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军,陈 元,周燕珊
(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 350108)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间互动竞争的节奏显著增强,人们关于竞争的观念逐步从单一竞争行为的速度、强度等视角转向了竞争行为策略组合的视角[1]。竞争行为的策略组合是指组织吸引、保持并服务其顾客群的一切行动的集合,其多样性会通过影响企业攻击行为的有效程度和竞争对手的反击速度影响企业绩效[2]。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大多数学者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验证了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线性关系,即认为竞争行为的复杂程度越高企业绩效越好[3-7]。然而,在管理实践中,随着竞争行为多样性程度的提高,企业资源的局限性和管理者有限理性的问题[8-10]也愈发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其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有待进一步考证。
与此同时,高管团队一直被视为企业最具影响力和活力的内部资源,担负着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使命[11],企业能否通过高管团队的有效运作克服上述资源的局限性和管理者的有限理性?1998年,Lau和Murnighan创造性地提出了团队断层的概念,指出高管成员的多重差异特征会促使高管团队聚合分类形成不同的子团体[12],但目前理论界关于团队断层的研究存在较大争议。基于信息决策理论的研究认为,高管团队断层能丰富企业的认知资源,促进高管成员间隐性知识的共享与整合;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则认为,由于刻板印象的存在以及子团体间的相互排斥,高管团队断层会降低团队成员间信息交互的效率,影响团队合作[13]。那么,具体到竞争行为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情境之中,高管团队断层究竟是发挥“1+1>2”还是“1+1<2”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解决能帮助企业有效利用团队断层的正面效应,规避其负面效应,从而提升企业应对竞争的能力。
据此,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13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了竞争行为多样性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在区分信息相关断层和社会分类断层的基础上检验了高管团队断层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试图通过上述研究丰富和发展动态竞争理论中动态竞争行为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模型,为企业有效利用组织资源制定多样化的竞争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撑。
随着动态竞争理论的发展,以企业为对象分析竞争行为及其组合特征的研究逐渐演变为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14]同一类型的竞争行为构成一种策略组合,其多样性是指企业所实施行为的差异化范围以及所涵盖的领域。[4]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复杂的竞争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1)复杂的竞争行为向外部群体释放企业资源丰富、具有潜力的信号,能够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声誉,[15]相比竞争对手被视为更有能力。(2)多样性较高的竞争行为本身难以模仿、难以替代和预测,竞争对手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进行反击。[14](3)企业通过实施复杂的竞争行为,学习和积累了大量对抗竞争对手的经验,能够清楚地判断哪些竞争行为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6]进而在竞争过程中准确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但是,“复杂”的局限性也客观存在。一方面来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竞争行为的多样性程度过高势必会增加购买必要资源的成本,不能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削弱了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8][9]另一方面,竞争行为的多样性过高对有限理性的管理者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多样性带来的不可预测的后果,管理者的力不从心也阻碍了企业绩效的增长。[9][10]据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竞争行为的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竞争行为多样性程度越高,企业绩效越好;但当竞争行为多样性过高时,则会对企业绩效造成不利影响。
1.信息相关断层的调节作用
信息相关断层是基于团队成员的信息相关特征(如任期、职能背景、教育水平等)将团队划分为若干个相对同质的子团体的假想分割线。[16]基于信息决策理论,当组织中出现信息相关断层时,不同的子团体能够给企业带来多样化的认知资源。这些丰富多样的知识、技能和心智模式克服了单个同质团体的有限理性,有利于高管成员充分认识彼此的专长并形成对信息处理方式的共同认知。[8][19]同时,子团体成员对信息相关特征上的差异持有一种包容性的积极态度,它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同子团体成员之间的偏见和冲突。[18]在子团体成员的鼓励与支持下,高管成员也更愿意自由交流和讨论,[19]团队中异质性的知识和观点得到共享与整合,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8]例如,于任期而言,任期较长的高管成员在内部经验和路径依赖的作用下获得了企业的隐性知识,他们熟悉企业独特的资源组合并形成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而新上任的高管成员则会给企业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想法和新视角。[20][21]信息相关断层的出现促使了二者认知的融合,在面对复杂的竞争行为时,他们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动荡变化的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威胁,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a:
假设2a:信息相关断层正向调节了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信息相关断层的强度越大,竞争行为多样性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越大。
2.社会分类断层的调节作用
社会分类断层是基于团队成员的社会分类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等)将团队划分为若干个相对同质的子团体的假想分割线。[16]具体到中国本土组织的研究情境之中,数据表明91.5%的中国人是汉族[22],所以本研究只考虑年龄和性别两个因素。社会分类特征往往是高管与生俱来的,其高度可视性和难以改变性极易促使刻板印象的产生[23]。当高管团队内出现社会分类断层时,这种偏见使得团队成员不愿接受彼此的意见,降低了信息交换的效率。其次,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个体对某个子团体的认同会弱化其对整个组织的认同,并且他们倾向于放大子团体内成员的积极作用和其他团体成员的消极作用。[24][25]两种认知的碰撞促使子团体间的敌意和不信任感迅速增强,不利于高管团队的正常运作。[26][27]最后,不同子团体的成员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会争夺企业资源[28],这种不良竞争会进一步引发团队冲突,破坏团队和谐。由此可见,在面对复杂的竞争行为时,子团体间的信息交流障碍和情感冲突会影响高管团队决策的效率和质量,阻碍企业绩效的提升。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b:
