨询,达到技术与农资、农机最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2 甘蔗产业化联合体对甘蔗产业的提升作用

2.1 对甘蔗种业产业化的作用

目前我国甘蔗种苗种茎仍处农民自留自用阶段,选购良种比率仅占用种量的20%左右,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广西甘蔗常年种植面积在1200万亩左右,按每三年新植一次,每年新植400万亩左右,种茎费用按每亩600元计,则有24亿元市值,共需320万吨种茎,需要种苗繁育基地70.4万亩。若使用脱毒种茎可将用种量降低至140万吨,还可节约种苗繁育基地37万亩。同时可增加产量、产糖量和宿根年限。但是,广西持糖料蔗种子(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64家,种苗供应能力仅能满足全区10%的用种需求,甘蔗种苗供应缺口巨大。通过项目的实施,生产出的健康种茎,易于保存和运输,适合人工及机械化精简种植,工作效率高,用种量少,每亩2400~3500芽左右,播种后甘蔗发芽率和分蘖率高,防病防虫效果好,节本增效,能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种植。自主创新的工厂化生产设备,标准化、机械化种植管理,公司化运作,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适应现代甘蔗种业产业化发展趋势,推广前景极为广阔。

甘蔗种业产业化预计可产生以下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等)。一是蔗种及副产品收益高 。按500元/亩蔗种计算,每个2000亩良繁基地供6万亩用种,产值3000万元;由于采用机械标准化切种后,废料可用来制作饲料或有机肥料等副产品,2000亩的良繁基地按亩有3吨废蔗副产品、售价500元/吨计算,可增加收入300万元,每个良繁基地产值3300万元,5个基地合计总产值165000万元。二是糖企增效,蔗农增收。每个2000亩良繁基地采用该项目技术测算,可供新植蔗6万亩,蔗农不留种,可为糖企增加榨蔗量3.8万吨(6万亩×0.8吨-0.2万亩×5吨/亩=3.8万吨),5个良繁基地可为糖企增加榨蔗量19万吨。按原料蔗500元/吨计算,蔗农增加收入9500万元;按榨8.5吨原料蔗产1吨糖及糖价5500元/吨计算,增加工业产值约12294万元。三是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健康种茎[3]可实现精量机械[4]种植,种植效率>8亩/小时,生产效率比传统机械种植效率高1倍以上。可用50~100匹马力拖拉机进行全程机械除草、施肥、培土,效率高,不用除草剂,不伤甘蔗,作业不受甘蔗长势影响。四是节约成本。如人工、装卸、运输、用种量等生产成本降低,其中每亩用种量0.1吨左右,比常规种植用种量减少7~10倍。五是环保效益好。项目采用健康种苗、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高效水肥管理、实施使用适量的低毒无残留农药,农药使用相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对环境的影响会降低;同时结合了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工厂化生产健康种茎采用循环利用技术,基本不产生工业“三废”。

2.2 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破解甘蔗产业融合难点

甘蔗产业化联合体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而创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创新的有益探索。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在联合体内自由流动,打破了主体、产业和区域间的分割,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解决了土地规模化、订单农业、无技术、无种子、无资金支持等产业融合难点问题。联合体可以破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各种要素之间的脱节问题,对于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破解农村产业融合瓶颈、实现主体合作共赢具有重要作用[1]。

发展甘蔗产业化联合体,能够让从事甘蔗繁种企业、甘蔗生产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糖企、金融保险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从事社会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通过信息和资源公开分享,打通了产需信息快速传递、迅速响应的通道。市场信息经由龙头企业判别转化为生产决策,沿产业链反向转至生产环节,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企业根据标准化进行生产。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主体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内控,降低了资本导入的风险和交易成本,将联合体降本增效的整体收益合理回馈主体,实现多元主体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极大调动了各个主体融合发展的积极性。

传统模式下,甘蔗相关产业的相互脱节造成了资金、技术等稀缺要素进入路径不通畅,而这些要素的缺失也进一步导致甘蔗生产效率难以有效提高,二三产业发展更加不均衡。发展甘蔗产业化联合体,一方面通过产业链的建设和重塑,将土地、人才、技术、资金、农资、农机等各类要素沿着产业链条导入甘蔗产业,驱动着甘蔗各种产业由竞争发展转变成联合体内部的自发融合,将创新产生的价值增值内部转化为联合体的整体收益,合理分配给各要素主体,切实提高了各要素投入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联合体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完善的利益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信用分析、内部风险控制等手段,降低资本要素进入农业的风险与交易成本,成为金融资本进入农业的“润滑剂”。

