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怡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促进一个国家发展的重点。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行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减弱,但是气象灾害仍然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大的威胁。[1]本文从气象灾害的类型为切入点,主要探讨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并提出几条可行的建议。
风调雨顺是最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气象,但是强降雪导致的雪灾、持续降雨导致的洪涝以及干旱、冰雹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如何预防这些气象灾害成为重中之重。
干旱就是缺水,是人们最常面对的自然灾害。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分,干旱天气,农作物水分的流失速度快,且无法吸收水分,导致减产甚至植株死亡。应对干旱天气,可以通过修建基础的水利设施或从水资源丰富的临近区域调水来解决缺水的问题。[2]
除了干旱外,对农作物种植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就是洪涝。夏季持续性降雨天气是导致洪涝最直接的因素。农田被水淹没,若没有及时排出,过量的水容易使农作物植株的根部腐烂,从而影响产量。为了防止农田被淹,可以完善农田间的沟渠分布,提高排水功能。
雪灾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是干、寒。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干燥寒冷的环境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而冰雹降落在农田则会直接导致幼苗的大量死亡,直接造成农户的经济损失。
日常的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使农作物的种植的地域、季节限制最小化。准确的天气预报,能够帮助农户规划灌溉、施肥的时间。在农作物成熟的阶段,根据天气预报可以在恶劣的天气之前抢收果实,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准确预测出干旱灾害出现的概率,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尤其是在春季播种的时期,为了保证种子的水分需求,可以通过人工降雨干预干旱地区的气象。
冰雹除了对植株的伤害外,还会直接砸毁农田中的大棚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天气预报提前预知冰雹的形成后,可以通过催化剂削弱云层中的冰雹,能够有效减轻冰雹的伤害力,尽可能减少农户的损失。
气象台通过对近期天气预报的整理分析,可以提前发现自然灾害,针对干旱、冰雹等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农产品的损失。对洪涝和雪灾等自然灾害,可以在发生之前做好科学预案,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如建立排水设施,抢收作物等。
预防和控制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的危害性对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是提高农户气象灾害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需要对大量的气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预测下一阶段的天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健全气象预报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及时对灾害做出评估和检测,同时在平台技术的支持下,更能够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3]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除了技术的支撑,还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引进和培养专业的气象人才是建立气象预报平台的关键。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种气象灾害的预防控制上面。气象灾害会造成农作物产量减少、植株死亡等,直接损害了农户的经济利益。气象灾害也是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健全的气象预报平台,引进和培养专业的气象人才,可以有效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然后通过针对性措施提前预防和控制气象灾害的生成,做好科学预案,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