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疗法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2019-03-17 17:29吴建丽尹洪娜王德龙朱紫薇孙忠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头穴头针头皮

吴建丽, 尹洪娜, 王德龙, 朱紫薇, 孙忠人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头针疗法[1]是指利用针刺方法刺激大脑皮质在头皮相应投射区的腧穴或治疗区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简称头针,又称头皮针。头针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是传统针灸学脏腑经络腧穴理论、现代神经解剖学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理论及生物全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2],在治疗中风、头痛、痴呆、癫痫、失眠、抑郁等脑源性疾病方面疗效显著[3,4]。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现已形成诸多头针流派,主要有焦氏头针、方氏头针、朱氏头针、于氏头针等,这些头针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促进了头针体系的建立,为现代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头针疗法形成的古代理论基础

头针疗法作为独立的体系被提出仅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利用头部腧穴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中指出: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阴经则通过经别间接地与头部相联系,又有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均上注于头面部,这表明头部与全身的脏腑经络器官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刺激头穴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用于治疗疾病[5,6]。

早在《内经》时期就有头穴治病的记载,如《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治在风府。”提示运用风府穴可以治疗外感头痛。《灵枢·热病》曰:“所谓五十九刺者……风池二,天柱二。”此条文指出治疗热病的59穴中,选取的双侧头穴共25个,可见古人在治疗热病时头穴的重要性。《灵枢·厥病》篇:“厥头痛,项先痛……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提示天柱穴可以用于治疗头痛、项痛。汉代《太平经》云:“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总于头顶,内系于脏。”指出采用头穴治疗内在脏腑疾病的方法。晋代《甲乙经》记载的头穴应用更为广泛,有头痛、痉病、疟病、癫疾、寒热病、风眩及五官病等,如“头痛身热……脑空主之;痉,背强反折……五处主之;疟,神庭、百会主之”。唐朝时期,灸疗被用于刺激头穴治疗中风、头痛等疾患,如《千金方》有“半身不遂,失音不语者,灸百会,次灸本神……风府;治久风、卒风……灸神庭一穴七壮”。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百会,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详细归纳了百会穴的功能主治,又《圣济总录》言:“诸风发动……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灸神庭一处七壮……”具体阐述了采用艾灸头穴治疗中风病的处方及灸法,为后世治疗中风病提供依据。明代医家则进一步认识到头穴治病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中风病及其后遗症方面,如“头维穴……偏风,视物不明;风府穴……偏风半身不遂”(《针灸聚英》),“本神……呕吐涎沫偏风”(《针灸大成》),“忽中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百会、耳前发际……神效”(《普济方》)。

可见,在古代采用头穴治病已经成为了临床常用的治病方法之一,诸医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头穴治疗头面五官部疾病、神志病及寒热病的重要性,但当时采用头穴治疗全身疾病的医案较少,专用头穴治病的病案也十分少见,大多是与肢体腧穴同时应用,属于全身腧穴的一部分,头针疗法尚未形成独立的治疗体系。

2 现代头针体系的学术流派

上世纪50年代,耳针疗法的兴起为头针疗法的形成带来了启示,许多针灸学专家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开始研究头皮与全身各部的对应关系。1953年,黄学龙先生介绍了头部与大脑皮质的关系。1958年,代田文志发表了针刺百会、前顶穴治疗足底痛的文章。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头针治病的报道。由于使用头穴的实践经验和治病角度不同,各医家提出的头穴治疗区、功能主治、针刺手法等学术见解也不同,故而形成了诸多的头针流派。

2.1 焦顺发头针

焦顺发先生以头颅体表标志设定标准定位线,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划分16个治疗区[7],如运动区、感觉区……每个治疗区根据主治功能进行命名,通过针刺各区将针感传导到相应皮层所支配的肢体或内脏器官上,针刺方法上提出进针快、捻针快和起针快的“三快针刺术”。1971年焦先生出版的《头针疗法》一书可作为头针从传统针灸学体系中分列出来的一个标志,头针成为一门独立的针灸体系用于治疗疾病,临床应用表明焦氏头针在治疗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及后遗症等脑源性疾病中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如赵立杰等[8]采用电针刺激焦氏头针的视区治疗复视患者39例,结果痊愈22例,显效14例,无效3例。任毕祥等[9]观察焦氏头针结合体针治疗癫痫1例,针刺4个疗程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8个疗程后停服抗癫痫药,12个疗程后,治疗期间未再发生癫痫,停止针刺随访2个月,癫痫未再次发作。

2.2 方云鹏头针

方云鹏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头穴的特殊作用,1976年正式提出“头皮针”治病理论。方氏头针参考了中医经络学说、生物全息论与大脑皮层定位理论,认为人的头顶上有一个俯伏的头前尾后的人体缩影,提出了以伏象、伏脏、倒象、倒脏四大刺激区为核心的头针体系,同时还有说话、书写、记忆等刺激区,该学说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病应用较广,进针方法以直刺或斜刺加捻转为主,并使用了循按、提插、震颤、重压等行针手法[10]。赵卫锋等[11]以针刺伏象区、倒象区为主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结果显示方氏头针组可有效地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此外,方氏头针治疗中风后认知障碍、中风后失语、儿童多动症等[12-14]疾病也有确切的疗效。