2.3 实现多元经营主体合作共赢

当前,我国甘蔗种植生产规模分散,利益联结关系比较松散,蔗农难以分享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发展甘蔗产业化联合体,把育种科研单位、种业公司、糖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在一起,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定位:糖企企业获得了稳定供给、质量上乘的糖料蔗原料,可以专注于产业链组织、蔗糖产品的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成为产业链的构建者和要素连接的核心;农民合作社获得了稳定集中的服务对象,可以专注于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产业链的联结纽带;家庭农场获得了优质优惠的农资供应渠道和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可以专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的提高,成为产业链的基础;甘蔗种业公司获得了订单,可以专注于标准化、工厂化生产高质量、健康的甘蔗种茎(苗),成为产业链的核心;育种科研单位育成的甘蔗品种、技术得到认可和推广,可以专注于甘蔗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的开发,成为产业链的源头。五大主体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相互融合。

2.4 引导产品专业化、服务集成化发展,实现节本增效

现阶段各涉农单位、扶农单位众多,但多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体,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甘蔗产业联合体将这些单位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力。甘蔗产业联合体通过产业融合,构建产业信息体系、提供全程服务、开展科技创新,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对接产销需求、发展专业化生产和服务,实现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节本增效,促进产业链增值。联合体主要整合种业、技术优势资源及农资统购模式实现基地提高产量、各环节成员企业减低成本的目的;具有土地经营权的种植基地得到金融与成熟技术服务,改善经营条件增效节本;提供种苗的企业解决货款回收问题同时获取业务匹配,减低业务费用;植保管护技术、机械化服务企业解决服务欠款回收问题并取得业务的匹配对接,达成规模化经营;蔗糖加工企业则是最大限度地解决原料供应的保障问题,减少了额外的保障工作负担。专业化的生产,既降低了技术服务方面的开支,更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提升。

3 建议

3.1 做好甘蔗种业产业化运作

以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为技术依托,以民营资本为纽带,借助专业化的甘蔗种业公司及依托广西甘蔗良繁基地,突破商业化供种率低、种茎质量差、用种量大等瓶颈,力争形成健康种苗(组培苗)规模化生产技术、良种繁育基地、甘蔗健康种茎工厂化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管理等农业、工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金融五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实现甘蔗良种繁育的体系化、甘蔗用种供应的本地化、甘蔗良种生产的商品化、甘蔗健康种苗的普及化、甘蔗良种创新的自主化、甘蔗用种质量的可控化,甘蔗种植管理全程机械化,全面提升广西甘蔗种业产业化水平,促进甘蔗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确保广西糖业可持续发展。

3.2 建设好甘蔗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2]

作为产业整合的网络支撑工具,为运营风险管控提供交互平台,便于金融资本、保险、担保等资源的引入奠定基础。主要服务于联合体发展和业务需要,兼具社会及商业功能,以建设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平台,为成员企业提供交易管控、支付结算、业务信息匹配对接、生产过程托管服务、农资农机农技供应链整合管理服务、金融保险服务、高新技术推广普及等,以形成甘蔗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发展,为甘蔗产业走向信息化、智能化奠定基础,促进甘蔗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甘蔗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上给予支持。

3.3 设立“甘蔗产业信用基金”

通过政府支持由政府相关部门与联合体共同设立“甘蔗产业信用基金”,用于甘蔗种业产业化、甘蔗种植产业的发展,推动甘蔗种植产业链优化,增效节本。

3.4 建立“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5]模式”实训基地

在广西南宁(武鸣区)、崇左、来宾三个甘蔗主产地设立“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实训基地,面向全区培训机械操作与管护技术人员、基地经营管理人员,为甘蔗产业联合体推广“甘蔗高效节本绿色农机农艺融合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提供服务保障。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资金上给予支持。

猜你喜欢
联合体种苗甘蔗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甘蔗的问题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黑熊吃甘蔗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