假设2b:社会分类断层负向调节了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社会分类断层的强度越大,竞争行为多样性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越小。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图2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图2 变量关系示意图
1.动态竞争行为的多样性
现有研究主要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测量企业的动态竞争行为,[4][29]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公司年报作为文本分析的基础,将动态竞争行为分为价格行为、市场行为、新产品行为、能力行为、服务行为和信号行为六个维度。[4][14]首先,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并确定各类型竞争行为的关键词,然后运用质性分析软件QSR Nvivo10得出关键词的频率,在剔除有歧义的语句之后再次计算关键词的覆盖率,以此测量企业的竞争行为。最后运用赫芬达尔类型指数计算各企业竞争行为策略组合的复杂程度[6]。具体公式如下:
(1)
其中Pi是指第i类竞争行为的比例。CAC数值越大,表示竞争行为多样性程度越高,即企业发动了多种类型的竞争行为;CAC数值越小,表示竞争行为多样性程度越低,即企业只利用了狭窄范围的行为组合。
2.企业绩效
本文采用资产回报率(ROA)这一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6]考虑到实践过程中竞争行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滞后性,所以本研究选取观测期下一年的观测值作为企业绩效的有效数据。
3.团队断层
信息相关断层(Information Related Faultlines)。本文根据Jehn等的研究结果选取任期、教育程度和职能背景三个指标来测量信息相关断层。[16]其中,任期是指高管在企业任职的总年数,如果高管任职时间不满1 年,则任期记为0。教育程度是高管在统计时期所取得的最高学位,本文采用5点算法编码:1=中专及以下,2=大专,3=本科,4=硕士,5=博士。职能背景是指高管过去的职业经历,采用4点算法编码:1=产出型职能背景,2=生产型职能背景,3=外围型职能背景,4=多样性职能背景。[30]
社会分类断层(Social Category Faultlines)。大多数涉及该变量的研究会同时用年龄、性别和民族三个变量来测量,[16]但具体到中国管理的组织情境之中因为91.5%的人口都是汉族[22],所以本研究只考虑年龄和性别两个因素。
目前学者们基于不同的断层理念,提出了多种衡量断层的方法。[31]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Thatcher等[32]学者的测量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2)
4.控制变量
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加准确有效,本研究对其他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进行了控制。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会通过路径依赖影响企业的资源禀赋和流程惯性影响企业的竞争行为,而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和流动比率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现状,其指标的变动也会对企业采取的竞争行为造成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上述五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具体而言,企业年龄用研究当期的年份与企业成立年份之间的差额衡量,企业规模用企业员工总数的对数衡量,每股收益是指利润与总股数的比值,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6]。
本文以沪深两市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化学纤维、医药、计算机通信设备、汽车、铁路船舶航天航空等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作为研究的初始样本,以此检验动态竞争行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考虑到公司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以2010—2015年6个年度为研究区间。由于动态竞争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潜在的滞后效应,因此自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的数据时期为2010—2014年,企业绩效的数据时期滞后一年,为2011—2015年。在获得初始样本之后,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本文参考相关研究对其进行了如下筛选:(1)剔除2010年及以后上市的公司,这是因为刚上市的公司经营状况还不够稳定;(2)剔除ST类、ST*类以及已退市的公司,消除财务状况异常或公司出现重大变故的非常规现象的影响;(3)剔除在研究期间高管成员变动比例超过1/3的公司,高管成员的变动过于频繁不利于团队协作,会对企业的竞争行为和战略实施过程造成影响;(4)剔除高管成员个人资料不全及公司年报无法获取的公司。最终,选取131家上市公司作为有效研究对象,共计655个有效样本。
本研究的相关数据主要通过WIND数据库、CSMAR数据库以及巨潮资讯网等方式获取。其中资产回报率、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流动比率等财务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沪深股票指标财务分析数据库,企业年龄、企业规模相关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沪深股票指标基本资料数据库,高管团队基本资料来源于CSMAR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数据库,公司年报则是从巨潮资讯网下载整理而得。
表1列出了本研究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相关性结果来看,竞争行为的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线性正相关的基本前提满足(b= 0.104,p< 0.01),倒U形关系有待后续进一步检验。调节变量中,信息相关断层与企业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信息相关断层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很小,可以更有效地验证它对竞争行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社会分类断层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负向影响(b= -0.065,p< 0.1)。
表1 相关系数矩阵
