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中由于受到未提前预料或者无法把控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企业经营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不单单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一般主要体现为企业丧失偿债能力和股东收益受损两方面。同时,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每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遇到。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业务相对较为单一等特点使得企业财务风险系数较高。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较少、产品竞争力也较弱,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增加,给企业经营稳健性带来威胁。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就目前来看,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有负债筹资、股权筹资等方式,而我国企业常用的筹资渠道有政府专项拨款、保险资金、商业银行贷款以及寻找合伙人。而中小企业由于受企业规模、产品竞争力等的影响,银行对其放款的要求较为苛刻,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大额借款,且融资成本较高,增加企业偿债压力。另外,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筹资渠道的单一容易导致企业无法及时获得经营所需资金,引发企业破产危机。
企业主要通过投资活动来获得价值增值,企业投资活动可以简单概括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种形式,但在投资活动中,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投资风险。一般地,企业通过分析战略目标以及资金规模,再利用现金流量分析法等方式来衡量投资回报率,进而判断、评估投资可行性。而投资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投资方案的合理性都将导致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甚至使得企业投资完全亏损,引发财务危机。
就中小企业来看,企业盈利能力和应对市场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弱,且多数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等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成熟,这使得其经营稳定性不高。所以,过多的举债无疑会增加其偿债压力,影响企业现金流周转。除负债筹资外,股份制企业多采用寻求投资方的方式来获得较为长期的资金支持,但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效益不佳,容易发生投资人撤资问题,使得企业现金流减少,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企业盈利下降,严重时还给企业带来破产危机。
企业财务管理所处的宏观环境是影响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部原因,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企业管理带来了较高的要求,而一旦企业内部管理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将会导致企业经营受到影响。比如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下,随企业业务的拓展,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数据逐渐庞大且复杂化,此时需要大数据分析技术,比如云计算等来处理信息,若企业依旧以传统信息分析技术来加工数据,效率和准确性都大大折扣,不利于企业决策计划的制定。
1.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然而就实际来看,大部分企业在经营中更加重视短期利益的获取,主要精力在于业务创新和产品研发上,相对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无法给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行提供支持,制约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
2.决策计划的科学性。企业的决策计划是居于企业战略目标和当前企业发展情况所制定的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方针,当企业决策计划出现问题时,方针策略和实际需求之间发生偏差,导致财务风险发生。
3.企业财务关系不明。企业的资金需要在各部门、各经营活动中流转,而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和上级企业之间存在的资金使用管理不力、权责不明等问题,造成企业资金利用率较为低下,企业资源浪费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激增。
1.增加筹资渠道。第一,增加新的筹资渠道。随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逐渐普及,企业可以利用金融工具来获得资金。比如股票、期货以及期权等。第二,加固原有渠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努力打造自身的口碑,提高企业信誉,以增加商业银行、私人借贷公司等的青睐,而且也容易获得低利息贷款。同时,企业在寻求投资方时,要对合作者的口碑、信誉、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评估,以规避合作方中途撤资现象的发生。
2.合理开展投资活动。首先,企业应加强财务人员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使其从财务角度来分析投资可行性,及时修正决策计划。其次,企业还应从全面的角度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追踪:前期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在已经投资后,定期对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预期数据,查看是否存在偏差,并对偏差进行原因分析,以及进一步分析项目可行性,及时止损。最后,明确各岗位权责、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性的培养,提高其综合能力,以更好地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
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察觉到威胁性风险,加强对其的建设是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前提。首先,企业应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即企业应制定合理的预警信号。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来编制合理的预警分析指标,若自身条件不满足的,可以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辅助。其次,通过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即通过企业短期内现金流动情况,来分析企业是否可以继续经营,并依据分析结果来给企业提出预警。最后,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一般建议企业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以及发展潜力等指标作为主要的预警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研究来分析企业经营情况。比如通过计算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分析企业获利能力等。企业可以依据财务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在财务系统和预警系统之间构建条梁,再由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程序、模块优化。
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以及收益和损失共存性,但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潜在的威胁,在内外部环境等的影响下,导致企业经营受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影响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因此,企业必须要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经企业可以从增加筹资渠道、合理开展投资活动以及多维度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几方面来进行,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