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运露,李培珍(通信作者),陆晓燕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梧州 543001)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发展,高压氧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危重症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重型颅脑损伤等患者为挽救生命或促进康复而进行高压氧治疗,这些患者常因脑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以致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此吸痰是高压氧舱内最常用的护理急救技术。对于高压氧治疗过程需要吸痰的患者,如何迅速地清除气道内的痰液,保证吸氧效果及患者的安全,是高压氧治疗患者气道护理的重点。目前,临床常用传统吸痰装置吸痰[1],存在备物多、操作流程烦琐的问题。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对吸痰装置进行了改良,2017年开始把改良的吸痰装置[2]应用到高压氧舱内的吸痰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高压氧治疗的患者94例(共2 880次),男52例,女42例;脑梗死20例,脑出血18例,急性重型一氧化碳中毒25例,重型颅脑损伤31例。纳入标准:具备高压氧治疗适应证、需要吸痰的患者。排除标准:吸痰禁忌证、高压氧治疗禁忌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治疗1 418次,吸痰45次)和对照组46例(治疗1 448次,吸痰49次)。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脑梗死10例,脑出血9例,急性重型一氧化碳中毒12例,重型颅脑损伤15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脑梗死10例,脑出血9例,急性重型一氧化碳中毒13例,重型颅脑损伤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装置,按基础护理学的吸痰法进行吸痰操作[1]。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吸痰装置吸痰。(1)准备用物:负压表1只,负压吸引装置主瓶1只,一次性体外引流袋1只,500 ml瓶盖式生理盐水1瓶,吸痰引延长管2条,适合型号的吸痰管若干条(图1)。(2)吸痰方法:安装负压表,连接吸痰延长管及一次性体外引流袋,然后把一次性体外引流袋置于吸引装置主瓶内,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即可进行吸痰,吸痰结束,弃去吸痰管,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连接管,完成吸痰操作。(3)吸痰后处理:75%乙醇擦拭吸引装置主瓶,其余物品按一次性医疗用品处理。
A.全景图B.负压吸引装置主瓶C.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
图1改良后吸痰装置
备物时间:第一次吸痰时从安装负压表到可以进行吸痰操作的时间。吸痰过程所需的时间:指每次吸痰开始至吸痰结束的时间。观察记录吸痰前、吸痰后7 min血氧饱和度。
观察组备物及吸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备物及吸痰时间比较
两组吸痰前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7 min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吸痰前及吸痰后7 min血氧饱和度比较
应用改良吸痰装置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时间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重危患者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3]。高压氧治疗在高气压、密闭的环境下进行,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呼吸道堵塞,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会窒息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快速地进入氧舱、有效地解除痰液堵塞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准备用物及每次吸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因为传统吸痰装置吸痰,存在备物多、耗时、流程烦琐问题,易延误抢救时机,甚至会造成患者失去抢救生命的机会[4]。应用改良吸痰装置吸痰,省去了铺无菌治疗盘时间及倾倒0.9%氯化钠注射液的时间;吸痰前及吸痰间歇不需吸盐水冲管,简略了一些操作步骤。为抢救气道阻塞的患者赢得了一定的时间。另外,改良吸痰装置采用一次性物品,不用更换无菌治疗盘、倾倒痰液、浸泡消毒储液瓶等措施,使患者能够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5]。
应用改良吸痰装置能迅速解除痰液堵塞,保证患者有效吸氧,确保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显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血流量及氧分压显著下降都会出现脑功能严重损害[6]。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危重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缺氧,如果治疗过程出现呼吸道阻塞,会因机体缺氧而加重脑缺氧,此时,快速地进入氧舱内为患者解除气道阻塞,是防止缺氧引起再次脑损害的关键,也是患者安全及高压氧疗效的保证。吸痰装置的原理是通过负压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操作中要避免由于吸痰装置的问题引起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事件[7-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吸痰后7 min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应用改良的吸引装置吸痰,缩短了准备用物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为抢救患者赢得一定的时间和时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