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秋
广东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 广东 湛江 524049
工程地质是现代地质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分支,本质上看,工程地质理论是一门以应用地质学为理论基础,重视工程服务的科学。从工程地质涉及的内容看,主要包含了地质灾害勘查、岩体稳定性和地震、泥石流等灾害预防等。
当前在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中,要注重融入岩土工程的具体地质条件,以及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分类。同时,要根据岩土工程的规模大小,采取合适的勘查方式。比如,针对中小型规模的工程建筑,应该考虑到其地质状况较为简单,因此,可以使用一次性勘查法。但是,对于部分工程建筑规模大,且地质状况复杂的岩土工程,就要以可行性研究为基础,通过选择合适场地,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在该基础上,要结合岩土工程勘查的初步结果,研判工程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通过对现场条件的具体状况进行科学测试,确定岩土工程的稳定性。结合工程施工视角看,要给与科学的岩土工程评价,合理布置岩土工程总平面,并且提出地基处理与不良工程地质的预防方案。
在岩土工程勘查时,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岩土地质条件状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勘查方法。通过有针对性选择方法,进而实现岩土工程勘查应用的最佳效果。在天然岩土地基勘查时,要结合其结果,极为容易受到具体地质因素影响。因此,虽然使用的勘查方法,极为简单,但是要注重做好科学选择。结合具体工程的基本状况,选择可以使用的合理方法。第一种方法,则主要为使用二次沉积地质法。充分做好土层的勘查,主要是受二次沉积影响,以至于土层的强度,无法以基础持力层来有效支撑工程建筑。因此,在处理此类岩土工程项目的基坑挖掘时,要注重使用钻孔方式来勘查。针对较为复杂的岩土地质情况时,在使用挖掘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时,挖掘的土层不能超过3米。通过使用钻探方法“击破”孔底岩石,进而实现取芯辨别,实现预期深度的勘查。第二种方法,主要面向半填、半挖的地质条件。通过使用机械来平整土方,从而提升土质的强度,确保勘查的精准效果。针对断裂、破碎地质,简单的基坑挖掘不能等同于地质勘查报告,要再次进行地质勘查,通过使用十字交叉法,综合解决潜在的地质问题,当遇到半成岩土工程时,通过使用“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法来检测岩土工程的强度,如果达不到相关标准,还要使用灌浆和深挖等多种方法来有效处理地基,从而满足具体施工要求。
当今社会,工程施工规模日益扩大,同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施工速度等各项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地质勘查也更加重要。作为当前工程建设的前提,地质勘查是任何工程项目在建设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岩土工程地质进行科学勘查是目前岩土工程技术应用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结合我国地质多样性的背景看,重视做好工程地质勘查,有效降低岩土体对工程施工潜在的各种影响、阻碍因素,从而有效提升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有效节约和把控建筑施工的成本支出,实现岩土工程经济、高效统一。这就对岩土工程建设的预备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因此,通过对施工的岩土体进行精准勘查,从而对工程的地质形态、岩土性能等多种要素,予以准确全面把握,进而为当前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以及科学使用施工技术提供坚实基础。
在当前工程地质勘查时,要注重完善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的各项流程,切实提升岩土工程勘查的适应性,充分重视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的准备、预测工作,从而实现地质勘查结果与岩土工程实际目标相匹配与适应,并且结合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模型,特别要注重使用适宜的参数值,解决多种类型岩体的操作、处理等问题。
此外,也要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成熟的应用环境,利用各种软件与设备,优化岩土工程的分析与结果评价效果。首先,为了确保获取更为客观、科学的数据,在取样过程中,要注重确保岩土取样的代表性与全面性,通过尽可能强化使用各种适应于岩土测试与原位测试的技术,从而岩土工程的勘查与施工,提供可靠、完整,以及具体适用的数据。并且结合该数据,从而为选择和评价岩土工程技术提供科学的技术。其次,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成熟应用的客观环境看,在岩土工程技术应用与工程地质勘查时,通过使用该技术和设备来对岩土结构中的模型与介质状况进行测算,通过发挥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优势,从而实现对岩土工程的适应性指导。
最后,要注重提升工程地质勘查技术与岩土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的有效衔接,真正发挥工程地质勘查的价值。在正式开展地质勘探工作时,要全面了解岩土工程的设计目标,清晰研判岩土工程特性,进而实现工程地质勘查与岩土工程技术应用的适应性统一。结合当前工程地质勘查状况看,要注重引导和培养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对相关报告内容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更好组织岩土工程设计方案,控制施工品质,提高施工效率。
工程地质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对工程地质状况进行充分、详细勘察,将有效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时,如果不能科学认识,或处理方式不当,将极其容易引发工程事故,并且大幅增加工程造价,甚至会造成多种危害,导致工程项目投资者投入新的资金进行工程维修、整治,从而额外增加工程建设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