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变化

2019-03-18 09:52:31唐薇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政府权责会计准则

唐薇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全社会对政府财务事务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并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财政制度改革存在较高的呼声。政府为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和社会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财政制度改革,并推出新政府会计准则。在这一背景下,各事业单位深入贯彻新准则,实现从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向市场经济思维模式的转变。本文对新政府会计准则背景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要求变化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对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有所调整。从我国政府出台的最新会计准则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有所变化。在原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定义为事业单位所有并使用。在新准则下,则定义为政府会计主体所控制的,为满足自身业务活动所需要的。显然,“控制”一词的提出,阐明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深层原因,同时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2.调整了融资租赁的相关内容。在原政府会计准则下,对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成本确认内容有明确、全面和准确的阐述,认为融资租赁中的租赁合同与协议,特别是其中包含的价格、税费、运费保险、安装调试费用,是确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的主要要素和基本条件。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这部分内容有较大幅度的简化,并明确指明其成本应按照相关的政府准则进行确定,实现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的融资成本核算方法的简单化,这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原则与核算方法造成较大影响。

3.折旧方法及范围的变化。原准则下,未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及方法进行强制规定,各单位通常根据实际采取“虚提折旧”的办法,折旧未计入成本费用。且当月购入的固定资产,下月计提折旧。新准则下,则应严格按照要求当月购入当月计提折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

4.全面编制和报送国有资产报告的要求。新政府会计准则对反映政府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情况提出了真实要求,以促进事业单位严格落实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2017 年1 月,财政部颁布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做好资产报告的编制、汇总、分析以及报送等各项工作。要求各单位在强化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积极编制和报送有关事业单位的年度资产占有、使用、变动等方面的具体文件。可见,在新政府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价值分析

1.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新准则出台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具有随意性,管理范围相对较窄,因此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面临较大困难,新政府会计准则实施,则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新准则二十七条至三十二条对资产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扩大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范围,促进了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与核算管理。因此,面对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事业单位应以准则为指导,规范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机制,提升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

2.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新准则的出台,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范围、内容与方法等进行了明确界定,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向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保证,从根本上促进提升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质量。例如,计提折旧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且使用年限较长,资产价值会下降。由于在新规则出台前未明确折旧年限,且折旧计提中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导致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问题。在新规则出台后,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及单位固定资产性质,选择采取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更适合、便捷的折旧计提方法。

3.有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权责发生制的落实。在新准则实施之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其管理长期存在权责模糊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核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公正性,不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的深入进行。在新准则实施之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自然也要贯彻权责发生制,这将更有利于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事业单位负债情况的真实反映,降低财务风险,同时可以为该领域的宏观政策拟定和改进提供有效依据。

三、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强化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政府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政府会计向权责发生制以及综合财务报告的转型,并提出了同一财务系统分别利用收付实现以及权责发生制对会计核算进行平衡的要求,这对习惯于通过收付实现这一单一模式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对当下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进行广泛的教育培训,以适应新政府会计准则下的新要求。基于此,建议各部门建立相应的政府会计准则培训措施,建立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培训方案,大幅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工作的能力。

2.强化利用新政府会计准则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意识。一是强化领导者的认知,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水平和效果纳入单位领导绩效考核,同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保障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固定资产购入、使用、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并严格履行各种手续。三是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评估小组,在购入与报废等关键性环节,对资产价值进行专业化的核实。

3.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一是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做到统一领导、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并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二是规范固定资产业务的相关记录,定期对明细账、台账以及实物进行核对。三是加强固定资产的内部检查和审计,保证各种制度措施能够有效落实,通过良好、严密的审计检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水平。

严格、高效的会计准则是新时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制度保障。对新出台的政府会计准则,各事业单位要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将其作为本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指导性规范,在具体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水平得到答复提升。

猜你喜欢
新政府权责会计准则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
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究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3
《农田水利条例》“上线” 权责明确更利于农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1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