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
摘 要:哲理性文本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凭借当下的认知能力往往难以解码。笔者以为,哲理性文本借助事件和形象阐述道理,这就需要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借助文本语言构建丰满的形象认知,借助形象体悟内涵,以广阔的外延丰富文本中蕴藏的哲理内涵。本文提出要把握文本内容,在还原中让形象展露出来;角色巧妙换位,在体验中让形象清晰起来;促进合理想象,在升华中让形象丰满起来;课堂实践采访,在实践中让形象生发开去,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还原展露;体验清晰;升华丰满;实践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B-0070-02
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哲理性文本就成为了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这一类文本不仅有着生动形象的叙事特点和直观细腻的描写,而且又不缺乏理性的光辉和思辨的色彩。但由于哲理性文本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小学生凭借当下的认知能力往往难以解码。因此,笔者以为,哲理性文本借助事件和形象来阐述道理,那么这就需要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借助文本语言构建丰满的形象认知,借助形象体悟内涵,以广阔的外延来丰富文本中蕴藏的哲理内涵。笔者以《金子》一文的教学来谈谈哲理性文本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一、把握文本内容,在还原中让形象展露出来
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进行哲理的抽象认知,无疑是具有较大难度的,对哲理性文本的体悟就应该先从文本的语言入手,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地拉近学生与文本语言之间的距离,借助于多重性的悬念吊起学生的思维胃口,让每个孩子都涌起先睹为快的阅读期待,从而将原本蜷缩在文本中的形象展露出来。
课文中的彼得与其他投机取巧的淘金者有着巨大的区别,他付出了众多努力,可为什么也没有淘到金子呢?教师紧扣文本语言传递的信息展开合理化的研讨:从“无意发现金子”认识到这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绝非必然;從“扫兴而归”“一无所获”感受到运气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碰到的;然后,再借助于“蜂拥而至”想象人们趋之若鹜的情境,并相机体悟他们展现的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心理;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形成最终的认知,想要借助于运气,通过偶然间发现的机会来赢得财富、实现梦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一下子就将教学的重点设定在主要人物彼得的形象感知上,围绕这一突破口,教师设置了问题:“他付出了众多努力,可为什么也没有淘到金子呢?”着力启发孩子能够在读懂文本语言内容的基础上,借助于深入地揣摩、品味过程,开掘文本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真理,对彼得没有淘到金子的原因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探究,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还原语言背后的画面,让原本蕴藏在文字之中的形象完全展露出来,并相机明晰要想成功决不能投机取巧的道理,为感知文本所蕴藏的哲理奠定基础。
二、角色巧妙换位,在体验中让形象清晰起来
要想让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展露出来、清晰起来,并真正扎根在学生的意识深处,就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客体旁观者的角度,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实现从文本形象到心理形象的角色转换。
事实上,没有鲜活心理体验的转换,任何一种学习其实都是毫无价值的。这就需要教师无限地将学生的认知贴近文本形象这一情感型导体,在阅读中运用角色代入的方式让孩子们愉悦触电,形成体己察人的效果,达成“文我交融”的境界,为深入探寻文本中的哲理内涵奠定基础。
一场倾盆大雨,让一直都处于忙碌状态下的彼得有了空闲下来的时间。此时,他已经身无分文,只能孤独一人待在这样空荡的小木屋里,这六个月来的场景逐一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
教师相机出示填空题:哎,我真的是 , 。学生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形成了多维的认知体验:我真的是太傻了,怎么能将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寄托在可能有、可能无的偶然机会上呢;我真的是太愚蠢了,成天幻想着天上掉馅饼;我真的是太笨了,仅仅靠运气是绝对不能换来财富的啊……教师在这些“彼得”完成了对这一段经历的种种反思之后,继续强化认知,顺学而导:既然不能依靠运气获得成功,那你觉得应该靠什么呢?从而,继续将 “彼得”的反思认知朝着更深处开掘。
三、促进合理想象,在升华中让形象丰满起来
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文本中的语言,无法洞察文本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情感韵味,主要原因就在于文本语言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脱钩。这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内在储备中与文本形象相匹配的认知体验,让积蓄心中的感受喷薄而出,让丰富的情感在悦纳与迁移中走向深入。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全部精力”时都情不自禁地加重了语气,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这个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彼得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其实,这样的认知还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是标签化的体验认知。
为此,教师利用幻灯片出示了这样的训练题型:清晨,东方刚刚露出了鱼肚白,彼得就 ;中午,炽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彼得在 ;晚上,月亮已经升至中天,可是彼得 ……
读着“全部精力”这个词语,善于想象的学生就能看到一组镜头、一幅画面,甚至是一段小电影,你能运用上述的句式描述一下彼得是怎样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吗?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依循着这样的句式进行了畅快淋漓的表达,有的甚至还设置了其他的想象维度,如,烈日当空时,狂风暴雨时、数九隆冬时、盛夏酷暑时,让课文中“全部精力”这个词语可能所包含的全部留白空间,都得到了最丰富、最完整的再现。
这些鲜活的画面感,让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有了更深入、更通透的把握,在入情入境的想象过程中,彼得这一人物形象逐步升华,逐步丰满起来。
四、课堂实践采访,在实践中让形象生发开去
哲理性文本所描写的内容基本都隶属于典范性的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中的人和事来丰富课文的内容,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同时也能够结合生活进行巧妙的迁移实践,借助課文中流淌出来的丰富内涵,为学生规划人生理想、明确生活态度提供支撑。为了让学生能够达成这一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景:
首先,教师通过课堂现场采访的方式,与文本中的彼得进行了对话,班级中小朋友正在学习你的故事,都非常佩服你坚韧的品格和与变通的智慧。现在你能和我们说说你实现梦想、获得真金的秘诀吗?
然后,现场邀请扮演接受采访的彼得先生,有的“彼得先生”告诫孩子们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劳动,决不能指望好的运气;有的学生指出适度变通,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而需要学会及时分析和反思,调整方向和规划。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教师再将思维的聚焦点由课文向学生的生活转移,从彼得先生身上,你们有了什么收获,对于你现在要做的事情,该怎样重新面对呢?
教学至此,学生以彼得的视角接受了老师的现场采访,在自然状态下说出了自己的认知收获,真正体悟到了彼得内在的心理波动,汲取了彼得其人其事以及这篇课文所要传递的真实信息。这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巧妙的融合,成为了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坚定基石。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分别依循着走进文本内容、巧妙角色置换、展开丰富联想、课堂实践采访等多种方式,将文本中人物形象的转化过程逐步展露出来,并不断清晰、丰满起来,最终融入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一层一层地拨开了文本内容,一步一步地迈向了文本的内核,让哲理性文本所蕴含的内涵成为了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收获,更历练了学生透过文本语言探寻背后意蕴的解读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陈黎明.熔铸语言哲学利器 开启语文教育研究新视界——读《语文教育哲学导论》[J].教育研究,2010,(4).
[4]苏添生.加强语文教学基本训练 还语文教育本来面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5).
[5]钱美玉.哲理性文本的非哲理“演绎”和非哲理性文本的理性透视[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6).
[6]黄行福.语文教育哲学研究的前沿探索——《语文教育哲学导论》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