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症结与破解

2019-03-15 23:11:50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姜 学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一、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症结

(一)制度保障不完善

职业教育逐渐趋向于产教融合牵涉到学校、行业以及企业等诸多主体方,其利益错综复杂,需要具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保障,然而现阶段职教中产教融合制度尚未成熟,无法确保其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趋势。首先,该产教融合应当对政府机构、企业以及行业等多方面的参与主体进行规范,完善对其激励措施等,现有的一些条款都是宽泛的规范了产教融合的具体办法,起不到激励或者强制要求参与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较差,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其参与度较低。其次,产教融合需要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等多方协调及配合,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就容易出现分工不明、合作混乱的状况,还会打压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目前我国产教融合的实施有一些政策已经出台但相关细节不够明确,很多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规范。最终,产教融合中存在的权益问题及经济问题应当得到法律的保障,然而在创建相关的法律法规上尚未健全,造成很多地方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没有借助法律的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校企合作不足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本质是开展校企合作,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其主要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因为诸多原因造成企业在落实校企合作中不够积极。首先,在这项活动中,为了学校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例如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开展学校的实践课程教学,兴建学校实训基地,购买设备等,而培养的人才最终也并不一定唯企业所用,相比较于学校花费更多的精力,企业更愿意将资源和设备放在自身的人才培养上。其次,学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为主,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比较重视效益,两者的思想相违背,进而产生一定的矛盾,最终造成企业在该项活动中缺乏足够的动力与热情。同时,政府尚未足够引导校企合作,造成校企合作存在不少风险。如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学生的伤害事故责任认定没有详细的条款,校企合作中出现经济危机没有相关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支持,缺乏行业企业的引导政策等。

(三)行业协会的指导职能弱化

行业协会对于经济社会行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能够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行业运营现状,确保市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产业升级的环境下,国内职业岗位出现的巨大的改变,造成行业协会的作用显著降低,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进而不能起到保障作用。首先,政府部门为了确保经济的稳定运行,借助政策文件对其管理职能起到强化的作用,进而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行业协会的领导作用。即使教育管理单位颁布了诸多的文件,对行业协会的运行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其效果不够明显。另外,在法律法规中,尚未保障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进而无法发挥其社会价值。同时,最近几年,行业协会的发展速度有所降低,对课程标准建设和行业岗位标准的指导作用不足,进而无法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相关职能。

(四)政府推动力不足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是学校和企业单方面的行为,涉及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政府部门协调组织及监督,但现有政策文件缺乏执行层面的规定,无法有力促进产教融合。首先,产教融合牵涉的主体较多,所以在校企合作的利益、权责等方面的分配上存在差异,应当借助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明确,确保校企合作的有序性。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在该方面制定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仅仅在一些法律文件中有所提及。第二,尚未有效对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造成校企合作的规范性较差。另外,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造成很多企业经费不足,进而无法投入到该项实践过程中,政府在资金投入和开源上也十分有限,没有创新的举措,难以助力产教融合的开展。最后,政府尚未结合市场经济状况,建立合理的社会化评价制度,进而无法客观评价参与该活动的企业资质,无法保证其合作质量。

二、破解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症结的对策

(一)增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制度

第一,制定并颁布奖励措施。地方政府创设专项资金,对在产教融合中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对主动参与该项活动的企业提供税收上的优惠,对于企业在落实实习实训中出现的损耗从财政方面提供一定的补贴。打造校企合作的考评制度,对表现的优秀的企业和学校给予政策和经费的倾斜。第二,政府机构应当结合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情况,对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与调整状况进行公布,鼓励职校增加相关的专业需求,借助财政扶持发展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使得相关学校在开设专业上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第三,打造企业、院校、行业协会合作信息公共平台,及时发布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人才就业情况,以及人才需求与供给信息和相关的预测报告,对校企之间的信息传递具有积极作用,进而加快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另外,还得进行立法建制,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法制化具有积极作用。结合在落实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相关的法律条款内容进行及时完善,合理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而在落实该项活动的同时,确保学生、企业、职业院校等主体的权益不受侵犯。

(二)创新合作模式,助力校企发展

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根本内容包括:人才联合培养、生产和科研一体化、校企双方资源互通。就职校而言,第一,应当对人才结构和专业结构进行优化,满足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部门掌握区域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深入企业及行业,熟悉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对专业内容进行调整。其次,请企业合作合资共建特色专业,共同进行专业管理,企业的技术人员要进学校,学校教师进企业实践。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可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就企业来说,必须根据《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要求,主动参与到产教融合中,对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与职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发挥积极作用,借助其行业资源,为学生打造实训平台,向教师给予出更多的发展机会,最终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政府而言,应当将政府作为主导,进而形成由企业、教育分管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以及经济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相关决策组织,积极整合职教资源和行业企业资源,搭建校企共同发展的平台,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形成循环有序发展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圈,全面完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三)发挥行业优势,推进深度融合

首先,行业及行业组织要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行业标准制定评价机制,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上要牢牢以行业标准要求企业和学校,规范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行为,有效落实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质量考核工作。第二,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打造跨学院的产教融合深度合作制度,使得产教融合作为其组织的关键工作之一,例如,可组织具有需求的中小型企业设立行业联合订单班;打造校企合作项目促进校企双方合作;借助学校理事会、职教集团等方式,促进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培养、专业建设等,提倡创建校办厂,创建实训平台。另外,体现行业组织起落实检查、职业资格制定等作用。其中产教融合的关键内容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行业组织还得落实制定与考核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工作。牵头制定职业资格水平与职业准入资格的评估标准,进而在其内部落实,同时执行检查工作。最终,行业组织还得积极引进学院教师,形成学院与行业信息共享的有效机制,进而有效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

(四)发挥政府职能,推动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创新和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等方面发挥关键的功效。政府的作用是协调和统筹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全面落实校企合作。第一,政府部门必须筹集产教融合专项资金,进而对其进行规范与划分,另外,还得进一步优化财政投入的增长机制,创建如奖学金、助学金等补助基金,建立宽松的民间资金投资氛围,对其产教融合资金的来源途径进行拓展,这样以便获得更多的社会资金。第二,打造监督平台,监督与引导校企合作行为等,最终有效监督合作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的落实情况、资金用途等,避免因矛盾而导致的合作破裂。接着,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车间企业与职校的网络交流工具,促进校企之间的沟通。另外,现阶段媒体资源愈加丰富,政府可以借助社会媒体资源提高对产教融合发展方向的宣传效果,设立校企合作奖项,表彰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个人或者单位,进而最大程度的体现其组织协调的功效,最终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中。

三、结语

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职业教育扮演关键的角色,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虽然国内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产教融合的探索及实践是一项长期工程,在产业升级转型的环境下,产教融合能够稳定发展,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助推产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