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史上“一号”们背后的故事

2019-03-14 21:48肖婷婷
华声 2019年2期
关键词:东方红一号乐音东方红

肖婷婷

61年的中国航天史中,出现过很多“一号”,“长征一号”、“神舟一号”、“嫦娥一号”、“天舟一号”……

这些“一号”的出现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探索不断推进,也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并不止于单次尝试,而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里钻研不止。

航天家族几位“一号”兄弟,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幕后故事——

起飞前“爆炸”试验 救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一书记录:1970年4月初,“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转入发射场进行测试。研制人员绞尽脑汁思考还有哪些细微问题没有想到。此时火箭附近一个闪光灯引起火箭设计师韩厚健的注意,他想到,这个用于外弹道测量照相的闪光灯的闪亮,会不会产生电磁感应,引爆火箭上的上百个电爆管?

为确保万无一失,同为火箭设计师的陈寿椿等人决定做个试验。在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撼天记》中,陈寿椿介绍了试验的惊险历程:“我们把炸弹的两个雷管抽出来,放在门口一个铁桶里……放好以后,搞弹道的人启动闪光灯闪一下,看看有没有影响。‘叮一闪,‘砰一下炸了!没想到这雷管有那么大的威力……如果不做那个试验,估计火箭一起飞,就会莫名其妙炸了掉下来。它飞行很正常,但是炸了,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通过试验大家才知道,原来闪光灯的确会产生电磁感应,引爆电爆管。于是科研人员在发射前拆下了整个照相机和闪光灯。

4月24日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科研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后来的火箭上所有电爆管都由敏感型改为钝感型,杜绝了后患。

“东方红一号”卫星为何播送《东方红》

1970年4月,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颗卫星比在中国之前自行发射卫星的苏联、美国、法国、日本这四个国家的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还大。

1965年9月,中科院卫星设计院提出卫星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认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呼叫信号是嘀嘀答答的电报码,遥测信号是间断的。中国要超过苏联,就必须发射

一个连续的信号,且要有中国特色。于是他提出卫星播送陕北民歌《东方红》乐曲,并将卫星命名“东方红一号”的建议。

1966年5月,经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七机部负责人罗舜初、张劲夫、裴丽生、钱学森等共同商定,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成功的标志即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要求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1967年初,中央正式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送《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

对于如何产生《东方红》乐音,曾提出过几种方案,经比较决定,采用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消耗功率小、乐音悦耳嘹亮的电子音乐。对于如何发送《东方红》乐音,也曾提出过3种方案,最后经研究决定,采用1台发射机发送《东方红》乐音。不过,要让普通收音机直接收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音,需在卫星上安装大功率发射机,但那将使卫星的重量超过1吨,这对于当时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来说是不可行的。为此,采用先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通过广播电台转播的办法来实现。

所以,在卫星发射上去后,全国人民听到的《东方红》乐音都是经广播电台转播的卫星信号。设计人员曾打算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镶满毛泽东像章,但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为了减轻卫星质量,这些像章没有一起升空。

“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径只有1米,为了使地面“看得见”,科研人员在末级火箭上加上“观测裙”,使末级火箭的亮度提高为2—3等星,从而便于人们观看。具体做法是:做一个布的大气球(或叫“围裙”)把第3级火箭包上,发射的时候先不把它放开,等上天以后再吹大,让它能撑开胀到3米或者更大一点;同时,这个布气球外头也镀上铝,大面积反射太阳光,那样的话视觉效果就比1米大得多,大大提高了观测亮度,因而就能看见了。

在“东方红一号”上天后,遵照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中国对“东方红一号”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因而在当时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响。

“神舟一号”曾面临失控 最后10秒得到抢救

1999年11月20日,北京时间凌晨6点30分7秒,“神舟一号”飞船如期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指挥大厅里的人们沉浸在一片兴奋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创造了奇迹的年轻群体平均年龄只有28岁。

“神舟一号”飞船虽然没有载人,但携带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行李”:一是旗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是我们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神舟一号”的飞行并非一帆风顺,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始终紧绷着神经。修建发射场设施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合练之后接近发射时,飞船测试中出现定向陀螺仪的问题,竟不得不拆开飞船的防热大底来检修故障;最后为了避开狮子座“流星雨”又进行了延期。整个发射可谓是几经波折。

另一件大事是在飞船接近返回时突然不执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发出的数据注入指令,如不采取措施,飞船将因失控而偏离轨道,返回就会失败。事情开始于第13圈飞行,第一次是渭南测控站向飞船注入返回控制指令没有成功,随后青岛测控站第二次尝试仍然没有成功。“神舟一号”很快飞临日本海上空,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测量船第三次向飞船注入返回控制指令,仍然没有成功!

很快,“神舟一号”飞船进入第14圈,即最后一圈,给飞船注入返回指令也只剩“远望三号”测量船的最后一次机会,注入指令的时间只有四十七秒,如不采取措施,飞船将因失控而偏离轨道,导致返回失败。

当时飞控大厅内,气氛陡然凝固。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李剑接到命令,被要求迅速拿出应急方案。短短30分钟内,他与同事仔细分析测控计划,快速完成故障分析、测控条件计算,提出故障排除方案,并进行数据注入仿真验证。最终,他在距离飞船返回程序启动仅剩最后10秒时成功注入应急数据,使飞船按预定计划顺利返回着陆场。这是真实版的“最后一秒拯救世界”。

综合《中国青年报》、央視、《科技日报》等

猜你喜欢
东方红一号乐音东方红
Entrevista ping-pong “Mi mayor logro es haber aprendido español”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学生展现心灵乐音的舞台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运行吗?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东方红闪耀航展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见证首颗卫星专委立项方案论证: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乐音时—频综合分析程序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