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在学科教学中要合理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壮大这种文化力的精神原点和指南;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精神命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责任。
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以扬弃的精神来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爱国精神、尊师重道、团结友爱、认真负责、克己自律等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素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完善思维方式、养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结合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还可以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为他们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融合内容,聚焦课程与教学的深度改革,借中华传统文化之力,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熠熠生辉。尊重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特点,使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趣、美、真、进而达于善,将《道德与法治》中想要传递给孩子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注入心田。在日常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并且尝试着这样去引导学生。
一、分析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经典,适当利用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中传统文化资源不少于40处。有《红楼梦》《山海经》《朝花夕拾》等文化经典,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等名言警句,有孝亲敬长,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还引用的孔孟,毛泽东等名家名言。这些散布在教材各个具体章节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教材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把这些资源引入课堂,还要把它利用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内涵,丰富内容,力求融会贯通,做教学的有心人。
例如,在学习第一课提到少年要有梦想,有梦想就要努力,努力就要立志时,相关链接里引用了《格言联璧》: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首先上网查找了一下,又询问了语文老师,明白了其内涵。课堂上进行了详细介绍:《格言联璧》一书是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所编,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教材中引用的这几句的意思是:志向所趋,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之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简家,也不能抵抗。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做好了充足准备,在课上就能够很好的引用。同时我还摘录下了一些和学习生活有关的一些内容,和同学们共勉。总之,教师只有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
二、有效使用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激发兴趣
新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教学方案,可谓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充分体现了“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有机统一。我们在使用教材中的这些活动设计时,要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学”的繁体写为“壆、斈”,后来将底部的“土”变成“子”,成了“學”。“学”有“知识”和“效法”两层基本的意思,简要的讲就是通过效法而得到知识,知识也可以理解为能力、本事等。“习”繁体为“習”,从羽,本义为小鸟反复地试飞。《说文解字》“習,数飞也。”后来“习”字有“练习”的意思,延伸有实践的意义。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在探讨学习“家规”这一话题时,让学生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并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期的家风。借此机会,让学生总结自己家庭的良好家风,在这个过程中,既加强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培养爱国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它的传承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荣誉感和推动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爱国主义思想是其精华之一,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所以,把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課程中,不仅有利于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国争光的精神,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荣誉感和对祖国以及自身未来的自信心。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呢?下面我就举例来说明。
(一)在教学中,立足课本内容,适当引用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人物事迹,让学生“知祖国、爱祖国”,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如《建国大业》、《建军大业》《无问西东》等。在《建军大业》中有几个细节的描绘,堪称点睛之笔:三河坝战役中朱德那句“父子同军,儿子离开;兄弟同行,兄长留下”烘托了战役的惨烈,表现出了红军战士视死如归的决心;毛泽东回湖南参与农民运动时被俘虏时迸发的急智,展现了革命战士可不光有热血勇敢……正是这些人性化的表达,让历史课本里单薄的时间、人物和事情变得有血有肉起来,让学生接受了最有力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展现国家发展建设成就的展览和短片,如“辉煌中国”、“中国这五年”、“厉害了,我的国”、“将改革进行到底”等深切的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孩子们只有做到胸怀祖国,才能在思想领域开阔心胸,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活动,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每年的清明节,进行缅怀革命先烈的系列活动,如“网上祭英烈”、“我向先烈学习”故事演讲、利用学校周边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地理优势,把道德与法治课堂搬到室外。烈士陵园中,学生们在名人雕像前讲述文化名人的故事,叹服于他们的胸襟、气节。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接受精神洗礼,学生意识到当今的幸福生活不是凭空得来的,是由无数先烈的牺牲换来的。让同学们认清自己的“根”和“魂”,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
将红色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既要把本土红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又要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感悟红色精神,达到道德境界升华,实现情景交融、知情合一,能产生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
四、通过情景教学,传播孝敬父母的思想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最为推崇的品德,其贯穿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所谓“孝”,是恭敬,是爱护。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要求。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春期,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日后将难以在社会中立足,甚至会变成危害社会的“危险品”。所以,我们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中“孝”的观念,并通过对“孝”的学习,促进学生完成“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过程,最终使学生认识到其真正的价值,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的品格。让学生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同时,不断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例如:我在《让家更美好》的课上,将孟母三迁和卧冰求鲤的故事改编设置成情景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感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以及人性中的光辉。然后,我再通过“推己于人”的儒家思想来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可见,通过将传统文化中的故事情景化,可以有效传播孝敬父母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品格。而且让学生明确:“孝”绝不仅是简单的照顾父母,更重要的是要真切的奉献,给父母以心灵的抚慰,尤其是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孝”的意义更显其价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由小及大、由家及国的大孝,因此我们对“孝”的倡导,是爱心的表现,是每个人都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与人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无论付出的价值多少,也许只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也许只是节日里的一束鲜花,但在“孝”的天平上,都是等值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材内容中挖掘传统文化、在教学情景中加入传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美,运用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周凌晗.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理解“行己有耻”[J].初中生辅导,2017,(Z4).
[2]王保利.浅谈初中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融合[J].知音励志,2017,(04).
[3]王军平.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结合[J].赢未来2018,(04).
(作者简介:梁国珠,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现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安宁附属实验学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