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20岁的腾讯宣布架构调整,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喊出了全面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口号,引发了全社会关注。
马化腾表示,当前国家在发生深刻转型,特别是随着5G的推进,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每个产业都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如果不及时跟进,腾讯也会变成“传统互联网”。
事实上,互联网公司们早已开始谋求变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消费互联网的天下,腾讯、阿里、百度、滴滴、美团、小米、今日头条等巨头都是以To C市场为主,在To B市场没有同等量级的巨头诞生。
腾讯率先提出:扎根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拥抱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转型。
与之同时,阿里也在重磅布局To B业务,比如阿里云、钉钉、蚂蚁金服、菜鸟。百度金融、京东金融不约而同开始强调对外做科技赋能,发力企业服务市场。美团、小米、网易等也都在C端之外开拓B端市场。
缘何如此?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表示,这是必然的趋势。消费互联网的流量增长速度日趋缓慢,互联网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当消费互联网全面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互联网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在业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也有了相当的经验。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向To B转变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我们把故事的开端,放在2018年9月第二周——腾讯总办的一次总办会。会上,马化腾的手机被没收了,其他参会人员也都是如此“待遇”。
在公司内部,腾讯的最高决策机构被亲切地称呼为“总办”。多年以来,公司“总办”们每两周开一次例会,会议一般定在周二,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和业务进行沟通和协商。这些会议,通常在深圳总部召开。可此次总办会却不同寻常,被安排在香港的一家餐廳内。
餐厅的包厢很窄,包厢内只有一张圆桌。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十几位总办成员,挨个儿坐在圆桌旁,围成一个圈。
会议上,马化腾问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云到底是不是腾讯必须做的?毫无意外的是,无论是基于哪个维度的判断,十几位总办成员此次的观点高度一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由消费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To B业务至关重要,而云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
最终,“香港会议”达成了最重要的两个共识:1.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2.从To C 到 To B,重兵投入产业互联网。
第二天,公司在深圳总部组织了40位副总裁参与的扩大会议。会议传达相关精神,并开始落地:围绕To B业务,调整公司架构。
随后的9月20日、21日,在腾讯战略管理大会上,几百名中干会议召开。
接下来的一切都顺理成章。
9月30日6时14分,腾讯正式对外公布了架构调整的消息。6时40分,一封署名“pony、 martin &全体总办”的邮件送达4万多名员工的邮箱。
七大事业群调整为六大,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CSIG正式亮相。新掌门人是汤道生,这位来自香港、此前负责QQ业务的高管,不久之后的办公桌上,原本钢铁侠和美国队长的QQ公仔,被换成了腾讯叮当,一款有屏幕的智能音箱。这是CSIG成立后,推出的腾讯首款自研硬件产品。
香港会议上,马化腾的话燃爆全场:“员工要有新的战场,要有能胜利的地方,这是一个基础。”
新的战场,就是产业互联网。
此前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是,腾讯是一家成功的To C公司,没有To B的基因。9月30日,腾讯宣布架构调整之后,这种说法尤甚。
接受采访时,马化腾表示,做To B还是To C,跟基因没有关系。恰恰相反,他相信腾讯在To B上有先天优势。他表示,有些工作不难,很多公司都能做。就像工程一样,很多施工队都能施工。但不同之处在于,绝大多数公司做出来的产品,跟消费者容易脱节,无法连接上。而腾讯拥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有很强大的用户基础,能够很顺利地把用户和企业连接起来,从而给企业带来切实的好处。
腾讯CSIG掌门人汤道生认为,腾讯做企业服务,有其他公司很难具备的优势。例如,腾讯云用小程序,帮企业实现和消费者的互动;又打通企业微信,帮企业做内部的数字化管理。To C的能力与To B相互补充,互为提高。
知名互联网学者刘兴亮告诉记者,随着数字中国概念的提出以及传统企业上云,云服务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心逐步由互联网行业转向金融、制造、医疗、政务等传统行业,而腾讯在C端,微信和QQ两大社交产品拥有广泛用户基础;在B端,能以企业微信和小程序为抓手,都是连接消费者与商业服务的天然桥梁,“未来,腾讯真的可以比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做得更多”。
思想统一了,行动怎么跟上?腾讯CSIG整合了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LBS、安全等业务团队,拥有量子实验室、优图实验室、科恩实验室等七大实验室,范围从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到前沿科技等。
2018年10月,分散在腾讯各部门的To B业务,无条件合并入CSIG,内部全赛道绿灯。
合并同类项,开始大大提升了效率。
马化腾、汤道生开始了忙碌的行程。特别是对汤道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以前做To C业务的他,主要是体验产品,然后做出业务判断。而现在做To B业务,他需要不停地开会,见客户,感觉工作量是以前的3倍不止。
他把做To C的感受比喻为空军开飞机:做产品的时候,不一定要跟每一个用户交流,直接使用体验,就可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像你在万米高空上,飞几圈,轰炸几个来回,炸弹就覆盖一片。”
To B业务则更像陆军打仗,因为要面对面见到每个客户,谈腾讯能为对方做什么,有哪些方面的能力。
腾讯的“总办”们,把产业互联网作为腾讯决胜下一个20年的战略。
10月31日,马化腾公开发表《给合作伙伴的一封信》,再次重申To B的决心:腾讯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11月1日,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汤道生则阐释了腾讯To B的路径:深耕垂直行业,在智慧零售、医疗、教育、出行、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扮演好“数字化助手”;强化腾讯云的平台能力,推出“云启计划”,在未来3年内,分别从资本、资源、技术、能力落地和商机五个方面,与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共同推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围绕AI、安全、音视频与量子计算等领域建立的前沿技术实验室,也将继续深化对重点产业的支持与落地。
即刻提速的CSIG总裁汤道生,开始频繁地开会、出差、见客户、谈合作。
在这么密集的见客开会状态中,许多传统产业老板们却反映:汤道生见面时的谦逊,到了让人不好意思的地步。汤道生说,希望能够消除这些老板们对互联网巨头的刻板印象,“我说我是来抱在座各位的大腿的”。
两个月后,腾讯的管理层,感觉效率提高了,但依然赶不上业务需求增长的速度,甚至有内衣企业都找来合作。
在腾讯管理层关于未来To B的设想里,CSIG和微信都是产业互联网版图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CSIG对接产业需求,微信平台提供支持,前者寄托了腾讯征战B端市场的决心,后者代表了腾讯最强的C端武器。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企业需求,如何根据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完美融合自身B端和C端的服务能力,将“战场”合理划分?
