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宋耀鸿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胸痹为临床常见疾病[1],多以胸闷、胸痛为主要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等表现,多与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密切相关。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冠心病列为人类首位死亡原因[2]。
李果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师从傅宗翰等多位中医大师,传承了金陵医派的学术精髓。李果烈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临床治病,病证结合,中西汇通,用药灵活,不拘常法,尤其擅长对胸痹的辨证施治。笔者有幸受其教诲,获益斐然,现总结李果烈教授治疗胸痹经验如下。
1.1 病之本虚,尤重心脾 “胸痹”之病名虽首见于《金匮要略》,然《黄帝内经》中早有对其临床表现之记载;而后有《圣济总录·心痛总论》“卒心痛者,本于脏腑虚弱”之言,以脏腑“虚”概括了胸痹之本。气虚者,心气无力鼓动心血,则有胸闷不舒、胸中滞涩之感;血虚者心失濡养、不荣则痛,可见心胸闷痛,面色白等症;若心阴亏耗、心神欠荣,则表现为心中烦热、夜寐不佳、盗汗频作等阴虚内热之象;若心阳不足,无力助运宗气、温运血行,致胸阳不展、瘀阻心胸,可见胸中疼痛、畏寒等症。然胸痹之为病,病程较长,日久阴阳互损而致虚象兼夹。李果烈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情志与饮食失常已成为现今社会胸痹发病的两大重要因素。五脏之中,心为“君主”,主神明且统领他脏,若情志失调、七情为病,心神首当其冲,而后他脏受累;脾为“后天之本”,主水谷精微之运化,若饮食失常失宜首先损伤脾胃,进而变生他病。故李果烈教授在审析胸痹本虚病机时,尤重心脾两脏[3]。心脾二者火土互用、母子相生,协同促进血液的生成与正常运行。若饮食失宜,脾之气血受损,生化乏源,致母脏之气血亦虚,心脉不得充分濡润而作痛;又或劳神忧思过度,既耗心血,又损脾气,胸痹者主要表现为心脾两虚之证。
1.2 病之标实,尤重痰瘀 胸痹之为病,与气滞、阴寒、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现代研究已证实了其相关性[4-7]。古代医家亦早有对胸痹病理因素的多种分析。宋·陈无择言胸痹为“喜怒忧郁所致”,情志不舒可影响气之运行,而血随气走,气不行致血不通,故发为胸痛,多有胁肋部胀痛不舒、喜太息等气郁之症。《医学正传·胃脘痛》云:“大寒触犯心君”,若本有虚寒,适逢实寒入里结于胸,致胸中阴寒凝滞不通,而致本病,其痛势明显,亦可见肢冷、恶寒等症。《金匮要略心典》言“有痰浊阻其间”,因心之气、阳被上犯之痰浊所阻,故气不得通、阳不得展,致心胸为痹。《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一》云:“胸中瘀血,胸胁榰满,鬲痛”,离经之血消散不及,或气滞、阴寒、痰浊阻络均可产生瘀血积于心胸,可见心脉瘀阻之象。
李果烈教授在多年临床辨治过程中发现,痰、瘀二者常胶着黏滞、痹阻心脉,痰瘀互结已成为胸痹常见证型之一。津液在人体内布散异常或排泄受阻可致痰浊内生,离经之血内积或脉中血行不畅则可致瘀血生成。又因“津血同源”,故痰、瘀二者常相互交结、错杂为病。痰性黏滞,若滞于脉络,阻碍气血运行,可致血行不畅;瘀血内生阻络,影响气机,气难化津,致津被迫外渗,积聚后复生痰浊,如此循环,痰瘀错杂,而胸痹日甚。
2.1 心脾同调,补运结合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李果烈教授在治疗胸痹时,时刻不忘其气血阴阳不足之本,尤重顾护正气。对于心气虚者,常以七福饮为基础方,治以益气养心;心血不足者,治以养血宁心,予归脾汤为底方;心阴不足者,临证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化裁,以益心气、养心阴;心阳虚衰者,当先大补元气、温通心阳,予参附汤加减。然在顾护主脏正气的同时,李果烈教授亦重视补益后天之本。《吴医汇讲》云:“脾之生化,其用在于健运”,故李果烈教授强调补脾的关键不在于“补”,而在于“运”。临证时,李果烈教授常以清平淡渗之品,如党参、白术、山药、薏苡仁一类以健脾助运,慎防壅遏失运或滋腻碍胃之弊。脾胃运化有道,五脏气血得源,心之脉络得以濡养畅通,其病乃治。
2.2 痰瘀同治,佐以温阳、调气、清热 李果烈教授在治疗胸痹痰瘀同病时,主张痰瘀同治之法[8],临证时注重化痰药与活血祛瘀药相配,如全瓜蒌与紫丹参相伍,增强祛邪之功。在痰瘀同治之余,李果烈教授亦重视温阳、调气、清热之法。胸痹之病机为本虚标实,心之阳虚尤需重视,故本病在治痰治瘀的同时,仍需予温阳之品,鼓舞心之阳气,以助祛邪;同时,行气亦可助力于化痰祛瘀。“气为血之帅”,气行血亦行,“理气而痰自顺”,气畅而痰自消,故李果烈教授常于活血、化痰中加佛手、枳壳等调气之品,以增强化痰逐瘀之力。若痰瘀久郁化热,复灼津为痰,痰热交结复生瘀血,如此循环,则痰瘀之弊日甚,尤以好食肥甘、喜嗜烟酒之人多见。在治疗此类患者时,李果烈教授常嘱其注意饮食调摄,并佐以滋阴清热之品,如知母、竹茹一类,恐其化热复生痰瘀之变。
