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荣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英语课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教师不同的教学指令可以指引学生往不同的方向思考,而目前英语课中存在教学指令和思维发展不对等的现象,这些指令往往没有起到推动思维发展的作用,从而无法让学生获得更高的情感升华。因此,本文通过观察分析人教版九年级unit9 Sad but Beautiful公開课中的教学指令,探讨教学指令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教学指令;思维发展;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53-02
1.阅读背景
本节课的阅读材料Sad but Beautiful是一篇外国友人介绍我国民间艺术家阿炳生平及其杰作《二泉映月》的文章.在文章中,他表达了对中国民间艺术家历经磨难而创造出伟大成就的赞叹,也表达出外国人对“二胡”这种中国特有的名族乐器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的背后又有中国文化越来越被外国人接受的国际潮流。因此,如何引领学生去领会文章背后极其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授课教师的如何引导至关重要。在本文中,还需要学生在整体中感知sense,sadness,pain,reflect,moving,perform,life-time等新词汇,因此,整节课的教学指令设计应该有逻辑,有梯度,有从浅层次的知识讲解到深层次的情感提升过程。
2.课堂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在本次课中,根据教学中思维指向不同,将教学指令分为指向语言知识的教学指令,指向文本理解的教学指令。在指向语言知识的指令中,主要通过观察教师在词汇,句型的呈现,复现及运用过程中有无引起学生的思考,如知识的迁移,学生对新词汇的创造性地使用等。在指向文本理解的教学指令中,主要观察教师的指令是否能引导学生去感知,理解,评价文本,如学生的话语产出是否和教师的指令要求一致,学生在教师指令发出后的面部表情等即时反应。
2.1指向语言知识的教学指令
在阅读课中,指向语言知识的的教学包括目标词汇和关键句型的教学。如何有效地呈现生词,不仅可以让课堂更加流畅,也可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增加阅读自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本课中,生词的教学片段如下:
T:Is the man poor or cool?
Ss:Poor
T:Is the picture sad or beautiful?
Ss:Sad
T:Maybe beantiful,maybe sad.But I think we can sense pain from thepicture.(教师板书sense)Sense.
Ss:(跟读)Sense.
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用两个疑问句引出目标词汇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跟得上老师的节奏,所以全班同学答得非常整齐而且声音响亮。但接下来教师用了“Maybe beautiful,maybe sad.But I think we can sense painfrom the picture.”来呈现“sense”时,学生的表情有点迷茫。由于后面紧跟着的pain也是生词,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听懂,但老师没有观察到学生的反应,接着就是发出命令跟读,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跟读了几遍目标词汇,整个过程有一部分同学思维就停留在浅层次的选择和机械式的跟读。
以上现象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比较常见,因此有时看似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有效。那么,怎么样避免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在设计指令时要关注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如本片段中,教师心中应该知道sense,pain都是生词,放在一起对中下层的同学会造成理解障碍。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发出指令后学生的反应,本过程中,教师稍留意会发现课堂气氛在齐读之前比较安静,因为有些学生不能理解“sense pain”的意思。教师若发现此情景,可以通过词意替换“sense pain”means“feels sadness”化解问题。这样,教师的指令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不仅得到了有效的输入,也起到了有效的指引。指向语言知识的教学指令一般作用往往是呈现关键词汇或句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目标词汇心中有数,并用学生现阶段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呈现,做到语言精准有效,创设的情景真实易懂,让学生的思维能跟上老师的节奏。
2.2指向文本理解的教学指令
文本理解是整个阅读课的核心内容。要把握好文本的内容,教师一般会从句子理解,语篇理解,语篇结构理解和文本特征的理解着手。因此,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令或提问启发,或陈述引导,或解释说明,形式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学生的反应有时会在预料之内,有时也会状况百出,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去指挥,还必须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调整指挥。例如,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T:Ok!Have you got the right answers?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this piece of music?
S10:Hefeels sad.
T:Any more Different answels?
Sll:He...(学生无法回答)
T:So he is sad!Now use suitable words to complete the main idea of eachparagraph.And find three words to finish paragraphl.
在此片断中,教师想要通过细读,让学生找出作者对《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感受及对作者情感的挖掘。第一个同学找到的关键词是sad.第二个指令“Any more?Different answers?”是个评判性的问题,教师想要让更多的同学表达观点,但是教师遇到了一个回答不出来的学生!这在教学中也是常见的,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是个大考验。片段中教师没有进一步采取指令帮助该同学,为了赶时间,也没有再提问第三个同学,而是直接下了指令“So he is sad.”然后用“Now use suitable words to complete the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将学生带到了下一个环节中。此过程中发现教师的指令匆匆走了过场,另一个指令“SO he is sad!”又将本答案局限化,学生关注点都在“sad”这个点上了。原文的表述是“The music WaSstrangely beantiful,but under the beauty I sense a strong sadness and pain.”因此,如果教师能再坚持用“Any more?Different answels?”去问第三,第四个同学,相信除了“sad”之外会有更精彩也更正确的答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在指令发出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作答时间,做到步子小而实。由于文本解读的过程内容比较多,教师往往容易担心时间问题而匆匆处理一些发散性问题或是学生回答遇阻的问题。粗糙的解决无益于学生思维发展,反而会让学生一头雾水。
3.结语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比儿童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略高出一个层次、经他人帮助后可达到的水平。就语言学习而言,该理论肯定了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达到下一个发展水平,教师通过恰当的指令与学生的言语互动,可以对后者的思维发展起到引领、支持、推进的作用,从而使后者达到一个更高的认知活动水准。因此,在关注提升思维的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非常有必要关注,推敲,反思每一个教学指令,努力让教学指令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