“医疗领域,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痛的一个领域。”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华认为,医疗领域痛点极多、难度极大,各个城市之间、每个城市不同医院之间信息阻隔。越是痛点集中且广泛的产业,在产业互联网机遇中就越有发展壮大的机会,而医疗领域的关键在于信息的获取和透明,因此非常适合用互联网手段来整合。
腾讯老将陈广域在2007年就已经是腾讯业务部门的总经理,如今,To B的号角声吹响,作为To B战场的排头兵,他又开始打一场新的战役。
彼时,腾讯医疗版图已然成型:妇幼保健、肿瘤诊疗两个重点学科,叠加微信医保支付等基础服务设施、腾讯医典等科普咨询平台,以及“腾讯觅影”等AI医疗创新模式。这个医疗版图,是陈广域带领团队从电子社保卡起步,像推土机般在全国60个城市打通了电子支付和社保系统,实现在微信上挂号、缴费、社保报销,从而使腾讯在医疗领域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第一颗果实是在2017年8月问世的“腾讯觅影”,一款可以提升癌症早期筛查精准度的AI医学影像产品。以食管癌筛查为例,腾讯觅影最多花上4秒,就能作出判断,准确率高达90%。3个月后,腾讯入选科技部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进入了“国家队”。 目前,腾讯觅影已经落地100多家三甲医院,辅助医生阅读影像超1亿张,服务超百万患者,提示高风险病变15万例。
腾讯医疗进入了“国家队”的好消息,也鼓舞了郑冶枫,这位前西门子医学影像AI科学家,在美国生活了17年,遥遥观望、反复确认这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医疗上的决心。
2018年年初,郑冶枫终于决定回国,并加入腾讯优图实验室,他带领一支13人的核心算法团队,负责训练AI识别癌症影像。先让他吃惊的是医院的信息化孤岛程度:三甲医院科室间传图像,非常原始;几个医生一起标注图像,以训练AI认识一种癌症,但不同的医生标注的都不一样……
克服重重困难后,就在不久前,好消息传来:之前郑冶枫在深圳的社区医院放置了一台AI眼底相机,并花了半小时培训社区年轻人按按钮、自动对焦,扫描眼睛图像上传云端,一个月过去,AI从该社区100名糖尿病患者中,篩查出25名左右有眼底并发症。
郑冶枫说,这是他从美国回来一年中最兴奋的时刻:“美国基层和顶级医院差距不大,而中国顶尖医院不错,基层参差不齐,我们的AI通过学习达到顶尖医生的水平后,就能落地基层、帮助患者。”
智慧零售部门的海景办公室空荡荡,总经理田江雪的零售队伍,几乎都去了零售业的地面战场中,棋子一样分布在全国各地。
他们做战略是宏大的:提供大场景、大数据、AI技术支持,依靠腾讯全产品线,量身定做解决方案,实现线下门店的数据化、智能化。执行则是千头万绪、无所不包:培训导购、激励买家、体验消费场景,甚至于自己去码货、做导购、当收银员、做售后和客服。
自2017年10月,腾讯宣布推出“去中心化”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以来,智慧零售这一概念便与马云此前提出的新零售并驾齐驱。不过,智慧零售最大的不同在于:腾讯并未直接下场厮杀,而是希望通过公众号、小程序、支付、云计算、社交广告等七大数字化武器,帮助合作伙伴进行数字化变革、升级数字化体验,以解决难题。
“只做跟零售之间的一根电话线,只做这层的工具。”田江雪发现腾讯给出的这个助手定位“太受欢迎了”。接近一年时间,他们每天都要见一个零售企业老板。
慢慢地,田江雪和她的队伍越来越了解地面战的感觉了。以前做To C,产品出来就像空军扔炸弹,第一时间就有反馈,成败清晰。“To B 却是得小火慢慢炖。”她说,做业务不能着急,同时要换位思考,“以别人的成功为成功”。
永辉超市率先收到了腾讯定制的智慧解决方案包——以选址为例,不再凭经验,而是在腾讯云预测销量前提下科学布局。市场占有率前十的超市品牌,5家变成了腾讯的盟友。
国内知名的女装品牌“朗姿”,也选择了腾讯云作为合作伙伴。朗姿董事长申东日告诉记者,以前,朗姿虽然也有些客户资料,但总体上对消费者画像比较模糊,而通过腾讯云大数据的支持和智慧门店的改造,朗姿开始对客户有了更精准的了解,包括其喜好、购物场景等,这种数字化的分析,既提升了线下客户的转化和连购率,又为未来精确制定跨界营销方案奠定了基础。
结合这几年在地面战场摸爬滚打的经验,腾讯智慧零售运营总监薄硕桐告诉记者,用户对直连品牌的诉求,加上完善的微信智慧化解决方案,为零售业把握移动社交机遇提供了前提条件。
“数字广东”是2018年度腾讯的“1号工程”,配合广东省政府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政府治理。
刘若潇迎来的第一个改革任务是“粤省事”小程序的上线。这个小程序的目标繁杂远大:要用最清晰的流程、最方便的操作、最少的证件要求,把人们最常办理的100多个政务事项全部实现。刘若潇带队夜以继日地加班,马化腾每两周参与一次讨论,光是字号就提了5次意见。
2018年5月21日,“粤省事”平台正式对外上线发布。截至2018年底,已上线民生服务由首批的142项扩展到465项,涉及驾驶证、行驶证、出入境证件、残疾人证等几大类证件服务,多项业务已实现指尖办理,累计查询、办理业务量4511.4万次,让每个用户可比原来少跑路234次。