3.1 用药灵活,中西汇通 李果烈教授在辨治胸痹时,必详察病情,抓住其本虚标实之病机,益气通阳、健脾化痰、活血祛瘀等多法并用。李果烈教授益气通阳多以黄芪、太子参相伍,使气阳得益、津血得生,而无伤阴之弊;健脾化痰常用半夏、白术,配以全瓜蒌涤痰导滞、宽胸散结;活血祛瘀多以川芎配伍丹参,川芎为“血中气药”,善行气活血,丹参既活血又凉血,二药相伍,治以行气通络止痛、活血祛瘀生新;若遇病程日久,痰瘀互结较甚,形体尚实者,可少佐虫类药如水蛭、地鳖虫一类,搜风剔络,增强活血祛瘀之力。
对于胸痹合并他病者,李果烈教授善于借鉴现代医疗检测结果,辨证与辨病结合,指导临床用药。如胸痹合并心律失常者,加黄连、甘松清心养心;合并高血压者,加天麻、钩藤、白蒺藜平肝潜阳;合并血脂异常者,加山楂、荷叶调脂降脂;合并糖尿病者,加玄参、葛根生津降糖。
3.2 健康宣教,注重生活调摄 在治疗本病时,李果烈教授非常重视患者的情志、饮食、寒温、劳逸等多方面生活调摄。每遇患者情志不佳,李果烈教授则耐心倾听、悉心开导,嘱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心情舒畅,慎勿惊恸忧思太过。李果烈教授认为“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提醒胸痹者须清淡低脂饮食,食勿过饱,老年人尤须多食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糙米、芹菜、茼蒿一类,以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寒温得宜。在工作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度锻炼,以力之所及、动中有静为宜。
患者刘某,男,58岁,2017年3月22日初诊,主诉为“胸闷胸痛间作5年余,加重3 d”。5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部闷痛不适,有压榨感,转瞬即过,休息后自行缓解,未予重视,后多在劳累、饱食、活动量增加时胸痛复作,自服“麝香保心丸”可缓解。3 d前患者进食油腻后胸中闷痛又作,疼痛较前加重,伴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饮食尚可,溺偶淋沥,大便每1~2 d 1次,形质如常,夜寐安。面色萎黄,舌色偏暗,苔白腻,脉弦滑。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部分导联ST段下移,T波改变。中医诊断:胸痹(痰瘀互结);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处方:炒瓜蒌皮10 g,炒瓜蒌仁10 g,川郁金10 g,枳壳10 g,紫丹参15 g,赤芍10 g,红花10 g,醋延胡索10 g,生黄芪30 g,太子参15 g,麦冬10 g,当归10 g,陈皮10 g,炒车前子10 g。共处方10剂,每日1剂,水煎煮,早晚分服。嘱患者慎劳静养、饮食清淡。
2017年4月5日二诊:患者诉心胸闷痛感较前缓解,乏力改善,头晕不甚,气短偶作,小便正常,余症同前。前方去赤芍、红花、当归、陈皮、车前子,生黄芪量减半,加炙五味子5 g,白芍15 g,桂枝10 g,茯苓10 g,甘草5 g。继服10剂,服法同前。
2017年4月19日三诊:患者自诉胸痛未作,但近日自汗多,夜间烦热,寐不佳。处方如下:太子参10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炒瓜蒌皮10 g,川郁金10 g,炙甘草3 g,白芍10 g,茯苓10 g,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先煎),桃奴10 g,浮小麦20 g,青蒿10 g。处方14剂,服法同前。
2017年5月3日四诊:患者诉近半个月来胸闷胸痛未再作,自汗烦热症状改善,睡眠好转,食纳可,二便调,无特殊不适。嘱患者注重生活调摄,规律作息,劳逸得当,感觉不适则随诊。
按:患者胸闷胸痛间作5年余,未予特殊治疗,瘀滞心胸日久,又逢肥腻多嗜,伤及脾胃,脾胃受损,运化水湿之力减弱,致痰湿内生,痰瘀互结,阻于心胸,故胸中闷痛急作且程度更甚,舌色偏暗,苔白腻,脉弦滑。患者胸痹长期未愈,伤及心阴,且心气虚弱,鼓动无力,心动失常,故见心悸气短、乏力。而痰浊中阻,上蒙神窍,故而头晕;痰浊下注膀胱,故而小便淋沥。
本病案辨证总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拟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为大法。方中全瓜蒌、川郁金、枳壳同用,行气化痰宽胸并行;丹参与当归配伍,红花与赤芍、延胡索配伍,养血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同奏,共助驱逐痰、瘀二邪。因患者胸痹日久,气阴耗伤较甚,故以大剂量黄芪补气升阳,以助通痹,又以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使气长而阴不伤。同时于补益之中少佐陈皮,醒脾以助健运。而对于痰浊下注膀胱为病,李果烈教授不忘以车前子利尿通淋,解其兼症。二诊时,患者胸中闷痛缓解,故方中酌减活血化瘀之品,加以桂枝、白芍调和气血,更以茯苓、甘草补脾健脾,心脾同调;然患者仍气短偶作,故黄芪之量减半,改以五味子敛其肺气,以助气运调畅。三诊时,患者胸痛未作,但诉自汗频,夜寐烦热,此乃标实已解,本虚之象明显,故予以更方,主以生脉散益气养阴,以龙骨、牡蛎、桃奴、浮小麦重镇敛汗,同时兼顾健脾、化痰,并佐青蒿清其烦热,标本同求。药毕,胸痛未作,汗减,寐佳,症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