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空,韩星,袁野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的规定,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可分为历史文明古都、传统风貌、名胜古迹、一般名胜古迹、地域特色、现代名胜古迹、特色智能7大类。
从1980年代的探索期到1990年代的成形期,再到2000年以后的深化期,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经历了从文物古迹的保护层面到历史地段的保护层面再到历史城区的保护层面的转变。现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已经由最开始单纯的针对文化或城市,逐步扩展到对历史文化遗址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协调适应现代生活所需的各种步骤,尽可能的去引导历史文化遗产所处城市环境的变迁与相互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需要多学科的融合,以及借助新科技手段,更好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做贡献。
2000年以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具有着突出的特点:保护体系的深化和完善,呈现出综合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伴随着城乡规划范围和城市遗产保护对象的不断扩大,城市保护规划已从以城市总体规划为重点的历史城区专项规划演变为各类保护目标按照保护计划级别和各种存储级别进行保护。如南京市的保护计划有三个级别:市级,主城市和旧城区,它建立了从物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保护框架,分为法定保护、登录保护和规划控制三个层次;苏州名城保护规划决定了城市、城市中心、历史街区名城保护的目标。
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技术被开发出来,如GIS和大数据分析,被实验性的应用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这些新技术为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严谨、合理的基础。
现阶段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保持建筑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从1982年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心由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发展到了对历史城区的保护,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将“古迹”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而作为城乡主体的人,却一直处在次要的位置上。在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没有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没有真正的做到“人与建筑的融合”。
在现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或保护规划文件的制定过程中,参与制定的人员主要为建筑师、规划师、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及一些相关的政府官员等,而后由政府进行决策,很少有其他专业的人士,或者是广大群众的参与,这就使得公众的参与度降低很多。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数据大爆炸的今天,大数据的分析已经十分成熟,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更加契合当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利用与展示的方法,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实际的保护工作当中,这些新技术仅处于在局部地区进行过试点应用,并没有真正地大面积进行推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仍然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以至于保护工作过于单一化。
4.1.1 政府的具体实施办法
30多年来,我国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总的来说是一个由简单逐渐到系统,从不规则到标准化的发展过程,随着规划的不断推进,保护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更新,构成了互相支持的保护计划体系。然而,在由传统的城市保护规划向“综合系统、分层分类”方向发展的同时,如何突出城市特色,突出保护规划的重点进行保护工作仍然值得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传统文化,保护以人为本的历史文化名城,使人们与建筑和谐相处,是下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同时,对于历史名城的保护和合理的规划也要付诸实践,才能有真正的意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政府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相关制度,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提供法律法规依据,使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并且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知识,并在政府网站等平台上向群众展示规划信息和保护动向,并通过网络等平台广泛的听取群众的呼声,集思广益,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做到最好。
4.1.2 社会的具体实施办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传承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传统的手工艺,而这些逐渐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恰恰是一座城市、一段历史的文脉所在,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护一座城市的文脉。
发展是最好的传承。社会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支持,在于如何为这些快要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发展的便利条件。例如众所周知的“燕京八绝”,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是具有“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但是,这些精妙的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境地。几年前,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开设了关于“燕京八绝”的课程,让这些传统技艺有了越来越多的传承人,也为北京保护了重要的城市文脉。
活化是最好的保护。让“非遗”融入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生活,找到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通过活化作用,使得文创产品更加丰富,并使得历史文化名城成为非遗展示、创新、传承的新平台。所以社会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守护住这些城市文脉,帮助发展、活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4.2.1 GIS系统的使用
GIS系统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来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科学的、理性的综合评估。首先需要将某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自然环境要素、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形态、民间历史文化记忆等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数据库,而后将要素属性信息与空间位置进行匹配,这样就给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且随时可以更新的空间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实现图形显示与信息查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价值评估、信息公示与公众监督等方面应用。
GIS系统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与前沿的科学技术相融合,弥补了传统的工作方式中智能管理、信息公示与公众监督等方面的不足和缺失。早在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合作成立了GIS中心,旨在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在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管理中,从而提高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水平。这一技术曾在南京、安徽、镇江等地进行试点,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4.2.2 大数据分析的使用
大数据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旅游网站、游客游记等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可以对游客对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现状的直观感受进行系统、理性的分析,更便捷的分析出历史文化名城在现阶段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可以以此为根据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资源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从而确定文化历史名城的利用与展示结构、展示主题和路线、展示形式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利用与展示的策略等。大数据分析的使用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基础且真实的数据支撑。
4.2.3 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
目前一些高校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重点建筑进行修复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展示,也是一项发展趋势。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对已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可以将历史文化名城中现有的建筑和自然环境进行抽象重构,还可以将一些已经消失了的建筑在虚拟的空间中复原,从而让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风貌有更直观的了解,也可以对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方式。同时,通过这种手段,可以将现有的古建筑、历史街区等进行数字化的保存,为将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最真实、立体的数据。
现阶段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已经不是单靠一个专业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亟待多学科的共同努力。除了建筑师、规划师、文物保护工作者之外,还需要景观设计师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景观进行系统的设计,在新数据应用方面以及网络公示平台的设计方面,需要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人员进行技术支持。除此之外,还需要地理、物理等专业的协助。在规划建设意见的征集与实施阶段也需要地方政府、民间组织、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
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我国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就已经展开了,在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不断积极探索,使得保护制度日趋完善。但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数据的爆炸式发展,我们应该站在新的高度上,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进行更加理性、科学的分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应当立足于城市主体——人的角度,以人文本,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使多学科的融合、新技术的使用能够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科学、严谨地分析,也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科技化、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持。我们相信,拥有系统化、科学化等特点的新技术的引入以及多学科的融合,必然会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带到一个新的高峰。