一年下来,“数字广东”实施项目超过30个,在To G领域的实施速度中,算是比较惊人的数字了。而今,“数字广东”正在成为全国最领先的省级数字政府样板,也成了“数字中国”建设领域中的新标杆。
“今年总算扛过来了。”刘若潇露出一个有点疲惫的微笑。他说,虽然他和他的90后同事们,都不太好意思自夸“‘粤省事这样的小程序为老百姓提供了便利”,但他们心里,早已深深地认同了这份工作。
可以预期的是,腾讯云未来将继续利用技术的力量将“数字广东”的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也将为“数字中国”的大规模落地提供更多的实践参考。
尽管正式宣布转型仅150天,然而腾讯早在诸多领域悄然布局,利用自身技术,已为很多传统行业和政府服务带来了巨大变化。除了数字广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行业外,腾讯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播下种子,有的已经开花结果。
在云南,“游云南”APP实现了全省A级景区的门票在线购买。通过线下闸机等智慧验票终端的建设,让游客通过提前录入人脸照片的方式,在全省3A级以上91家景区实现刷脸“1秒”快速入园,全部126家景区“扫码”验票入园。
在江苏,腾讯与江苏消防部门合作,在200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了600万个实时监测点,帮助企业减少了1/3的火灾。依托腾讯大数据创新全国“互联网+消防”模式,全面助力江苏省构建智慧消防。
在金融业,腾讯已服务超过6000家金融客户,包括超过150家银行,数十家券商、交易所和保险公司,以及数量众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在交通业,自2017年7月在广州落地后,目前全国已经有6500万用户,通过腾讯的乘车码服务,在112座城市获得便捷的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公交智能场景服务。
去年5月的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80%的中国500强企业使用企业微信。企业微信注册企业数达150万家,活跃用户数3000万,已经渗透到50多个行业,其中IT服务、零售、制造业行业占比排名前三。
新的赛道上,腾讯业务已全面开花。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化腾,也正酝酿提出关于加快发展产业互联网、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马化腾表示,产业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将成为真正的主角。腾讯将作为它们的“数字化助手”,做好连接器、工具箱和生态共建者,帮助实体产业在各自的赛道上成长為世界冠军。
谁会成为未来To B业务的赢家?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华认为有两类,一类是大的互联网企业,虽然它们自身并不生产制造产品,但正像消费互联网的颠覆式创新来自边缘力量一样,这些外部“鲶鱼”将会对产业互联网产生重要的推动力,他们可以依靠自身优势向零售、金融、农业、医疗等向上延伸;另一类则是大型制造商,在发展道路更复杂曲折的产业互联网征程中,大制造商的作用至关重要,国外如GE、西门子,国内像华为、海尔等。同时,航天科工、三一重工等也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平台,未来的佼佼者将会在其中诞生。
李勇坚则表示,未来的产业互联网领域,很难出现巨头垄断的局面。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会因行业或者工艺流程等诸多方面而不同,各垂直领域更容易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当然,产业互联网领域空间巨大,普华永道发布的《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预测,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预计到2025年,这一商业模式给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达到人民币40万亿至50万亿元。纵观全球,科技对B端赋能水平将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置于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首位,提出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意味着,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提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效能,已经走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