2.3 汤颂延头针

汤颂延教授将大脑皮层和中医阴阳、脏腑学说结合起来,融合了生物全息理论,设计意象头针模式,创立了汤氏头针体系。该体系是以“阴阳点”为中心进行划定,将人体头表面的额部、颞部发际的皮区,以顶耳线为界划分前、后两个部分,认为头皮前半部穴区如人体仰卧于头部,此区域为“阴”,头皮后半部穴区如人体俯卧于头部,此区域为“阳”,前后二人的四肢均向左右两侧下垂[15]。治疗时采用多针、短针、沿着头皮刺,应用提插手法,不捻转,久留针为主,多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如小儿脑瘫、中风、失眠等疾病[16,17]。

2.4 于致顺头针

于致顺教授认为针具刺入头皮以后,针具、针具与组织间、组织被破坏等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会产生一个“场”,作用于大脑皮层及有关部位,从而改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进而通过神经传导系统调节病变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这个学说被称为“针场学说”[18]。于教授在“针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与传统的经络理论,提出了于氏头部腧穴七区划分法[19],针刺手法上以透刺、丛刺、长留针和间断捻转为主,主要用于中风、脑性瘫痪、头痛、儿童多动症、癫痫等脑源性疾病的治疗。马力颖等[20]观察针刺于氏头针额区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对照组口服百忧解,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于氏头针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状态。于建军等[21]采用于氏头针治疗幻视1例,通过针刺枕区调整视觉中枢,针刺项区改善大脑后循环,从而调节枕叶的血液供应,针刺3次后,患者幻视症状完全消失。近年来,于教授的学生将于氏头针中的丛刺、长留针等理念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提出了“针康同步、动态治疗、整体康复”的采用针康法治疗脑卒中的指导思想,将于氏头针与康复技术的治疗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用于恢复脑卒中后的运动、语言、认知、吞咽等各种功能障碍[22],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于教授还将于氏头针思想与针具改革相结合,成功申请了一项实用专利——头穴分区电鍉丛针,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23],为针灸针具改革注入了新的内容。

此外,朱龙玉先生的颅针疗法将头顶看成人体的缩影,分布部位与方氏头针伏象相反,其设计主要与经络相联系[24];林学俭先生提出运动前区、颞三针、额五针等新的头部穴区用于小儿脑瘫、自闭症、颅外伤后遗症治疗[25,26];俞昌德先生提出的针刺颅骨缝治疗脑血管疾病[27];刘炳权教授将九宫八卦学说与头穴相联系,创立八卦头针[28];朱明清先生在头针标准化方案基础上,总结出9条治疗带[29];日本神经外科医生山元敏胜博士创立的山元氏头针等[30]。

3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的建立

头针疗法用于临床后效果显著,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满足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需要,向全世界推广和普及头针技术,1983年,全国头针协作组组长陈克彦起草了《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方法标准化方案》,此方案在昆明会议上通过,名称定为《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该方案于1984年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上通过,1989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正式通过,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WHO标准针灸命名(修订版)》一书将该方案公开发布于全世界。该方案将头皮部位按解剖名称分为4个区,14条标准线,其中额区4条,顶区5条,颞区2条,枕区3条,其适应症主要为脑源性疾病。孔莹等[31]针刺顶颞前斜线、颞前线、顶中线和顶旁1线结合氟哌啶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20例,结果针药结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或药物组。路连香[32]采用头针疗法治疗小儿假性近视45例,选穴为标准头穴线的枕上正中线和双侧枕上旁线,结果总有效率为93.3%。

4 小结

古代医家使用头穴治病,特别是对中风、头痛、惊风、视物不明等神志病、五官病的治疗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临床报道的增多、应用范围的扩大、大量头针著作的出版及基础研究的深入,头针疗法现已成为独立的治疗体系,在针灸治病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由于理论依据、定位原则及临床实践的不同,形成了众多学术流派,导致针刺部位有穴、线、区、带的分歧,进针上有丛刺、横向刺、纵向刺的区别,行针上有捻转、提插、抽气法、进气法等补泻的不同,同一固定的穴区在不同流派中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如汤颂延阳面区脊柱刺激区与顶枕带为同一部位,主治却恰好相反。这些理论的矛盾和疑惑给临床操作者在选择头针流派及操作手法上带来诸多困难,这势必将会影响到头针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各自学术体系的特点,加强临床实际应用以检验其疗效,明确各头针流派最佳临床适应症;(2)在临床研究上开展同一病症不同头针疗法的对比研究,如在中风病的治疗上,对比观察于氏头针、焦氏头针、头穴标准线等不同头针体系的疗效差异,以指导临床医生选取最佳的方案;(3)对已有临床研究及针灸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技术处理与分析,以便总结出同一病症的最佳治疗方法;(4)各家流派摒弃门户之见,加强交流,对比异同,集各家之所长,明确头针的有效刺激部位并具体量化刺激参数,然后在临床上进一步验证疗效,以促进头针疗法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头穴头针头皮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头穴丛刺干预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头穴丛刺对AD大鼠cAMP-PKAc-CREB及胆碱能的影响*
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让头皮爱上做SPA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