注: *,**,*** 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变量的共线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变量之间的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值为1.88,最小值为1.01,均值为1.35,远小于10,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33],可以进行后续的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首先验证假设1,检验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控制变量对因变量回归(模型1);第二,引入竞争行为的一次项进行回归(模型2);第三,引入竞争行为多样性的二次项进行回归(模型3)。由表2中的模型2可知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0.1的水平显著,符合倒U形假设的基本前提。竞争行为多样性平方项的影响系数为-0.107,在0.1的水平上显著(模型3)。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竞争行为的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但当竞争行为的多样性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与企业绩效之间便呈显著的负向关系。假设1得到验证,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
表2 动态竞争行为多样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注: *,**,*** 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然后验证断层对竞争行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即假设2。在检验调节作用之前考虑到乘积项因包含主效应的变量而导致分析模型共线性较高的问题,本文在计算乘积项之前对相关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34]由表3中的模型4和模型5可知,信息相关断层正向调节了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b= 0.065,p< 0.1),假设2a得到验证。这表明信息相关断层会给企业带来多样化的认知资源,能有效提高高管成员间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水平。其强度越大,竞争行为多样性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就越大。此外,由模型6和模型7可知社会分类断层显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b= -0.099,p< 0.1),假设2b得到验证。也就是说社会分类断层会促使高管成员间形成信息交流障碍和情感冲突,进而影响高管团队决策的效率和质量,阻碍企业绩效的提升。即社会分类断层的强度越大,竞争行为多样性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越小。
表3 动态竞争行为多样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高管团队断层的作用
注: *,**,*** 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为了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做了以下稳健性检验:首先,以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替代总资产利润率(ROA)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其回归结果与表1~3基本保持一致;其次,考虑到竞争行为发挥作用的时效性,同时将滞后两期的企业绩效代入回归模型,最后的回归结果也支持了上述结论,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本文基于高管团队断层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动态竞争行为究竟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结果表明:(1)竞争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企业竞争行为复杂程度的提高,企业绩效会相应增加,但是竞争行为的复杂程度过高反而会对企业绩效造成不利的影响。(2)信息相关断层增强了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信息相关断层的强度越大,竞争行为多样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越大。(3)社会分类断层减弱了竞争行为多样性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社会分类断层的强度越大,竞争行为多样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越小。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对竞争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尝试,丰富了动态竞争行为影响企业绩效的边界条件,强调了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1)企业应适当把控竞争行为的复杂性程度,在竞争过程中保持理性。研究表明,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竞争行为的复杂程度可以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但是为了攻击并反击竞争对手盲目追求竞争行为的复杂性反而会造成成本、技术、人员的负担,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这一问题的提出对当前实业界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冲击盲目提高竞争行为的复杂性程度以塑造企业独特竞争优势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
(2)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高管团队信息相关断层的积极作用,如通过跨职能、跨部门小组的学习和活动激发高管团队的创造力,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企业应对竞争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3)要尽量避免高管团队社会分类断层的消极作用,通过企业文化、拓展训练等柔性管理的方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提升高管团队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有效区分动态竞争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通过经验学习和对竞争对手行为的预测集中企业主要的资源和人力从容应对环境的动态变化。
本研究尚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本研究虽然选取化学纤维、医药、计算机通信设备、汽车、铁路船舶航天航空等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作为初始研究样本,但这些企业都属于制造业大类,而具体到其他行业之中本研究的结论是否可以借鉴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另一方面,本文在探讨动态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之上,引入高阶梯队理论和团队断层理论,探究企业能否通过高管团队的有效运作克服上述资源的局限性和管理者的有限理性,但主要考虑的是高管团队断层对动态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一次项关系的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高管团队断层对二者间非线性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