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秀,黄慧敏,伍复年,廖祥中
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技术。该方法是通过将脉冲发生器置入于患者体内,激动患者心脏自主搏动,大多用以治疗不可逆性心脏传导功能障碍[1]。永久性起搏器经过50多年的发展,根据电极导线头端固定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固定电极起搏和主动固定电极起搏两种类型,在临床均有较广泛的应用。但是查阅资料发现,对于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而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及术后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电极连接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均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ACC/AHA、200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指南中的I类及II类适应症,经过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电极导线,电极固定右心耳及右室心尖部、心大静脉,自愿参与本研究[2]。将患者按照其所选电极连接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37~86岁,平均(57.3±5.7)岁;诊断病史,窦性心动过缓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例,慢-快综合征10例,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16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2~87岁,平均(57.4±5.1)岁;诊断病史,窦性心动过缓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2例,慢-快综合征11例,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18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诊断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起搏器置入术。将起搏电极头端的叉齿置于心脏肌小梁间,固定起搏电极导线,并采用X线透视及起搏参数、心电图判断电极导线位置是否合适,并固定牢固[3]。试验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置入术。将电极螺旋头端放置于心脏内膜上,而电极导线则可放置于心腔任意部位,同样用X线透视及起搏参数、心电图判断电极导线位置是否合适并固定牢固[4]。
两组术前均给予常规的知识宣教及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了解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缓解患者情绪以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测,利用程控记录下术后1、3、6个月的心脏参数,并记录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例数,以助于判断心脏搏动情况。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电极脱位、囊袋血肿、人工起搏器综合征、心肌穿孔。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起搏器置入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在挽救患者生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的置入是起搏器置入术成功的关键,不仅影响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还关系到起搏器的常规使用寿命[6]。被动固定电极在进行心脏起搏时是放置于右心耳或右室心尖处,具有易操作、费用低等优点,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发现在右心耳、右室心尖处起搏会对心脏造成不良的影响。主动固定电极则可以选择心房、心室相应部位进行固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但是,查阅文献发现,在国内起搏器置入术中,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大多局限于大中型医院,人们对于两种电极固定方式的治疗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缺乏具体认知。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电极脱位、囊袋血肿、人工起搏器综合征,以及心肌穿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当使用被动固定电极时,患者的肌小梁以及右心耳较小容易导致电极脱位,而在心房肌实施固定时,主动固定点击厚度较小,被动固定螺旋电极更易打穿心房,导致穿孔,同时被动固定电极放置于心尖处,增高了穿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中采用主动固定电极的连接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