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治斌,王士列,郑团圆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九江 332100)
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接受干预后依然可出现原发性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临床体征可继续进展,属于进行性脑梗死,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需要为患者提供临床及时干预,以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的改善[1]。本研究旨在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诊治的脑梗死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62.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7~77岁,中位年龄6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头部CT/MRI检查证实;(2)患者发病时间均在72 h内;(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介于3~25分;(4)Barthel生活指数小于70分。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合并血液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3)有研究中应用药物过敏史或治疗依从性不佳患者;(4)合并精神疾病或因其他因素导致沟通障碍患者。
两组均实施吸氧支持、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血脂等综合内科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90351)治疗,将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混合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治疗,2次/d,连续治疗2周。
试验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治疗,依达拉奉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 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2、4周的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90%,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基本正常;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46%~90%,症状显著改善,肢力增强≥2级;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18%~45%,症状改善,肢力增强≥1级;无效,不满足以上标准[2]。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6.2745,aP<0.05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2、4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两组治疗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2、4周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进展性脑梗死发病原因为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改变,影响因素包括大血管狭窄、全身状况、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患者死因为大脑持续处于长时间、重程度缺血状态[3],可释放大量神经氧自由基、一氧化氮及兴奋性氨基酸,导致组织坏死,增加凋亡病变体积及坏死面积。氧自由基可对脂质造成破坏并导致细胞坏死及细胞凋亡,兴奋性氨基酸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并进一步破坏患者脑组织[4],因此,临床上将清除自由基作为治疗该病患者的有效手段。
依达拉奉能够迅速透过脑梗死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血脑屏障,对羟自由基进行有效清除,对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起到抑制作用[5],同时起到了减轻患者脑水肿的作用,但是,单药治疗效果不够确切。因此,临床上提出了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疗效理想。丁苯酞软胶囊的应用有助于阻断脑梗死引发的脑损伤,对于防止病情进展具有良好效果,抗缺血作用显著,此外,丁苯酞软胶囊可通过抗氧化酶活性,强化清除自由基效果,促使患者脑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水平明显升高[6-7],对脑梗死面积起到缩小作用并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2、4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2、4周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与Yang等[8]学者研究的治疗有效率相似,说明脑梗死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能够阻断病情所导致的脑损伤,防止血栓范围的扩大,起到改善神经功能、抑制病情进展的目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