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
摘 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以往的课堂教学,采用“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拨动思考的琴弦,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学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B-0058-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主动求知的内驱力,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享受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的乐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因此,教师对情境教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精心研读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情境,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提升数学综合能力,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真正使得数学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動,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更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而游戏是学生所钟爱的一种活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彰显趣味,引领学生亲近数学、学习数学和掌握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所学内容游戏化,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取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2、5的倍数》时,教师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和大家先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要玩游戏,非常地兴奋。老师宣布游戏规则:班长随便说一个数,老师和大家一起判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老师只允许口答,而学生可以口算、笔算,甚至可以用计算器算。学生一听乐了,认为这样的游戏教师必输无疑。游戏开始了,班长先报了259,然后报了433,学生受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认为数的末尾是3、6、9,那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大多学生出于这样的考量,发现行不通,但老师的判定准确无误。于是班长报了一个很大的数:8732234,手拿计算器的学生还没将数字按全,老师就说出了答案,而且完全正确。学生赞叹不已,同时也心生疑问:老师究竟掌握了什么窍门,才判定得如此准确呢?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接下来的新知的学习中。
上述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游戏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引发认知冲突,产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愿望,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融入到新知学习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推动学生探索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凭借。优质、高效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燃机,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更好地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逐步接近知识的本质,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教师应精心研读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愿望,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为后续学习增值。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个长方形跑道和一个正方形跑道,小明和小军准备进行一次跑步比赛,小明沿着长方形跑道跑一圈,小军沿着正方形跑道跑一圈。老师说完后,学生纷纷说这次比赛一点儿也不公平,老师询问了理由,有的学生认为,小明跑的路程要比小军跑的路程远得多,也有的学生认为,小军跑的路程要比小明跑的路程远得多,但谁都不能说服谁。教师向学生问道:“要比较出谁跑的路程多,应该怎么做?”学生认为应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此时自然产生了这样的问题:长方形的周长应该怎么算呢?正方形的周长又应该怎样计算?在计算周长的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问题产生后,让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了思考的方向。
由上述案例可见,面对复杂的图形知识,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为学生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进而去分析问题,这种积极、主动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创设操作情境,拓展学生思维
吴正宪老师曾说过:“孩子们的手尖上跳跃着的是智慧,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操作。孩子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动手操作中不断积累感性材料,才能有效的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灵动思维、提升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操作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直观、可感的事物,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直观、可感的,让学生发挥指尖智慧,更好地内化、吸纳新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体的知识”后,教师出示了这样的问题:
用5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题目出示后,多数学生认为很简单,于是很快投入到了计算中。在巡视时,教师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是这样算的:1×1×6=6(平方分米),6×5=30(平方分米)。不难发现,学生是先算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后,然后乘5,就认为是所拼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发现此问题后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询问道:“这样算,对吗?”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算?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原先的算法是不正确的,应该先判断出所拼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进行计算。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所拼出的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高是1分米、宽是1分米,然后列出了算式,得出了正确的结果。
上述案例,在学生的思维出现困顿时,教师没有“倾囊相授”,而是另辟蹊径,为学生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复杂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动手操作中,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了知识的本质。
四、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体验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数学与生活有着广泛的链接和融合,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数学,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可以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熟悉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在教學《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录制了一段微课,新课伊始,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了播放:某大型超市正在搞促销活动,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了无数的顾客。在镜头转向食品区时,只见红枣是18.5元每袋,巧克力是37.2元每盒,饼干是26.85元每盒。教师趁势向学生抛出问题:买一袋红枣和一盒饼干,一共要花多少元?巧克力的价格比红枣的价格便宜多少元?这两个问题并不复杂,大部分学生可以很快列出了算式:18.5+26.85、37.2-18.5,显然这两道算式属于小数加减法的范畴,这是学生先前所没有涉及的内容,该如何计算呢?这样的问题,自然会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到新知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让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真正让数学学习成为轻松、愉快的探究过程。
总之,情境化教学是新课改以来重点倡导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强化理解,培养他们的思考力,让数学课堂彰显魅力和精彩。
参考文献:
[1]黄爱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尝试[J].广西教育,2017,(33).
[2]曹发平.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3]胡升中.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情境教学[J].才智,2008,(6).
[4]任欣宇.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创设方法漫谈[J].考试周刊,2019,(6).
[5]吴少燕.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情境的运用[J].学周刊,2015,(32).
[6]张淑玲.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