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锡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為重要。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思想集中,而且要一边读一边想,把文字读“活”,读出一幅幅图画,甚至连成电影。
怎样达到这种效果?
首先要把一字一词一句弄懂,不留一点疑问。
比如这句话:高速飙车时遇到警车,他没有减速,下一秒尴尬了……
我们首先要读懂——“飙车”,指开快车,超速驾驶,危险;“尴尬”指难乎为情,无所适从;“下一秒”,并不是实数,而指“马上”。
理解了词语,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的画面:①宽阔的路面上,一辆车发疯似的飞速疾驰;②连续超车,越过了一辆警车;③警车采取了措施;④飙车司机被制服……这样,“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画面,我们的理解就更深了。
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把前后的画面联系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电影”,从而把握全段、全篇的内容;甚至由此产生联想,发现并解决“读”出来的其他问题。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美国著名作家写的科幻小说吧:
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传来敲门声……
小说虽然仅只一句话,但它让我们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画面。我们再把这些画面连起来,就会形成这样的“电影”:整个地球辽阔空旷,四野静寂→地球上只有一个人活动,再没有第二个人了→这天,他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房门紧闭→他陷入了沉思,四周非常安寂→突然,“咚、咚、咚……”敲门声响起→谁?!他猛地惊醒……
这是多么令人惊诧的场景啊!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他独自一个人坐着在干什么?敲门的是谁?这最后一人去开门吗?最后故事又将会怎样发展……这就是“电影”所制造的悬念,让我们越想越觉得科技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